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BRD4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手术切除77例子宫内膜癌组织、62例正常内膜组织及43例不典型增生组织BRD4mRNA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经手术切除5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31例正常内膜组织及34例不典型增生组织BRD4蛋白表达情况,分析BRD4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BRD4mRNA水平和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4.271±1.858和60.4%(32/53),均高于正常内膜组织1.165±0.639和29.0%(9/31)和不典型增生组织1.429±0.696和23.5%(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内膜组织和不典型增生组织BRD4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D4mRNA和蛋白表达与年龄、病理类型及肌层浸润深度无关(P〉0.05),但与FIGO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均有关(P〈0.05)。其中Ⅱ、Ⅲ期BRD4mRNA水平和蛋白高表达率为4.902±1.793和75.0%(11/17),高于Ⅰ期3.472±1.639和38.1%(8/36);而G2、G3级BRD4mRNA水平和蛋白高表达率为5.148±1.719和78.6%(22/28),高于G1级2.736±0.793和40.0%(10/25),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BRD4mRNA表达还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BRD4高表达,与FIGO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有关,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诊断和病情预测新型分子标记物。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BRD4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研究竖脊肌屈曲放松(flexion-relaxation,FR)比值在不同类型慢性腰痛患者和无痛对照人群是否存在差异。方法97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51例为腰部前屈时疼痛,后伸无痛,分为前屈痛组;46例为腰部前屈时无痛,后伸时疼痛,分为后伸痛组;另有35名腰部无痛健康人,分为对照组。使用表面肌电图采集三组人群在完成躯干前屈和再背伸动作时竖脊肌表面肌电信号,并计算FR比值。结果三组FR比值分别为:前屈痛组4.97±1.03、后伸痛组21.8±4.75、对照组22.85±3.64。前屈痛组FR比值明显小于后伸痛组(P<0.01)和对照组(P<0.01)。后伸痛组和对照组相比,F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结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腰部前屈痛患者和无痛人群相比,FR比值明显减小,此差异可为进一步鉴别此类腰痛患者提供参考。而对于后伸痛患者,FR比值不能作为鉴别依据。

  • 标签: 腰痛 腰肌 肌电描记术 诊断技术和方法
  • 简介:目的:在既往胃癌蛋白质组研究我们已发现hnRNPA2/B1具有较高表达,本试验进一步探讨hnRNPA2/B1在胃癌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2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胃粘膜hnRNPA2/B1蛋白表达。结果:hnRNPA2/B1在胃癌组织核表达阳性率为92.6%(113/122),其中伴有胞浆表达阳性率为7.3%(9/122)。在癌旁非瘤组织核表达阳性率为87.7%(107/122),未见胞浆表达。hnRNPA2/B1表达状态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无关联。结论:在胃癌及癌旁非瘤组织均可发现hnRNPA2/B1核表达,hnRNPA2/B1不能作为肿瘤相关分子标志物。

  • 标签: 胃肿瘤 HNRNP A2/B1 肿瘤标志物
  • 简介: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退行性关节病,涉及到整个滑膜关节,包括软骨、滑膜和软骨下骨。OA主要临床表现是关节疼痛,这不仅会导致功能受限和生活质量降低,而且是老年人行动不利主要原因[1]。有报道,60岁以上的人群,50%在X线片上有骨性关节炎表现,80%有骨性关节炎症状,并且是致残主要原因之一[2]。尽管目前对于OA疼痛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其与膝关节局部炎症相关,炎症细胞因子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诱导痛觉过敏是OA疼痛原因之一。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炎症细胞因子 疼痛 退行性关节病 滑膜关节 软骨下骨
  • 简介:目的:回顾性评价可视化磁力导航系统在胫骨髓内钉远端锁钉过程作用,并与常规瞄准器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应用磁力导航技术进行髓内钉远端锁钉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我科收治应用可视化磁力导航系统进行髓内钉远端锁钉操作67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应用瞄准器进行锁钉操作6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研究组,男40例,女27例。左侧30例,右侧37例,平均年龄(37.4±3.8)岁。AO分型:A型33例,B型19例,C型15例。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左侧28例,右侧32例,平均年龄(39.2±4.1)岁。AO分型:A型29例,B型14例,C型17例。两组分别应用可视化磁力导航系统和常规瞄准器对远端锁钉过程进行导航。记录并比较两组远端锁钉操作时间、锁钉次数、锁定过程透视次数,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锁钉操作时间为(6.1±1.4)min,透视次数为0次、锁钉次数为69次,骨折愈合时间为(15.3±2.1)周;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为(8.3±2.4)min,平均透视次数为(4.05±2.2)次,锁钉次数为71次,愈合时间为(15.9±2.8)周。两组间锁钉操作时间、透视次数、锁钉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化磁力导航系统应用于髓内钉远端锁钉过程,可以有效提高锁钉成功率、缩短锁钉操作时间,显著降低医患双方放射线暴露,与常规瞄准器方法相比更具优势,是髓内钉导航技术发展方向。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磁力导航
  • 简介:目的;了解启东肝癌患者血清HBV2感染情况及与肝癌关系,方法;对672例肝癌患者血清HBVM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672例肝癌血清HBV2感染率为4.02%(27/672),占HB2Ag阳性者5.29%(27/5100);(2)HBV1与HBV2混合感染率为1.93%(13/672).占HB2Ag阳性者2.55%(13/510),结论:启东肝癌患者血清存在HBV2感染,将来研制乙肝疫苗时应包含有HBV2之表面抗原。

