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白血病患者体内的肠道菌群与健康人相比显著不同,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通过调控机体免疫系统及造血系统,影响机体代谢功能参与白血病的疾病进展,但潜在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因此,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深入探索可作为治疗靶点的肠道微生物对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深远意义。

  • 标签: 白血病 免疫 造血系统 肠道微生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不同浓度绿茶溶液对糖尿病患病机制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的方法建立 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连续灌胃绿茶溶液 40d后检测小鼠空腹血糖量、葡萄糖耐受量、血脂、肝功能等指标,观察组织形态。结果 绿茶溶液可有效调节 2型糖尿病小鼠高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的症状,改善 2型糖尿病小鼠血清中 TC、 TG、 HDL-C、 LDL-C等相关因子水平( p<0.01),降低血清中 AST、 ALT活性( p<0.01),修复糖尿病小鼠胰岛、肝脏组织细胞形态。结论 一定浓度的绿茶溶液( 50~150mg/kg)对 STZ诱导的 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具有降血糖作用。

  • 标签: 绿茶 糖尿病 血糖
  • 简介:摘要细胞死亡是维持生命平衡的重要机制,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并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铁死亡,以铁代谢和活性氧簇代谢为调控机制,通过诱发活性氧簇堆积,直接或间接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对铁死亡的不断了解,阐明铁死亡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可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铁死亡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质过氧化 铁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参与减轻脓毒症诱发肺损伤的机制。方法将120只ICR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30只):对照组(CON组)、脓毒症组(CLP组)、脓毒症+30 mg/kg红景天苷组(Sal-L组)和脓毒症+60 mg/kg红景天苷组(Sal-H组)。每组各取15只小鼠观察7 d存活率;剩余小鼠分别于制模24 h后处死,取肺组织,测定指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肺损伤评分(lung injury score, LIS),测定干湿比(wet/dry, W/D),ELISA法检测TNF-α及IL-6、IL-1β,Western blot法测定磷酸化核因子-κB(phosphorylation of nuclear factor-κB, p-NF-κB)。结果小鼠7 d存活率CON组为100%、CLP组13.33%、Sal-L组50.00%、Sal-H组53.33%,Sal-L组、Sal-H组与CON组、CL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Sal-L组与Sal-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CLP组比较,Sal-L组、Sal-H组的LIS评分及TNF-α、IL-6、IL-1β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Sal-H组LIS评分、TNF-α、IL-6、IL-1β表达水平均低于Sal-L组(P<0.01 )。与CLP组比较,Sal-L组、Sal-H组p-NF-κB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红景天苷可能通过抑制NF-κB磷酸化水平来有效减少小鼠肺组织炎症细胞聚集,减轻肺水肿,同时降低TNF-α、IL-6、IL-1β的表达水平,从而增加脓毒症小鼠的存活率。

  • 标签: 红景天苷 脓毒症 炎症因子 核因子-κB
  • 简介:摘要近年来,运动锻炼作为认知衰退的主要行为干预策略而备受关注。一些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指出,定期的体力活动对降低认知障碍风险具有保护作用。目前,对运动和认知的大多数前瞻性干预研究往往集中在有氧训练上,然而,有学者认为,其他类型的运动训练,如抗阻训练,也可能有益于认知功能,特别是在轻度认知障碍(MCI)阶段。MCI是认知障碍的早期,经常与正常的衰老混淆,从而被忽视。其实MCI阶段是干预的重要机会,如果能进行有效地干预,则可能逆转其病理进程。本综述的目的是探讨抗阻训练对MCI可能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从训练方式、训练强度、训练时间、训练频度和注意事项等五个方面讨论其疗效。

