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40周岁及以上双胎妊娠产妇的临床结局,为临床孕育指导总结经验。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间展开本次研究,选择对应时间段内50名双胎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不同年龄段产妇的围产期并发症情况和妊娠结局,并实施组间对比分析。结果年龄越高的双胎妊娠产妇绒毛膜诊断正常者越少,且组间比例和年龄较轻的孕妇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产妇的年龄升高,妊娠期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和产后出血等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出现上升,此外妊娠结局中剖腹产手术、流产、宫内死胎、早产等情况的发生率显著上升,组间数据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40周岁及以上双胎妊娠产妇的临床结局较差,临床应该加强孕期和围产期健康管理,以期改善该类产妇妊娠结局。
简介:目的了解2012-2016年重庆市主城区50岁及以上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病人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针对性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2016年在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报告的3495例HIV感染者/AIDS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3495例研究对象中,死亡715例。2016年报告50岁及以上病例数比2012年增加了1.7倍。报告病例以50~岁年龄组为主,占47.3%(1654/3495);以已婚有配偶为主,占65.7%(2295/3495);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主,占78.2%(2732/3495);以性传播为主,占97.5%(3409/3495),其中,异性传播占88.4%(3091/3495),同性传播占9.1%(318/3495)。阳性报告来源以医疗机构检测发现为主,占63.6%(2222/3495),其次为疾控机构检测,占32.8%(1148/3495)。结论重庆市主城区50岁及以上艾滋病报告数呈增加趋势,异性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医疗机构检测是主要发现途径,应继续加强医疗机构HIV检测工作,以病例为线索开展溯源调查,制订针对性措施,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
简介:摘要目的我国≥50岁人群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已成为艾滋病防治的关注重点。本研究运用Meta分析法综合评估我国≥50岁人群HIV感染状况及其时间和地区分布,为该人群艾滋病预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文献检索数据库包括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和Embase数据库。对各数据库所检索出的文章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运用R Studio1.1.456软件计算合并HIV感染率,并评估发表偏倚。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篇文献,研究地区覆盖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结果显示,2010-2018年≥50岁人群HIV感染率为1.68%(95%CI:1.00%~2.79%)。按照地区进行亚组分析中,东部地区HIV感染率(2.60%)高于中、西部地区(0.16%、2.13%)。结论我国≥50岁人群HIV感染率总体较高,控制该人群中HIV的感染,对遏制中国艾滋病的流行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70岁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386例胃癌患者,筛选出年龄≥70岁的患者,分析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2386例胃癌患者中年龄≥70岁者342例(14.3%)。两组之间在性别、伴发疾病个数、NRS2002评分、PG-SGA评分、肿瘤部位、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Borrmann分型、肿瘤浸润深度pT分期、淋巴结转移pN分期、肿瘤pTNM分期、Lauren分型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者共981例(41.4%),其中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者413例(17.3%),出现非手术相关并发症者568例(24.0%)。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伴发疾病数目≥2个为≥70岁胃癌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HR=4.478,95%CI:1.121~7.918,P=0.006)。≥70岁胃癌组5年OS为21.1%,5年DSS为62.7%;而<70岁胃癌组5年OS、DSS分别为54.1%、70.0%,两组患者的5年O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年DSS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组织学类型为低-未分化类型(P=0.004)、肿瘤浸润深度pT分期为pT4a~pT4b期(P=0.007)、存在淋巴结转移(P=0.004)、肿瘤pTNM分期为ⅢA~ⅢC期(P=0.002)和同时存在脉管瘤栓(P=0.034)是影响≥70岁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70岁胃癌患者术前伴发疾病多,增加了术后非手术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应重点关注其共患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以提高手术安全和疗效,同时年龄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75岁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2015年8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北京市第六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年龄≥75岁老年患者21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WHO标准分为老老年组(75~89岁)140例和老年长寿组(≥90岁)76例,比较2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结肠镜完成率、肠道准备质量、阳性诊断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老老年组相比,老年长寿组中更多患者的结肠镜检查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的[7.9%(6/76)比1.4%(2/140),χ2=5.775,P<0.05],老年长寿组接受结肠镜检查并给予中度镇静时,给予的丙泊酚和芬太尼剂量较低[(69.0±37.4)mg比(100.8±34.3)mg,t=6.302,P<0.01;(57.5±31.2)μg比(84.0±28.6)μg,t=6.297,P<0.01]。