  • 标签: 血清HBV 肝癌患者 血清 感染 阳性 标志物
  • 简介: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诊断胰腺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18F-FDGPET/CT显像发现胰腺肿块并行手术治疗病例87例,将PET/CT显像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探究18F-FDGPET/CT显像诊断胰腺癌准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所有18F-FDGPET/CT显像发现胰腺肿块病例,18F-FDGPET/CT显像诊断为胰腺癌76例,其中术后病理结果为胰腺癌72例,胰腺滤泡型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胰腺局限性炎症2例,胰岛素瘤1例:18F-FDGPET/CT诊断为良性肿瘤11例,其中术后病理证实胰岛素瘤5例,实质性假乳头状瘤2例,囊腺瘤2例,胰腺粘液腺癌2例.18F-FDGPET/CT显像对胰腺癌诊断准确率为93.10%,敏感性为97.30%,特异性为69.23%.结论18F-FDGPET/CT显像对胰腺癌诊断有较高准确率,优于CT检查,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胰腺癌 诊断 18F-FDG PET/CT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调节亚基1(cyclinkinasesubunit1,Cks1)在老年肝细胞癌组织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ks1在老年肝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表达情况。结果Cks1在肝细胞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1.7%(43/60),在对应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0.0%(12/60),Cks1在肝癌组织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P〈0.05);肝细胞癌Cks1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但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明显相关(r=0.817,P〈0.05)。结论Cks1在老年肝细胞癌组织表达较对应癌旁组织明显升高,并且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明显相关,提示Cks1可能作为老年肝细胞癌潜在预后因子。

  • 标签: CKS1 老年 肝细胞癌 预后因子
  • 简介:目的研究survivin、VEGF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表达及其之间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20例肺良性组织survivin、VEGF基因表达。结果survivin、VEGF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为61.1%(44/72)、79.2%(57/72)显著高于肺良性组织10.0%(2/20)、15.0%(3/20)(P〈0.05)。survivin基因表达与肺癌患者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和五年生存率密切相关(P〈0.05)。VEGF基因表达与肺癌患者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五年生存率和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P〈0.05)。survivin、VEGF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VEGF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二者检测将助于肺癌诊断、评估肺癌患者恶性程度和预后。

  • 标签: SURVIVIN 非小细胞肺癌 VEGF基因 免疫组化法检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分化程度
  • 简介:目的检测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大肠肿瘤组织表达,探讨Livin蛋白与大肠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二步法检测Livin蛋白在178例大肠癌组织、60例癌旁组织及30例正常大肠组织表达情况。结果178例大肠癌组织Livin蛋白阳性率为65.7%(117/178),高于癌旁组织(8.33%)及正常肠组织(0%)(P〈0.001);Livin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Duke’s分期、临床分期以及远处转移关系密切(P〈0.05)。经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示Livin蛋白表达是大肠癌患者长期生存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人大肠癌组织存在Livin蛋白表达,Livin蛋白表达与大肠癌患者预后有关。

