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组护理方式的效果 。方法: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 100 例,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包括观察组 50 例、对照组 50 例,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 结果 : 观察组 患者 护理后 焦虑( 6.22±1.03 ) 分、 抑郁( 6.03±1.54 ) 分、 满意度与对照组 焦虑( 10.12 ±1.56 ) 分、 抑郁( 11.15±1.32 ) 分 以及满意度具有差异 , P<0.05 。 结论:手指软组织缺损实施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过程中 实施 临床护理干预, 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术的治疗方式,探讨该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8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将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康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重度肿胀,皮瓣感染,皮瓣边缘坏死的例数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χ2=4.492,P=0.0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t为12.704 d,P=0.0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术的手术治疗方式,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手术的治疗效果更好,恢复时间更短。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62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实验组(31例,应用穿支皮瓣修复术)、对照组(31例,应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对比患者修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修复优良率(96.77%,30/31)高于对照组(74.19%,23/31),并发症发生率(6.45%,2/31)低于对照组(25.81%,8/31),P<0.05;实验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5.78±1.14)d、伤口愈合时间(5.27±1.62)d、住院时间(7.34±1.21)d,P<0.05。结论 穿支皮瓣修复术的运用利于提高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修复率,且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蒂肌皮瓣联合改良Masquelet技术修复糖尿病患者胫骨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0月采用带蒂肌皮瓣联合改良Masquelet技术修复的20例糖尿病伴胫骨与软组织缺损患者的资料。男13例,女7例;年龄40~65岁,平均51岁。术前下肢动脉超声及CTA证实胫前、胫后动脉通畅无闭塞。病灶清除后骨缺损长4~9 cm,软组织缺损范围3 cm ×6 cm~7 cm ×10 cm,分别填塞抗生素骨水泥。7~10 d后取出骨水泥,新的骨水泥仅填塞骨缺损部位,同时行带蒂肌皮瓣修复创面,间隔8~12(平均9)周行Masquelet技术第二阶段手术。术后定期随访,记录创面和骨缺损愈合以及并发症情况。至术后12个月,皮瓣愈合和外观按张浩等标准评价,患肢功能恢复按Johner-Wruhs标准评价,症状消失无复发者视为治疗成功。结果均获13~28(平均20)个月随访。骨缺损均愈合,愈合时间6~11个月,平均9个月。肌皮瓣均成活,创面延期愈合2例,I期愈合18例;皮瓣形态9例接近正常,11例臃肿;皮瓣感觉17例部分存在,3例无感觉;皮瓣温度7例正常,13例稍低;供区瘢痕14例为轻,6例明显;所有患者疗效均为满意。2例术后感染复发。术后12个月,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感染控制率和治疗成功率均为90%(18/20)。结论带蒂肌皮瓣联合改良Masquelet技术修复符合适应证的糖尿病患者胫骨与软组织缺损,短中期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蒂背阔肌皮瓣修复肘关节周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22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显微修复外科采用带蒂背阔肌皮瓣修复肘关节周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12例,其中采用部分带背阔肌皮瓣修复肘关节后外侧周围软组织缺损6例,带功能性背阔肌皮瓣联合肱二头肌动力重建肘关节前内侧软组织缺损6例。本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57岁,平均31.4岁。受伤原因:机器绞伤5例,车祸伤4例,机器挤压伤2例,高处坠落伤1例。受伤部位:右侧肘关节5例,左侧肘关节7例。软组织缺损大小为18.0 cm×10.0 cm~51.0 cm×13.0 cm,皮瓣大小为30.0 cm×7.0 cm~55.0 cm×14.0 cm。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术后随访方法:电话、微信和门诊。记录末次随访时梅奥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及受区创面均I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2年,平均18个月。1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因皮瓣臃肿影响美观再次行皮瓣减容手术。6例动力重建肌皮瓣屈肘功能肌力达到IV级,6例带部分背阔肌皮瓣修复的肘外侧部患者,皮瓣外观不臃肿,对肘关节的屈、伸功能没有影响。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皮瓣成活良好,质地柔软,颜色接近周围正常皮肤,供区伤口愈合良好,仅遗留线形瘢痕;肘关节运动良好;MEPS为(90.6±6.4)分,优10例,良2例。结论根据肘关节软组织缺损的部位,采用不同类型的背阔肌皮瓣进行重建,均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颞浅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如全额皮瓣、颞枕皮瓣,一期修复头皮及颅骨缺损,在切除头皮、颅骨病灶的同时,行组织缺损修复,缩短病程。方法全额皮瓣除包含有颞浅动脉支外,还包括同侧耳后动脉在内。颢枕皮瓣是以颢浅动脉和枕动脉为蒂的纵跨同侧颞枕区的长头皮瓣。行头皮颅骨病灶彻底切除,以岛状皮瓣修复缺损,供区中厚皮片移植。结果本组共7例,皮瓣移植均成活,供区一期修复,术后随访3-12个月,外形恢复满意。结论该术式对头皮颅骨慢性溃疡、鳞状细胞癌病灶切除等造成的头皮及颅骨缺损,可一期修复。皮瓣邻近取材,修复范围大,皮瓣设计灵活,切取方便,血供可靠,治疗周期短,是一种修复头皮、颅骨缺损的较好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胫后动脉穿支联合隐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二期修复足底内侧创面的手术技术和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联合隐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足部内侧软组织缺损创面共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23~69岁,平均36.9岁。损伤缺损位置均位于足底内侧跖跗关节附近,软组织缺损面积为4.5 cm×5.0 cm~8.0 cm×14.0 cm,皮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取同侧大腿全厚皮片游离植皮部分修复。所有患者术后采用门诊及电话定期随访。定期随访,观察患肢功能、皮瓣供区及受区愈合情况。结果13例皮瓣顺利成活;1例远端出现小面积坏死,部分拆线减压,经换药后愈合;1例出现皮瓣瘀紫及张力性水泡,手术探查、去除局部血肿、蒂部拆线减压后皮瓣成活;1例患者术后8个月予以皮瓣削薄整形。本组患者术后均获6~12个月随访,皮瓣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反应正常,皮瓣质地柔软,外形不臃肿,患足行走无明显受限,功能恢复基本满意。结论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携带隐神经和大隐静脉可使皮瓣成活更可靠,血运更理想,将皮瓣所携带的隐神经与受区皮神经缝接,可以重建皮瓣的保护性感觉,是临床修复足底内侧创面的一种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研究应用V-Y推进皮瓣、邻指皮瓣、指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以下简称指背筋膜瓣)、改良的薄型髂腹股沟皮瓣等方法,治疗指端皮肤缺损、骨外露和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手术的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术前、术后相关护理措施,有效的实施心理干预、术后临床观察、舒适护理、镇痛预防感染及康复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疗效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皮瓣全部存活,顺利断蒂,对照组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皮瓣成活并顺利断蒂37例,3例坏死,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和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100%,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8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简介:目的:报道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下肢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4病例,共16个皮瓣,切取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皮瓣面积最小3cm×5cm,最大15cm×30cm.结果:13个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缘部分坏死,1例远端10%面积坏死,经清创换药愈合随访10个月~2年,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感觉满意.结论: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切取方法比较灵活、方便,血运丰富且不牺牲主要动脉,质地柔软,较薄,供皮面积大,部位隐蔽,感觉恢复好.被称为皮瓣应用的一次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