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对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多发性纤维瘤患者中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期间的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切口瘢痕、患者对乳房外观的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都很成功,而且在术后3个月复诊时的检查结果显示肿瘤都已全部切除,治疗效果良好。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手术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可以一次性切除肿瘤,而且手术时间短、切口隐蔽、不影响患者对美观的要求,患者总体满意度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术与Lichtenstein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7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5例,A组患者接受开放式腹膜间隙修补术治疗,B组患者接受Lichtenstein修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方法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B组短,术中出血量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明显低于B组的37.14%(P<0.05)。结论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治疗腹股沟疝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明显优于Lichtenstein修补术,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与后正中入路内固定在腰椎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腰椎骨折病患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和B组(n=60)。A组采用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路法,B组采用后正中入路法。分析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A组的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JOA评分和Cobb角矫正率比B组高,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比B组的16.67%低,P<0.05。结论选择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路法对腰椎骨折病患进行施治,可显著提高其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术后恢复,建议采纳。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运用于中青年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筛选2013年7月-2015年7月于本市三乙医院救治的中青年胸腰椎骨折患者共10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治疗组(n=52例,以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展开救治),常规组(n=50例,以普通手术展开救治),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中青年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中,施以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有助于提升其临床疗效,缩减手术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OMSI)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以我院2015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54例糖尿病OMSI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60例非糖尿病OMSI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切口引流数目为(1.93±0.42)个,住院时间为(21.42±3.09)天,对照组为(1.02±0.14)个、(12.73±1.63)天,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糖尿病OMSI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进行对症治疗,效果同非糖尿病OMSI患者的效果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因糖尿病患者年龄偏高并且感染间隙多,临床上应引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