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乙肝病毒核酸(HBV—DNA)时,自制质控品的扩增循环阈值(CT)作为靶值在室内质控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留取已知HBV—DNA浓度的患者血清和甲、乙、丙、戊肝和HIV血清学标志物全阴性的患者血清,通过一定比例稀释得到预期浓度的质控物,分装并-70℃保存。分别计算出靶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OCV%、RCV%),以CT值在±2S为质控警告线±3S为质控失控线,绘制Levey—Jennings质控图。分析结果质控物最佳条件下的、S和OCV分别为27.5、0.65和2.36%;常规条件下的、S和RCV分别为28.7、0.73和2.54%。RCV值<2OCV值,此RCV可以接受。结论自制质控品的CT值作为靶值应用于RT-PCR法HB—VDNA定量的室内质控中,制图方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以推广。

  • 标签: HBV-DNA 扩增循环阈值 室内质控
  • 简介: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three-dimensionalechocardiography,RT-3DE)以实时显示心脏的三维立体结构为特点,可动态直观地对心脏功能进行定量评估,相比二维超声的二维平面成像方式有较大优势.RT-3DE采用三维矩阵探头实时再现心脏三维立体构像,其全容积成像方式可在后处理中选取感兴趣区域或平面进行任意旋转、切割,并有效重建心腔结构以定量评估心功能.目前,RT-3DE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各领域临床研究,其相应的图像采集和后处理软件也在不断更新.笔者主要从心房容积测量、心室容积测量、心室节段运动等3个方面阐述RT-3DE评估心功能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进展,有助于RT-3DE评估方法的选择及优化,提高其在心脏疾病早期诊断、临床干预和疗效评估等方面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定量评估 临床应用 心功能 三维立体结构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病患者接受实时荧光定量检验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院内收治的结核病患者内随机选择115例,对其实施实时荧光定量、染色法,前者为实验组,后者为对照组,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检查阳性率为86.96%,对照组检查阳性率为53.33%。实验组检查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特异性也高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对结核病患者实施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可以提高阳性率、特异性,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检验 结核病 诊断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Q-PCR)两种方法检测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微小残留病(MRD)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8年2月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接受allo-HSCT的280例Ph+ B-ALL患者,同时用MFC和RQ-PCR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检测移植前MRD。结果RQ-PCR与MFC检测MRD具有相关性(rs=0.435,P<0.001)。MFC、RQ-PCR法检测移植前MRD的阳性率分别为25.7%(72/280)、60.7%(170/280)。移植前MFC-MRD阳性组患者移植后白血病3年累积复发率(CIR)明显高于MFC-MRD阴性组(23.6%对8.6%,P<0.001)。RQ-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组(RQ-PCR MRD阳性组)的3年CIR、非复发死亡(NRM)、无白血病生存(LFS)、总生存(OS)与BCR/ABL融合基因阴性组(RQ-PCR MRD阴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前RQ-PCR MRD≥1%组比<1%组具有更高的3年CIR(23.1%对11.4%,P=0.032)、更低的LFS率(53.8%对74.4%,P=0.015)与OS率(57.7%对79.1%,P=0.009)。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MFC-MRD阳性是影响移植后CIR的危险因素(HR=2.488,95%CI 1.216~5.088,P=0.013),移植前RQ-PCR MRD≥1%是影响LFS(HR=2.272,95%CI 1.225~4.215,P<0.001)、OS(HR=2.472,95%CI 1.289~4.739,P=0.006)的危险因素。MFC检测MRD预测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48.50%、77.56%、23.62%、87.16%。以RQ-PCR MRD≥1%预测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分别为23.00%、88.59%、17.15%、91.84%。移植前MFC-MRD阳性或RQ-PCR MRD≥1%二者任一成立为指标预测移植后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分别为54.29%、73.88%、45.70%、91.87%。结论MFC和RQ-PCR法检测移植前MRD水平均可预测Ph+ B-ALL患者移植预后。移植前MFC-MRD阳性是移植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联合使用两种方法(移植前MFC-MRD阳性状态或RQ-PCR MRD≥1%成立)可提高预测移植后复发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有助于更好筛选出高危患者。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 流式细胞术 实时定量PC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Q-PCR)两种方法检测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微小残留病(MRD)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8年2月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接受allo-HSCT的280例Ph+ B-ALL患者,同时用MFC和RQ-PCR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检测移植前MRD。结果RQ-PCR与MFC检测MRD具有相关性(rs=0.435,P<0.001)。MFC、RQ-PCR法检测移植前MRD的阳性率分别为25.7%(72/280)、60.7%(170/280)。移植前MFC-MRD阳性组患者移植后白血病3年累积复发率(CIR)明显高于MFC-MRD阴性组(23.6%对8.6%,P<0.001)。RQ-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组(RQ-PCR MRD阳性组)的3年CIR、非复发死亡(NRM)、无白血病生存(LFS)、总生存(OS)与BCR/ABL融合基因阴性组(RQ-PCR MRD阴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前RQ-PCR MRD≥1%组比<1%组具有更高的3年CIR(23.1%对11.4%,P=0.032)、更低的LFS率(53.8%对74.4%,P=0.015)与OS率(57.7%对79.1%,P=0.009)。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MFC-MRD阳性是影响移植后CIR的危险因素(HR=2.488,95%CI 1.216~5.088,P=0.013),移植前RQ-PCR MRD≥1%是影响LFS(HR=2.272,95%CI 1.225~4.215,P<0.001)、OS(HR=2.472,95%CI 1.289~4.739,P=0.006)的危险因素。MFC检测MRD预测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48.50%、77.56%、23.62%、87.16%。以RQ-PCR MRD≥1%预测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分别为23.00%、88.59%、17.15%、91.84%。移植前MFC-MRD阳性或RQ-PCR MRD≥1%二者任一成立为指标预测移植后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分别为54.29%、73.88%、45.70%、91.87%。结论MFC和RQ-PCR法检测移植前MRD水平均可预测Ph+ B-ALL患者移植预后。移植前MFC-MRD阳性是移植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联合使用两种方法(移植前MFC-MRD阳性状态或RQ-PCR MRD≥1%成立)可提高预测移植后复发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有助于更好筛选出高危患者。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 流式细胞术 实时定量PC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BV-DNA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诊疗中的应用价值,了解用ELISA法检测HBV-M不同的标志物组合时,其对应的HBV-DNA阴、阳性及阳性的拷贝数。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定量检测800例患者的血清HBV-DNA含量(临界值为500copies/ml),同时用ELISA法测定HBV血清标记物。结果经FQ-PCR检测,347份HBsAg,HBeAg,抗-HBcAb,ProS1-Ag都阳性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98.7%,平均拷贝数为1.87×108copies/ml,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HBsAg,HBeAg,ProS1-Ag一项或多项阳性者的HBV-DNA阳性率和平均拷贝数显著高于三项抗原全阴者。结论FQ-PCR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检测HBV-DNA拷贝数。HBV-DNA可准确、灵敏地反映HBV复制。与HBV血清标记物联合应用可使诊断更准确,治疗更合理。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过程的监测,预后监控及药效评价等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标签: 聚合酶链反应 乙型肝炎 生物学标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在检测婴幼儿尿液和其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山西省汾阳医院就诊的疑似HCMV感染患儿的尿液和母乳,通过FQ-PCR的方法对不同样本进行HCMV-DNA定量检测。结果在采取的68例尿液样本中,PCR检测的阳性率13.2%(9/68)显著低于54例母乳样本中阳性检出率66.7%(36/54),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且尿液中HCMV-DNA的平均含量为10767.7copies/mL低于HCMV-DNA的平均含量为53870.08copies/mL。结论FQ-PCR可以准确地检测患儿尿液及其母乳中HCMV-DNA的含量,其检测结果可以为婴幼儿的临床诊断以及患儿的治疗提供指导意义。

