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检测在血液病早期检查中的诊断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在2011年8月-2012年3月我院进行临床检测的患者145例,成人96例,新生儿49例,使用临床检测血液方法对患者和新生儿血液检测,其中方法包括血液生活指标CRP检测、血液流变学检测和血小板水平的检测等。结果在145进行临床检测的患者成人中发现贫血性疾病25例、白细胞疾病4例、出血性疾病3例;新生儿中发现贫血性疾病5例,低血糖现象3例,其余病例中成人与新生儿均正常。结论临床检测有助于诊断出患者未表现出来的血液性疾病。早期的临床检测和诊断有助于血液病治疗,消除了患者身体中血液病隐患,提升了新生儿的存活率,同时也间接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临床检测 血液病 早期诊断治疗 临床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和控制血液核酸检测中出现假阳性结果。方法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如何防治假阳性进行探讨。结果在核酸检测血液实验中对四个关键方面采取防治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假阳性标本的出现。结论本文通过实施在血液核酸检测中对假阳性结果的防治措施,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逐步完善血液核酸检测的质量安全。

  • 标签: 核酸检测 假阳性 污染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常规检测在缺铁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52例缺铁性贫血患者、34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以及60例健康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进行血常规检测,观察测试结果。结果B组的RBC计数高于C组(p<0.05);A组、B组患者的Hb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患者的Hb较B组低(p<0.05);A组患者的MCV较C组低(p<0.05);A组患者的MCV和B组对比(p>0.05);A组、B组患者的RDW较C组高(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在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诊断 血常规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固定电泳法在尿本-周蛋白(BJP)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25例患者晨尿样本,分别应用免疫固定电泳及热沉淀反应法对尿液中BJP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免疫固定电泳检测结果提示BJP阳性35例;热沉淀反应法检测提示尿中BJP阳性19例;63例十二烷基硫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SDS-AGE)提示尿蛋白异常的样本经免疫固定电泳的BJP检出率为54.28%,热沉淀反应法的检出率为30.16%。结论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尿BJP,具有较高灵敏度与特异性。

  • 标签: 本-周蛋白 固定电泳法 灵敏度与特异性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是否会产生钩状效应,能否为临床提供正确的检验结果。方法对2017年699例阳性病人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利用EASYCUTA?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进行2倍稀释检测,结果有显著再进行倍比稀释检测。结果发现2例病人TP-Ab血清原倍检测结果明显低于2倍稀释后的检测结果,倍比稀释后的结果先增高后降低,呈明显的钩状效应。结论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剂盒(免疫荧光法)检测梅毒螺旋抗体时会产生明显的钩状效应。

  • 标签: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 梅毒螺旋体抗体 检测 钩状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患者术前和输血前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感染情况,以探讨输血前四项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检验科收集的手术及输血前患者血液标本262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者标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Anti-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Anti-HIV)及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RPR),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录入、分析。结果2625例检测标本中,HBsAg(+)标本119例,阳性率为4.53%;Anti-HCV(+)标本6例,阳性率0.23%;Anti-HIV(+)标本2例,阳性率为0.08%;PRP(+)标本16例,阳性率0.61%。讨论术前及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检测,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避免病情院内传播,减少纠纷,维护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输血前四项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丙型肝炎抗体(Anti-HC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Anti-HIV) 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RP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简单、实用、有效的棘阿米巴角膜炎临床与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观察本院5例棘阿米巴角膜炎感染的临床表现,通过湿封片或染色后镜检角膜刮片、分离培养棘阿米巴、行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临床思维。结果角膜刮片显微镜下观察到棘阿米巴包囊、滋养体和伪足,分离培养和组织活检能检测到阿米巴,5例患者棘阿米巴的诊断能得到确诊。结论怀疑棘阿米巴角膜炎病例,应尽早行棘阿米巴病原学检测,对于棘阿米巴的早期诊断,防止误诊、早期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棘阿米巴 角膜炎 诊断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肌钙蛋白I(cTnI)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本院50例体检标本进行不同程度溶血前后的cTnI测定。结果轻度溶血后cTnI的测定值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溶血后cTnI的测定值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轻度溶血对cTnI的测定影响不大,而重度溶血对cTnI的测定有影响。结论重度溶血标本会使cTnI测定结果偏高,需严格控制采集标本的质量,避免标本溶血。