老年长寿组结肠镜检查的成功率较老老年组低[88.2%(67/76)比99.3%(139/140),χ2=13.815,P<0.01],肠道准备质量差[31.6%(24/76)比15.0%(21/140),χ2=8.209,P<0.05]。老年长寿组结肠镜检查发生心肺不良事件的比例[(5.3%(4/76)比0(0/140),χ2=7.507,P<0.01]以及总体不良事件的比例[9.2%(7/76)比0.7%(1/140),χ2=9.970,P<0.01]均高于老老年组。老年长寿组结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癌的比例[14.5%(11/76)比2.1%(3/140),χ2=12.357,P<0.01]、高风险腺瘤的比例[27.6%(21/76)比6.4%(9/140),χ2=18.516,P<0.01]均高于老老年组。结论与老老年组相比,老年长寿组结肠镜检查的成功率低、肠道准备质量差、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但是结直肠癌及高风险腺瘤检出的比例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75岁以上老年瓣膜手术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75岁以上老年瓣膜手术患者资料,总共73例,占同期心脏瓣膜手术的5.3%(73/1372)。其中男46例,女27例;平均年龄77.35岁(75~88岁),诊断为二尖瓣关闭不全28例(38.3%),二尖瓣狭窄8例(11.0%),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例(9.6%),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例(9.6%),主动脉瓣狭窄6例(8.2%)。行二尖瓣置换联合三尖瓣成术28例(38.4%),主动脉瓣置换术20例(27.4%),二尖瓣置换术11例(15.1%)。同期安装起搏器2例(2.7%),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4例(19.2%)。结果手术前后左心房舒张期末内径(LA)、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右心房舒张期末内径(RA)及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随机抽取的150例60岁以下瓣膜手术相比,手术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呼吸机时间、ICU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肝肾功能不全及病死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5岁以上老年瓣膜病以二尖瓣关闭不全发病率最高,手术后心脏结构改善明显,且手术风险与正常年龄组相同,因此常规瓣膜手术在7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是安全的。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30例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总结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间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30例采用PFNA治疗的80岁以上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进行术后随访并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时间为(10±2)个月。30例患者骨折愈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19例,良7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86.67%。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确切,C臂透视下的微创手术,是高龄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及早期下床的基础保障,提高高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80岁)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镜中心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的74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其中≥80岁的患者(高龄组)196例,≤60岁的患者(非高龄组)546例。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性别、结石数目、结石大小进行基线资料匹配,获得组间协变量均衡样本。成功匹配196对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胆总管结石高龄组患者合并疾病者明显高于非高龄组[93.4%(183/196)比76.5%(150/196),P<0.001],两者的取石成功率分别为96.4%(189/196)和96.9%(190/1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8)。高龄组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17/196),非高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13/1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7)。高龄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为8.20 d、23 624.06元;非高龄组为8.03 d、22 249.64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ERCP有效性和安全性高,可作为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80岁以上高龄人群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80岁以上高龄行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20例(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安全性处理方式。