  • 标签: 人巨细胞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母乳 尿液
  • 简介:摘要目的据报道在人群中感染巨细胞病毒是很普遍的,一般人群的感染率高达90%左右,儿童至12岁时感染率已高达80%(IgG监测结果);部分可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和智力障碍,后果严重。通过对我州当地少数民族儿童HCMV感染流行及致病规律的调研,以制定适应的防治对策。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患有黄疸、肝肿大、肺炎等病症患儿中段尿中的HCMV-DNA研究其在儿童中的感染及致病情况。结果汉族740份尿样,维吾尔族293份尿样与哈萨克族235份尿样的结果分别为汉族235例HCMV-DNA高于检测下限(阳性),阳性率31.76%,505例HCMV-DNA低于检测下限;X2两性=2.479,P>0.05,男女童两性间无显著性差异。维吾尔族113例HCMV-DNA高于检测下限(阳性),阳性率38.56%,180例HCMV-DNA低于检测下限;X2两性=0.395,P>0.05,男女童两性间无显著性差异。哈萨克族87例HCMV-DNA高于检测下限(阳性),阳性率37.02%,148例HCMV-DNA低于检测下限;X2两性=0.951,P>0.05,男女童两性间无显著性差异。且三个民族儿童间的检测结果只有汉维之间存在差异(X2汉维=4.357,P<0.05)。结果详见后表。结论1.当地族与维吾尔族间X2汉维=4.357,P<0.05(0.037)有差异;2.FQ-PCR能较快速、特异、灵敏地定量检测尿样及各体液中HCMV-DNA,对感染状况及疾病的诊断,疗效的监测评价,愈后评估等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标签: 少数民族 儿童 HCMV感染及其HCMV-DNA检测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采用含有亚抑菌浓度(1/2×MIC)山梨酸钾的LB琼脂平板连续传代的方法,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进行诱导,获得具有一定耐受性的大肠杆菌菌株;通过定量竞争性RT—PCR检测诱导后的各个菌株与未经诱导的各个菌株的acrA—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各个菌株经过含有亚抑菌浓度山梨酸钾的LB琼脂连续培养10代后获得的诱导菌株,与普通LB琼脂平板连续培养10代后获得的菌株相比可以耐受更高浓度的山梨酸钾,并且acrA-mRNA表达水平在诱导后的各个菌株中比未经诱导的各个菌株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大肠杆菌主动外排系统AcrAB-TolC中acrA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可能与大肠杆菌对山梨酸钾的耐受程度增加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定量竞争性RT—PCR 亚抑菌浓度 山梨酸钾 耐受性 acrA—mRN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胶体金法与核酸检测实时荧光RT-PCR方法比较。方法:选取新冠阳性和新冠阴性的咽拭子各100份,时间为2022年11月-2022年12月。分别采用胶体金法和RT-PCR法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核酸检测阳性的100例样本中,胶体金法检出阳性99例、阴性1例;核酸检测阴性的100例样本中,胶体金法检出阳性0例、阴性100例。以核酸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胶体金法抗原检测阳性符合率为99.00%、阴性符合率为100.00%、总符合率为99.50%。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过程中,可采取抗原检测胶体金法,能够达到较高的准确率。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抗原检测 胶体金法 核酸检测 实时荧光RT-PCR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四种商品化诺如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的效果。方法将美国疾控中心诺如病毒检测方法作为标准方法,使用4种商品化试剂盒对30份已知诺如病毒基因型阳性样本(5种GI和8种GII基因型)和50份腹泻患者粪便样本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札如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30份已知基因型样本四种商品化试剂盒与标准方法均检测阳性。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札如病毒检测阴性。试剂盒A、B、C、D和标准方法分别检测50份腹泻样本,检出率分别为52.0%(26/50)、46.0%(23/50)、50.0%(25/50)、48.0%(24/50)、54.0%(27/50);试剂盒A、B、C、D与标准方法的一致性分别为96.3%、85.2%、92.6%和88.9%。试剂盒C的GI检测范围为104~108 copies/μL,GII检测范围为102~108 copies/μL。结论四种试剂盒均能检测本研究出现的诺如病毒基因型,试剂盒A和C检测效果优于试剂盒B和D。