  • 标签: 抗阻训练 认知障碍 运动处方
  • 简介:摘要: 本文研究并概括了精神分类症( Schizophrenia , SCH )的发病机制与治疗靶点,包括神经递质异常假说、免疫异常假说、基因位点和表现异常假说、神经发育异常假说的发病机制及相应的(潜在)治疗靶点。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发病机制 治疗靶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听不同类型音乐对健康人眼压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横断面研究。本研究受试者为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中山大学在校健康学生志愿者。研究由两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中,受试者分别听3种类型音乐(舒缓音乐、正性音乐、负性音乐)各15 min,听音乐前后测量眼压,以确定可以降低眼压的音乐,并用问卷评估受试者对每种类型音乐的情绪反应。在第二部分中,分别在7:30、9:30、11:30、13:30、15:30和17:30测量眼压,以确定每名受试者的眼压峰值时间点;在第2天,受试者在各自的眼压峰值时间听降眼压音乐15 min,分别测量听音乐前后的眼压、血压、心率,并用扫频源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拍摄眼前节图像,用Image J软件测量Schlemm管横截面积和直径。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一部分共纳入15名受试者,包括7名男性和8名女性,年龄(23±1)岁。听舒缓音乐前、后眼压分别为(12.65±2.49)、(11.62±2.51)mmHg(1 mmHg=0.133 kPa),听舒缓音乐后眼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P=0.032);听正性音乐前、后眼压分别为(12.65±2.46)、(12.45±2.77)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6);听负性音乐前、后眼压分别为(10.86±2.78)、(12.13±1.60)mmHg,听负性音乐后眼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29)。15人中有14人听舒缓音乐后感到放松。第二部分共纳入55名受试者,包括20名男性和35名女性,年龄(26±10)岁。在每个人的眼压峰值时间点听舒缓音乐后眼压、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听音乐前、后眼压分别为(13.99±4.47)、(12.66±4.32)mmHg,心率分别为(79.57±10.43)、(75.57±9.62)次/min,收缩压分别为(118.11±13.92)、(110.82±12.67)mmHg,舒张压分别为(70.07±9.96)、(66.14±8.48)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2,-3.68,-5.10,-3.65;均P<0.01)。听舒缓音乐后Schlemm管显著增大,听音乐前、后Schlemm管的横截面积分别为(230.07±92.20)、(255.96±93.36)像素,直径分别为(8.62±1.89)、(9.41±2.37)像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8,3.39;均P<0.01)。结论舒缓音乐可以降低健康人的眼压,可能通过扩张Schlemm管发挥一定作用。(中华眼科杂志,2020,56:25-31)

  • 标签: 眼内压 音乐 前房 Schlemm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急诊胸痛中心的建设及快速运转机制建立。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4月急诊胸痛中心收治的 20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建立前组,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10月建立了急诊胸痛中心的建设及快速运转机制,收治 203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建立后组。对比两组患者心电图、生命体征遗漏登记以及登记错误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 急诊胸痛中心的建设及快速运转机制建立后患者登记错误率为 3.45%显著低于建立前登记错误率的 13.79%;急诊胸痛中心的建设及快速运转机制建立后患者的满意度为 98.03%显著高于急诊胸痛中心的建设及快速运转机制建立前患者满意度的 91.63%,数据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急诊胸痛中心的建设及快速运转机制的建立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登记遗漏和登记错误的不良事件发生,且获得医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评,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 标签: 急诊胸痛中心 快速运转机制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泡沫细胞(foamy macrophages,FM)又称泡沫样巨噬细胞,是指吞噬了脂质的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是一种细胞胞质中富含脂滴的特殊表型炎症细胞。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所致的肉芽肿、结核性创面等疾病中,FM不仅表现为对免疫反应的抑制,并且能够影响疾病的预后和转归。由Mtb感染所致的FM形成机制存在一定的特异性,这种差异可能是其在胞内长期生存并影响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Mtb介导的FM的形成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该疾病的病理演变过程,并为其进一步精准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就近年来有关Mtb介导的FM的形成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泡沫细胞 形成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低氧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64只,体质量(180±1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UC组)和5%间歇低氧组(5%IH组),每组32只;每组按取材时间不同随机分为7、14、21、28 d四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UC组大鼠置于实验箱内持续注入空气,氧浓度为21%;5%IH组大鼠置于实验箱内,循环注入氮气及空气,使氧浓度在5%~21%之间变化,每120 s为1个周期。2组大鼠每日实验8 h,其余16 h常规饲养,分别持续进行7、14、21、28 d。各亚组实验后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两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完成Morris水迷宫实验后处死并取出大鼠海马组织,制备切片标本: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af-1)、第二个线粒体衍生的caspase激活因子(Smac)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神经细胞凋亡指数。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UC组不同时间点Apaf-1及Smac蛋白的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指数的相关性。结果(1)Morris水迷宫实验:UC组大鼠间歇性低氧7、14、21、28 d逃避潜伏期分别为(20.83±3.25)、(22.17±2.79)、(20.50±4.51)、(21.17±4.17)s,跨越目标象限时间分别为(52.17±4.17)、(52.50±2.74)、(51.50±2.43)、(52.00±4.78)s,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5%IH组间歇性低氧7、14、21、28 d逃避潜伏期分别为(33.17±2.14)、(44.33±3.45)、(52.17±3.87)、(64.33±2.73)s,跨越目标象限时间分别为(44.00±3.03)、(34.50±3.94)、(27.83±3.01)、(20.83±1.94)s,随间歇低氧时间的增加,逃避潜伏期延长,跨越目标象限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6.335、61.772, P值均<0.01)。两组间比较:5%IH组不同时间点逃避潜伏期时间均大于UC组,跨越目标象限时间均小于U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2)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UC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核较大,核膜结构完整,呈椭圆形或圆形,染色质分布均匀呈细颗粒状,细胞器丰富,形态结构正常;5%IH组从7 d开始出现神经元水肿,细胞核变形,核膜模糊,核仁逐渐消失,细胞器肿胀溶解等,随着时间的延长,改变程度越重。(3)Apaf-1、Smac蛋白的相对表达量:UC组各个时间点海马CAl区神经细胞Apaf-1、Smac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5%IH组各个时间点Apaf-1、Smac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随间歇低氧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328、42.923, P值均<0.01)。两组间比较:5%IH组各个时间点Apaf-1、Smac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U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4)神经细胞凋亡情况:UC组各个时间点海马CAl区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凋亡少,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IH组随间歇低氧时间的延长而升高,A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799, P<0.01)。两组间比较:各个时间点海马CAl区神经细胞凋亡明显高于UC组,A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5)Pearson检验显示:5%IH组各个时间点大鼠海马CA1区Apaf-1、Smac蛋白的表达与凋亡指数均呈正相关(rApaf-1=0.735、0.736、0.685、0.747,rSmac=0.735、0.734、0.679、0.751,P值均<0.05)。结论间歇低氧可导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这可能与其引起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诱导凋亡相关蛋白Apaf-1、Smac的表达,进而造成神经元凋亡有关。