  • 标签: 溶血 cTnI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测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60例已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l)、载脂蛋白B(apoB),并与60例体检健康人作对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GLU、TC、TG、LDL-C、apoB水平显著升高(P<O.05),HDL-C、apoAl水平显著减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着明显的脂类代谢紊乱,血脂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脂 慢性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做好医用电子加速器的质量控制,从而保证其良好性能。方法依据国家标准和检定规程,结合临床实际制订包括X射线辐射质、X射线辐射野的均整度等八项相关指标的检测方法,对医用电子加速器性能实施检测。结果检测人员依据检测方法方便有效的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结论该检测方法为医用电子加速器临床使用安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 标签: 医用电子加速器 质量控制 检测设备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甲状腺肿瘤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术后常见并发症。术中保护甲状旁腺非常重要,本文对目前新发展起来的快速检测PTH技术进行综述。

  • 标签: PTH 甲状旁腺 甲状腺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观察。方法检测78例结核性胸膜炎及56例癌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中的ADA活性。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组治疗前后ADA活性变化。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的ADA明显高于癌性胸腔积液。治疗后结核性胸腔积液ADA明显下降。结论胸腔积液ADA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诊断价值,并可作为抗结核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胸腔积液 ADA 结核性胸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绵阳市过敏原的分布,筛查常见过敏原,为临床诊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4325例受试者血清中20种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和总IgE进行检测,并对不同年龄组间和不同季节间过敏原阳性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4325例受检者血清总IgE阳性率为60.37%;吸入性过敏原前三位依次为户尘螨组合30.08%、蟑螂(9.94%)和屋尘(8.42%)。食入性过敏原前三位依次为牛奶(18.82%)、禽卵蛋白(15.83%)和大豆(14.08%)。各季节中尘螨组合阳性率均为最高,且秋季尘螨组合阳性率比其它三季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绵阳市过敏患者吸入性过敏原以尘螨组合、蟑螂和屋尘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以牛奶、禽卵蛋白和大豆为主,低年龄段人群更易发病,秋季发病率更高。血清过敏原sIgE检测有利于本地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柳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Ⅰ/Ⅱ)的感染状况。方法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性方法随机筛查柳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清标本。初检反应性标本进行双孔复试,双孔复试确认为有反应性标本再送国家卫生部临检中心进行确证。结果ELISA法共检测53507份无偿献血者样本,初筛有反应性样本47份,初筛阳性率0.09%,确证阳性1人份,确证阳性率为0.002%。结论柳州地区属于HTLV-Ⅰ/Ⅱ感染的非流行区或低发区,对无偿献血者进行HTLV常规筛查不可行,为确保受血者和血液安全,有效阻止HTLV-Ⅰ/Ⅱ通过血液传播,可使用存放14d以上的血液成分或去白细胞的血液成分。

  • 标签: 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 柳州地区 无偿献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样本放置温度与时间对血浆氨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26个研究对象分别采集两份/人的样本,一份放置于室温作为观察组,另一份放置于4℃冰箱中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0h、0.5h、1h、2h、3h时的浓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浆氨的浓度均随时间增长而升高,观察组结果在0.5h的结果与对照值(0h)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浆氨结果和对照组在1h、2h、3h结果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放置0.5h与1h时检测值与样本0h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h与3h检测结果与样本0h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氨样本采集后应低温立即送检,并于0.5h检测,如因故不能及时检测,应将标本放置与4℃冰箱冷藏于2h内完成检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和自身抗体谱(ANA谱)联合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价值。方法ANA的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ANA谱采用欧蒙印迹法。结果ANA阳性组504例,阳性率为94.0%。SLE的标志性抗体Sm、PCNA、ds-DNA、核小体、核糖体P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22.8%、12.3%、60.8%、39.2%、41.0%;ANA阴性组32例,占6.0%。SLE的标志性抗体Sm、PCNA、ds-DNA、核小体、核糖体P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0.7%、1.5%、4.5%、0.6%、2.4%。2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ANA和自身抗体谱均为阴性。结论ANA和自身抗体谱联合检测对SLE具有重要诊断价值。ANA和自身抗体谱联合检测能大大提高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减少漏诊和误诊;对SLE的诊断、分型、治疗、预后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用于麻疹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方法建立麻疹IgM抗体检测的实验室动态质控图。结果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结论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动态质控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麻疹IgM抗体 质控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RP和血常规检测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同时检测过CRP和血常规的患儿146例,观察不同患儿CRP指标与血常规中白细胞的相关性。结果146例患儿中,血常规结果,WBC>10×109/L的患儿有81例;CRP>50mg/L的患儿有43例,CRP>8.2mg/L的患儿有67例。WBC和CRP同时增高的有52例。根据病程以及血培养等结果显示,确诊为细菌感染的患儿为49例。确诊为细菌感染的患儿中CRP均>8.2mg/L,其中40例>50mg/L。结论CRP联合WBC检测在早期即可作为儿科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血清CRP 血常规 白细胞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