  • 标签: 诺如病毒 基因型 实时荧光RT-PCR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复合探针实时荧光RT-PCR法对检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23.1-2023.12本市3所医院小儿呼吸科确诊有流感样呼吸道症状的患者40例,收集患者基础信息、咽拭子和鼻拭子样本,采集样本后冷藏运输送往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保存。分别使用甲型流感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和复合探针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样本,观察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检验结果和准确度。结果:经过检测,甲型流感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出阳性样本36例,阴性样本4例,检测准确度为90.00%;复合探针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出阳性样本40例,检测准确度为100.00%(P<0.05)。结论:采用复合探针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结果更加准确,提高了检验时的敏锐度和可靠性,为确定是否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工作提供高效的方式。

  • 标签: 复合探针实时荧光RT-PCR法 甲型流感病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eal-timeultrasoundelastography,RTE)组织弥散定量技术在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名健康体检志愿者和42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HT)患者分别进行RTE检测,并行组织弥散定量分析获得弥散指数(LFindex值)。结果:健康体检志愿者组LFindex值为1.2176±0.8000,HT组LFindex值为2.4669±0.7100,用组间t检验方法进行数据分析,2组间LFindex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E能反映HT患者甲状腺组织的弹性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 组织弥散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疱疹病毒应用实时定量方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的检验效果。方法择取对象为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疱疹病毒感染者,共有45例,分别用实时定量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血液、分泌物,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检测情况。结果在分泌物检测中,实时定量法检测所获阳性率(88.9%)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44.4%);在血液标本上,实时定量法检测所获阳性率(37.7%)明显低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57.7%),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疱疹病毒分泌物检验中应用实时定量法所获阳性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试验法,检测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中优先使用,但要注意在血液检测中一般不建议使用实时定量法。

  • 标签: 疱疹病毒 实时定量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比较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价值的对照。 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到 2018 年 1 月我院确诊的肺结核疾病的患者 35 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查、痰涂片抗酸染色和培养法检测,对照三种检测方式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肺结核疾病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痰涂片抗酸染色和培养法检测,统计学意义存在( P < 0.05 )。 结论: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显示出痰标本中的结核杆菌数量变化情况,能够对病情起到监控作用,值得在临床。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肺结核 痰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分型法检测乙肝病毒B、C基因型的方法学的应用价值,掌握不同类型感染者的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诊疗的73例乙型肝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荧光定量PCR分型法进行检测,判断患者基因型。结果利用荧光定量PCR分型法成功分型70例(95.9%),其余3例(4.1%)未检出;70例成功分型的患者中,B型45例/61.6%,C型11例/15.1%,B/C混合型14例/19.2%,B型显著高于C型、B/C混合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分型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分型成功率较高,且乙肝病毒以B基因型为主。

  • 标签: 荧光定量PCR分型法 乙肝病毒 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