  • 标签: 缺氧,脑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认知障碍 CA1区,海马 细胞凋亡 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 第二个线粒体衍生的caspase激活因子 大鼠 模型,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linc000522调控Wnt通路影响胃癌侵袭转移的机制。方法选取胃癌细胞系中的SGC-7901细胞,通过长链非编码RNA(IncRNA)表达谱与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锁反应(qRT-PCR)结合,筛选出与INC0005相关且在胃癌细胞中具有侵袭转移作用的微小RNA(miRNA);通过体外细胞转染实验,研究Ilinc00052和miRNA的表达变化;通过分子实验,研究Ilinc00052表达及其对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探索linc00052能否通过调控miRNA影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结果通过Transwell小室试验测得未转染质粒组,穿膜细胞数为(134.10±4.29)个,llinc000522过表达转染质粒组穿膜细胞数为(169.24±6.9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56,P=0.001)。划痕实验显示,llinc000522过表达转染质粒组迁移距离显著高于空载质粒转染组(r=0.907,P<0.01)。llinc000522过表达转染质粒组克隆形成率与空载质粒组相比明显提高[(92.75±6.32)%比(73.34±9.14)%,t=5.998,P<0.05]。与空白质粒转染相比,llinc000522过表达转染组Wnt1、Wnt3a、Wnt2、β-catenin的miRNA表达均显著上调(均P<0.05),而miRNA转染组对其表达并无明显作用,而当llinc000522、miRNA过表达共转染胃癌细胞后,Wnt1、Wnt3a、Wnt2、β-catenin miRNA转录水平提高[(1.82±0.11)、(1.52±0.15)、(1.42±0.21)、(1.71±0.19),P<0.05],但其表达仍低于单独llinc000522转染的基因miRNA转录水平。与空白质粒转染相比,llinc000522过表达转染组Wnt1、Wnt3a、Wnt2、β-catenin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均P<0.05),而miRNA转染组对其表达并无明显作用,而当llinc000522、miRNA过表达共转染胃癌细胞后,Wnt1、Wnt3a、Wnt2、β-catenin蛋白表达也明显提高[(1.53±0.09)、(1.4±0.21)、(1.33±0.07)、(1.47±0.19),P<0.05],但其表达仍低于单独llinc000522转染的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在胃癌细胞中,llinc000522可通过调控miRNA水平,影响Wnt/β-catenin通路,进而影响胃癌的侵袭转移。

  • 标签: 胃肿瘤 肿瘤侵润 肿瘤转移 WNT蛋白质类 长链非编码RNA 质粒 转染 克隆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选择及作用机制。方法 抽选我院 2015年 3月~ 2018年 6月收治的 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5例, 经检查确诊后,对照组予以常规用药,研究组予以系统用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究组中,显效 24例(占 68.6%),有效 10例(占 28.6%),无效 1例(占 2.9%),治疗总有效率为 97.1%;对照组中,显效 16例(占 45.7%),有效 12例(占 34.3%),无效 7例(占 20%),治疗总有效率为 80%。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经检查确诊后,根据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用药,能够有效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检查 治疗 药物选择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颅内动脉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但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环状RNA是目前非编码RNA中的研究热点,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并广泛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基因表达调控。文章聚焦于颅内动脉瘤与环状RNA的关系,探讨环状RNA对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的潜在作用。

