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论文摘要

  • 标签:
  • 简介:对现切韵诗进行了分析,首次指出这些切韵诗跟唐宋以来的禅宗语录有着密切的关系,顺便讨论了跟切韵诗有关的几个问题。

  • 标签: 切韵诗 禅宗语录 早期韵图
  • 简介:<正>在古代汉语中,“V”这种结构形式大抵可以表示两种语义:“”相当介词“被”,“V”表示被动。例如:“信而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与“被”同义对举,“疑”:被怀疑,表示被动。这种“V”结构的后面可以用“于”引出主动者。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周·庄周《庄子·秋水》)“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大方之家耻笑。用“于”引出主动者“大方之家”,“见笑”的被动语义更明显。其次,“”具有称代作用。在文言文中,具有称代作用的“”与动词组成“V”结构,经常在人物的对话和来往的书信中运用。“”主要指代第一人称,偶尔也指代第二或第三人称。“V”的语义含蓄,感情丰富,体现一定的修辞风格。

  • 标签: 修辞色彩 “大方之家” 古汉语 称代作用 《搜神后记》 吴王
  • 简介:中古溪群母字在汾城方言是否腭化及其音值问题大致有两种情况:细音前腭化读tc、tch和部分细音前读塞擦音ts、tsh,与知章组混同。其中细音前读塞擦音ts、tsh“与知章组混同经过了k、k^h→c、c^h→tc、tc^h→tf、tf^h→ts、ts^h这样的演化过程,是腭化和知章组卷舌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 标签: 汾城方言 腭化 卷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