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干预对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接受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7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康复干预。统计两组术后心脏康复情况(射血分数、运动耐受强度、胸闷发作次数)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射血分数、运动耐受强度大于对照组,胸闷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SF-36评分(7335±1023)高于对照组(6487±9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采用康复干预,有利于降低心脏支架术后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血气分析临床应用存在的缺陷及原因。方法:对血气分析应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寻找缺陷所在。结果:血气分析在操作各环节均可出现缺陷,结果判断受判断者对临床基础知识的了解及对血气分析的认知度影响。结论:血气分析应从操作及结果分析两方面予以关注,才能有效避免缺陷出现。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疱疹性咽峡炎发展为手足口病患儿早期临床表现。方法将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为21例单纯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观察组为21例疱疹性咽峡炎发展为手足口病患儿,对两组患儿的病情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淋巴细胞、白细胞计数等血常规都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消化系统病变发生率为38.10%,对照组消化系统病变发生率为61.91%,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神经系统病变发生率为14.28%,对照组神经系统病变发生率为42.86%,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均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如果出现体温身高、呼吸加快、血压升高,并伴有腹泻、呕吐、食欲不振等情况,则极有可能发展为手足口病,需要尽早加强防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与病情发展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7月前收治的33例患者为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2016年7月及以后收治的33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多种措施促进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疾病发展情况。结果两组治疗7d后均存在不同情况的睡眠质量问题,PSQI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每单项评分及总评分差异均不明显(P>0.05)。治疗并随访1个月,观察组心绞痛复发、新增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转急性心肌梗死例数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病情稳定率87.9%明显高于常规组的51.5%(P<0.05)。结论改善并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可以促进疾病的良性发展,有效预防疾病的复发及进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规划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并根据情况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建议。方法在2017年间,选取14所具有代表性的公立医院进行研究,对其管理人员的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其职业发展规划管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需要加强公立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在职业发展规划上的指导,其管理人员的对职业发展规范的相关意识相对较薄弱,公立医院里的对职业职称评定以及升级等的系统不够完善,不同岗位的职业发展规范管理力度也有待加强。结论目前,我国的公立医院在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上多处于初步阶段,在多个方面需要不断加强完善,并需要制定不同职业岗位管理人员的不同管理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静脉配制中心运行初期的差错及出现原因,为提高医院静脉配制中心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针对我院静脉配制中心于2016年2月~8月期间运行初期阶段的差错事件进行统计,对差错事件类型进行整理,分析差错事件出现的原因,并总结应对措施。2016年9月开始实施差错事件应对措施,对2016年9月~2017年3月阶段内的差错事件进行统计,比较两个阶段内静脉配制中心运行差错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016年2月~8月,静脉配制中心的差错事件共发生25起,包括3起外部差错事件、22起内部差错事件,差错出现原因主要包括医师、护士、药师这3个方面;2016年9月~2017年3月,静脉配制中心的差错事件共发生7起,较2016年2月~8月同比降低72个百分点,均为内部差错事件,无外部差错事件。结论针对静脉配制中心运行初期差错事件进行分析,实施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可有效减少静脉配制中心的差错事件,有利于提高静脉配制中心的工作质量,维持静脉配制中心的正常运行。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与分析白癜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探讨白癜风发病机理。方法对2015年8月-2016年8月就诊于我医院皮肤科门诊的80例白癜风病例资料收集整理,主要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运用SPSS19.0和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53例(66.25%),女性27例(33.75%);平均发病年龄(25.29±1.04)岁,发病年龄高峰为12~19岁;患者职业中学生最多,寻常型白癜风患者63例(78.75%);58例(72.5%)处于进展期;49例(61.25%)在春夏季节发病;皮损以曝光部位(头面部、颈部及手足部位)发病率较高(52.79%);平均病程(5.15±0.27)年,≤5年的有56例(70.0%)。结论白癜风患者发病年龄小,病因不清,部分患者有家族史或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疗效有待提高。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对早产儿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护理效果及对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8 月期间 100 例早产儿为观察对象,将早产儿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早产儿均为 50 例;对照组以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以发展性照顾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早产儿的护理效果及对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影响。 结果 经护理 2 周后,对照组早产儿平均体重为 2136.5±15.46g ,摄奶量为 105.6±10.7ml/d ,智力和心理评分为 83.6±7.6 分、 84.7±7.7 分;观察组早产儿平均体重为 2402.1±13.78g ,摄奶量为 236.2±10.1ml/d ,智力评分和心理评分分别为 96.4±7.8 分和 95.3±8.9 分。两组早产儿护理结果及生存质量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早产儿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增加早产儿体重,增加早产儿摄奶量,对提升早产儿生存质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因此,发展性照顾的护理应用价值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