  • 标签: RNA,环状 颅内动脉瘤 微RNAs 信号转导 炎症
  • 简介:摘要IgA肾病(IgAN)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导致尿毒症最常见病因。IgAN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为病理特征,研究表明低糖基的多聚IgA1(Gd-IgA1)被称为"致肾病IgA",是IgAN的关键致病因子,但迄今为止机制尚不清楚。最新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IgAN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肠道菌群在IgA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肾小球肾炎,IGA 肠道菌群 低糖基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斯钙素2(STC2)基因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采用慢病毒介导的小干扰RNA(siRNA)技术构建STC2敲减组和对照组SMMC-7721肝癌细胞株(购自中国科学院生化与细胞研究所),应用黄色噻唑蓝(MTT)生长曲线、细胞周期测定、克隆形成实验和膜联蛋白V-别藻蓝蛋白荧光素(Annexin V-APC)染色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凋亡的差异,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阵列(PCR Array)技术检测92个增殖凋亡相关基因在两组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并且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RT-qPCR)验证差异表达的基因,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STC2敲减组SMMC-7721肝癌细胞中的STC2基因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0.472±0.041比1.003±0.091,t=9.207,P<0.01),STC2敲减组细胞的增殖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090±0.045比4.190±0.052,t=27.218,P<0.01),其集落形成数目也明显低于对照组(96.670±4.163比161.000±3.606,t=20.232,P<0.01)。STC2敲减组细胞的凋亡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7.113±0.350)%比(6.397±0.350)%,t=37.546,P<0.01]。与对照组比较,STC2敲减组细胞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稍增多[(67.183±0.945)%比(64.500±0.341)%,t=4.625,P<0.05],S期的细胞比例则稍减少[(29.360±0.403)%比(30.777±0.640)%,t=3.243,P<0.05],G2~M期细胞比例未见明显差异[(3.457±0.558)%比(4.723±0.598)%,t=2.684,P>0.05]。PCR Array筛选和RT-qPCR验证的结果显示,STC2敲减组细胞中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AF1)、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腺瘤性结肠息肉病基因(APC)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PAF1:2.49±0.29比1.00±0.03,t=8.724,P<0.05;PTEN:2.10±0.15比1.00±0.06,t=11.888,P<0.01;APC:2.59±0.14比1.00±0.05,t=18.113,P<0.01)。结论STC2基因可能通过抑制APAF1、PTEN和APC等基因的表达而发挥其调控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

  • 标签: 肝细胞癌 斯钙素2 增殖 凋亡
  • 简介:摘要肌少症是指与增龄相关的肌肉含量及功能的下降。现有研究发现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的继发性肌少症会导致患者肺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而这种因慢性疾病所致的炎性反应、能量消耗增加、活动耐力降低等又将加重肌少症。本文旨在初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肌少症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机制,并提倡早期干预肌少症。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肌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黄连治疗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网络药理学在线数据库筛选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及靶点,采用基因组注释(GeneCards)数据库筛选与胃炎相关的基因靶点,通过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筛选与胃炎相关的靶点基因,采用R语言VennDiagram包对药物和疾病基因靶点取交集,筛选出黄连主要有效成分治疗胃炎的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黄连治疗胃炎的基因调控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黄连的基因-蛋白相互作用可视网络图,筛选核心基因,并采用R语言中的Bioconductor对筛选基因靶点进行GO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得到黄连14个主要活性成分,可能参与治疗胃炎的基因靶点有71个。GO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黄连治疗胃炎主要涉及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调控、结合血红素等生物过程,调节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晚期糖基终末产物及其受体、IL-17、TNF、NF-κB和低氧诱导因子-1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构建了黄连治疗胃炎多活性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较为全面的预测了黄连治疗胃炎的基因靶点和信号通路,为研究黄连治疗胃炎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 标签: 黄连 胃炎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网络药理学
  • 简介: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儿童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中较多见的一种,也是儿童慢性腹痛的常见原因,它不仅严重影响了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对医疗保健系统造成重大负担。目前IBS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且大多数关于IBS的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均基于成人,这对有效地管理儿童IBS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该文对近几年儿童IBS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IBS患儿的治疗提供更好的策略。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胃肠道疾病 发病机制 儿童
  • 简介:摘要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等多种缺血性视网膜疾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目前关于RIRI的发病机制研究主要有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细胞坏死性凋亡、血管损伤、炎症反应等几种学说。针对上述RIRI发病机制,国内外学者研究提出很多治疗RIRI的方法,包括抗自由基损伤、抗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抗凋亡、抗坏死性凋亡、保护紧密连接、保护内皮细胞、抗炎症反应等。尽管目前有很多针对RIRI的药物研究,但对于RIRI的药物干预时机尚不明确,确定最为有效的治疗时间窗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将对眼科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再灌注损伤/病因学 再灌注损伤/治疗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