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质子泵抑制剂(PPI)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当地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胃肠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0例患者。A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B组予以泮托拉唑治疗,C组予以雷贝拉唑治疗,比较分析三组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B、C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87.5%、85%,比较A、B、C三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B、C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17.5%、20%,B、C组与A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各代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肠道溃疡疾病的效果显著,无明显差异,但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较少,用药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面向慢性糖尿病患者,探索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具体作用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100名慢性二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五十名患者。对于对照组糖尿病病患实施常规的内科护理和糖尿病临床治疗办法,对于实验组的患者实施胰岛素泵辅助的糖尿病治疗办法。控制好药物、治疗时机等可控性变量,用不同方式治疗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一段时间,记录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通过科学的评定方法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率都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在一年类再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泵对于慢性二型糖尿病病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有助于患者提高对临床服务的满意程度,提升患者自我照顾的能力水平,减少护理的负担,减少患者再住院的几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优质治疗办法。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胰岛素泵治疗经过临床验证被认为是控制患者血糖指标的最佳手段,是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胰岛素泵将外源性胰岛素按时、定量、精确地泵入体内,使血糖始终控制到尽可能接近正常范围,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接下来我将结合多年临床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的期刊文献就胰岛素泵的护理做出自己的见解。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0例。对照组实行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以及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实行胰岛素泵治疗方法,两组均连续治疗30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清晨空腹、早餐后两小时、晚餐前0.5小时、睡前的血糖值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胰岛素使用剂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方法,有助于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采用胰岛素泵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272例糖尿病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胰岛素泵的方式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清晨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晚餐后2h血糖与夜间血糖水平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清晨空腹血糖与早餐后2h血糖水平的对比(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清晨空腹血糖与早餐后2h血糖水平均有一定下降,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晚餐后2h血糖与夜间血糖水平的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晚餐后2h血糖与夜间血糖水平均有一定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皮下注射胰岛素相比,糖尿病采用胰岛素泵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血糖水平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为了解水泵水轮机泵工况活动导叶启闭过程中的性能,参考某抽蓄电站的水泵水轮机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对导叶不同开度时的流动特征进行分析。采用SIMPLEC算法和SSTk-ω模型详细分析了泵工况不同导叶开启角度下转轮、导叶附近的流场,结合实验数据对各操作工况下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活动导叶开启角度γ小于18°时,涡的强度大能量损失多,并且出现平面射流,扬程随着γ减小而迅速降低;当γ大于21°时,涡量分布均匀,涡结构产生的能量损失小,同一流量下不同γ的扬程和效率基本保持不变;操作工况下不同γ的扬程均与流量呈线性关系。结论为水泵水轮机的操作工况选择提供依据,也可以指导水泵水轮机的优化设计。
简介:摘要目的机械通气患者在使用不同疗程的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时,对应激性溃疡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进行比较,从而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在给药的剂量和频次均相同(80mg/次,Bid)的情况下,依据泮托拉唑的使用疗程,将我院ICU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A组(3天)、B组(7天)、C组(14天)3个组,分析比较各组应激性溃疡与VAP的发生率。结果C组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较A、B两组低,但三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组VAP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C两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而B、C两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组3天的疗程较B、C两组更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