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面急救护理用于输液期间发生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70例药物过敏性休克,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分为基础组(常规护理)35例和实验组(全面急救护理)35例。对比组间生命体征指标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本研究中,实验组的脉搏、脉压、收缩压、每小时平均尿量、中心体温与皮肤温度差水平均优于基础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基础组(P<0.05)。结论:在输液期间发生药物过敏性休克中开展全面急救护理的优势显著,有助于保持其生命体征指标水平的稳定,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建议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面急救护理用于输液期间发生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70例药物过敏性休克,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分为基础组(常规护理)35例和实验组(全面急救护理)35例。对比组间生命体征指标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本研究中,实验组的脉搏、脉压、收缩压、每小时平均尿量、中心体温与皮肤温度差水平均优于基础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基础组(P<0.05)。结论:在输液期间发生药物过敏性休克中开展全面急救护理的优势显著,有助于保持其生命体征指标水平的稳定,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建议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合理用药对于小儿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8年5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加强临床用药监管)和对照组(常规用药管理)各60例,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3.33%>78.33%)相对更高(P<0.05),而用药差错发生率(1.67%<13.33%)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6.67%<18.33%)相对更低(P<0.05)。结论在小儿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不合理用药有关。加强临床用药监管,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能够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干扰,进而减轻患儿的痛苦。
简介:目的探讨透析液钙浓度(DCC)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6—10月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行维持性透析治疗的稳定终末期肾病患者。按照DCC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1.25mmol/L组、1.35mmol/L组、1.50mmol/L组),观察时间为12周。比较3组患者尿素清除指数Kt/V和尿素下降率(URR),透析前后平均动脉压,透析前后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以及肌肉痉挛、恶心呕吐、头痛、胸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为273例,男性159例,女性114例;年龄25-83岁,平均(52±9)岁;1.25mmol/L、1.35mmol/L和1.50mmol/L组各91例,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血液透析后,3组患者Kt/V和UR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5mmol/L组和1.35mmol/L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02±9)mmHg、(103±11)mmHg]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1.50mmol/L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透析前[(120±12)mmHg比(103±9)mmHg,P〈0.01]且明显高于1.25mmol/L组和1.35mmol/L组(均P〈0.01);1.25mmol/L组患者血钙水平低于透析前[(1.94±0.31)mmol/L比(2.24±0.18)mmol/L,P〈0.01],1.50mmol/L组血钙水平高于透析前[(2.54±0.18)mmol/L比(2.24±0.17)mmol/L,P〈0.01];1.25mmol/L组iPTH和ALP水平均明显高于透析前[(356±68)ng/L比(291±49)ng/L,(443±45)U/L比(343±58)U/L,均P〈0.01]。1.35mmol/L组患者透析12周后血钙、血磷、iPTH、ALP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透析过程中,1.25mmol/L组肌肉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1.35mmol/L组和1.50mmol/L组[14.28%(13/91)比5.49%(5/91)、4.39%(4/91),均P〈0.05];1.50mmol/L组头痛发生率明显高于1.25mmol/L组和1.35mmol/L组[14.28%
简介:摘要:精神科药物治疗在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精神科药物具有副作用严重和药代动力学变异性大的特点,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药物监测和剂量调整成为安全用药的关键环节。药物浓度监测作为一种个体化精准医疗策略,可以帮助医生实现更加精准的药物治疗,提高患者的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本文主要分析药物浓度监测在指导精神科安全用药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诊输液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并提出相关防范措施。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急诊科接收的小儿急诊输液患儿,病例选择时间范围是2015年4月-2016年6月,随机抽取1780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7800例患儿的一般资料、输液情况等进行观察。分析本组患儿出现输液护理风险事故的概率,并探讨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本组17800例患儿中,出现输液护理不安全问题的有250例,发生率为1.4%220例由以穿刺不成功投诉引发(占88.0%);10例由查对制度未认真落实引发(占4.0%),10例由液体渗漏引发(占4.0%),10例由输液不良反应引发(占4.0%);对护士投诉率明显高于护师、主管护师及以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患沟通不当、查对制度未认真落实、护理人员业务素质低等是小儿急诊输液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需引起高度关注。这就需要加强急诊输液患儿护理风险调查,从而实施针对性防范处理,以控制护理风险,提升输液护理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