分析120例80岁以上高龄行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120例80岁以上高龄行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之中,无死亡病例,死亡率为:0.00%;术后出现假体周围骨折与短暂性认知障碍患者例数分别:2例、7例;110例患者经康复锻炼之后能够借助扶行器进行下地行走;120例患者经术后3个月随访调查发现Harris评分为:73.33±5.23 分,与术前:33.33±3.64 分相比,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0岁以上高龄人群行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围手术期要做好对应的安全性处理措施,以此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60岁老年人睡眠时长、睡眠质量与焦虑状态之间的关联。方法研究纳入"我国大气污染的急性健康风险研究"项目2017年7月18日至2018年2月7日调查的≥60岁老年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时长、睡眠质量与焦虑之间的关联。结果共纳入3 897名≥60岁老年人,年龄为(73.4±8.0)岁,焦虑者占6.5%;睡眠质量差者占1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在调整一般人口学、社会经济因素、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社会支持程度及大气PM2.5暴露等因素后,睡眠时间过短是老年人焦虑的危险因素,与睡眠时长7 h者相比,睡眠时长≤6 h者焦虑的OR值(95%CI)为2.09(1.49~2.93)。与睡眠质量好者相比,睡眠质量差者焦虑的OR值(95%CI)为5.12(3.88~6.7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各条目评分升高与焦虑均存在统计学关联,其中睡眠障碍、主观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障碍与焦虑的关联更强,OR值(95%CI)分别为4.63(3.55~6.04)、2.75(2.33~3.23)和2.50(2.19~2.86)。亚组分析显示男性、<80岁老年人的睡眠时长、睡眠质量与焦虑的关联更强。结论睡眠时间较短和睡眠质量差与老年人焦虑风险相关。
简介:【摘 要】 目的 了解北京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 方法 收集2019年参与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的居民2007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47人,占比37.2%,女性1260人,占比62.8%。检测结果利用Excel20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2007例样本中,60岁以上男性血糖均值为6.5981mmol/L,标准差为1.7944,甘油三酯均值为1.3004mmol/L,标准差为0.8581mmol/L,胆固醇均值为4.3662mmol/L,标准差为0.9476mmol/L,LDL-C为2.5066mmol/L,标准差为0.7975mmol/L。60岁以上女性血糖均值为6.4867mmol/L,标准差为1.6994,甘油三酯均值为1.5161mmol/L,标准差为1.0737mmol/L,总胆固醇均值为4.8276mmol/L,标准差为1.0076,mmol/L,LDL-C为2.6604mmol/L,标准差为0.8287mmol/L。结论:本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女性甘油三酯水平高于同年龄组男性,胆固醇水平高于同年龄组男性,女性LDL-C水平高于同年龄组男性,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简介:目的了解安阳县≥40岁自觉视力障碍的农民盲与低视力的患病率及致盲原因.方法安阳县各行政村中,≥40岁自觉视力障碍的农民为筛查对象.采用WHO盲与低视力标准和白内障诊断标准.由眼科医生作眼部检查.对所有视力<0.3的患眼进行主要病因诊断,确诊所有白内障患者,并筛选出需手术治疗者.结果共检查853例,盲目患者23例,患病率2.70%,低视力患者99例,患病率4.27%,致盲的主要眼病依次为白内障、角膜病、青光眼、视网膜病等.共筛查出533例白内障,行白内障手术治疗301人次,脱残率98%,脱盲率99.34%.结论白内障仍是盲和低视力的首要病因,防盲治盲的重点仍是白内障复明手术.
简介:摘要目的对80岁以上高血压老年人超声心动图进行分析,以此作为临床治疗的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0月期间,本人接诊的60例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心脏彩超检查。结果高血压组中,有59例显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占98.33%;有2例收缩功能减退,占3.3%;有14例左心房扩大,占23.3%;有3例左心室肥厚,占5%;有4例为轻度主动脉瓣狭窄,占6.7%;有6例中度与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占10%。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的(AOD、LVDd、AOD、CO)指标更高,差异显著。然而,这思想指标与CI在两组件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针对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经常表现为左心房扩大、心脏结构改变,心室无明显肥厚表现,CO处于正常低值。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实施护理干预对4岁以上儿童肺功能监测的效果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自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在我院儿科收治的有关肺功能疾病的患儿7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结果 两组护理前肺功能比较无差异[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断平均流速(MMEF)、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FEV1/FVC)]比率数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肺功能除PEF外比较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患儿配合度比之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 心理干预有助于4岁以上儿童肺功能检测结果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