  • 标签: 大肠癌 免疫组化 LIVIN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B(DYRK1B)蛋白在宫颈癌组织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4例宫颈癌病理组织标本(宫颈癌组)、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标本(CIN组)、4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3组标本DYRK1B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DYRK1B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病理特征关系。结果宫颈癌组DYRK1B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2.62%,高于CIN组22.50%和对照组12.50%(P﹤0.05);CIN组和对照组DYRK1B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组织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宫颈癌组织DYRK1B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病理学类型宫颈癌组织DYRK1B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YRK1B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与宫颈癌发生发展有关。

  • 标签: 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b 宫颈癌 宫颈上皮瘤变 临床病理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表达变化及其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选取结肠癌组织标本110例及其对应癌旁组织11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两组标本p-MTOR蛋白表达水平,分析p-MTOR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远期预后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p-MTOR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4.5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结肠癌组织p-MTOR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癌组织p-MTOR蛋白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28.33%)明显低于p-MTOR蛋白阴性表达患者(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64,P=0.004);TNM分期增高、发生淋巴结转移、浸润肌层、p-MTOR蛋白阳性表达是结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p-MTOR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并且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有关,是患者不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结肠癌 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 预后
  • 简介:目的检测结直肠癌Krupple样因子6(Kruppleliketactor6,KLF6)蛋白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探讨KLF6蛋白在结直肠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52例结直肠癌组织及28例良性直肠黏膜组织KLF6蛋白表达.分析KLF6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关系.结果52例结直肠癌组织KLF6表达率为42.30%(22/52),明显低于28例良性直肠黏膜组织89.29%(25/28)(P<0.05);KLF6蛋白表达水平与组织学类型无显著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TNM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KLF6低表达可能参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KLF6基因可能为结直肠癌一个重要抑癌基因,与结直肠癌浸润及转移有关.

  • 标签: Krupple样因子6 结直肠癌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研究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N1)和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metaltransporter1,DMT1)在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癌组织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药物疗效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行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转移并接受化疗或索拉非尼治疗HCC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癌组织FPN1及DMT1表达,分析其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药物疗效关系。结果27例HCC患者无完全缓解者,其中接受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16例,获部分缓解2例,疾病稳定2例,疾病控制率(DCR)为25.0%;接受索拉非尼治疗11例,部分缓解1例,疾病稳定2例,疾病控制率为27.3%。全组患者位PFS为5.4个月,位OS为10.0个月。FPN1和DMT1在HCC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96%和81.48%,FPN1及DMT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FPN1阳性患者DCR为41.2%,位PFS为6.7个月,位OS为15.7个月,优于阴性患者10.0%、1.8个月和8个月(P〈0.05);DMT1阳性患者DCR为18.2%,位PFS为3.2个月,位OS为9.3个月,低于阴性患者60.0%、18.6个月和35.9个月(P〈0.05)。结论FPN1和DMT1在HCC表达可能受癌细胞分化程度影响,与晚期HCC患者药物治疗后远期生存有关。

  • 标签: 肝肿瘤 膜铁转运蛋白1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 化疗 靶向药物治疗 索拉非尼
  • 简介:目的:研究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EGFL7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探讨EGFL7及MVD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生物学特征内在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63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10例正常人膀胱组织EGFL7蛋白进行检测,同时应用八因子抗体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微血管进行染色,结合Meta-Morph显微荧光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并分析63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微血管密度(MVD)及其与EGFL7和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期、临床分级之间关系。结果:EGFL7在正常膀胱组织均呈阴性表达,4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EGFL7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63%(P〈0.05)。EGFL7蛋白表达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不同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值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GFL7和MVD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在膀胱尿路上皮癌浸润转移过程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膀胱尿路上皮癌 EGFL7蛋白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RASSF4在肺癌增殖和侵袭能力。方法:向肺癌细胞系H40和A54导人RASSF4cDNA质粒后,通过MTT、克隆形成实验、基质胶侵袭实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肺癌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结果:RASSF4能够通过下调MMP2、MMP9和cyclinDl表达,抑制肺癌细胞侵袭、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结论:RASSF4在肺癌细胞通过抑制细胞生长及侵袭能力发挥重要肿瘤抑制功能。

  • 标签: RASSF4 肺癌 增殖 侵袭
  • 简介:目的探讨存活蛋白(survivin)和Ki-67在喉癌患者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关系。方法收集喉癌组织标本120例及癌旁组织标本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喉癌组织和癌旁组织survivin和Ki-67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喉癌组织survivin和Ki-67蛋白表达与临床特征关系。结果喉癌组织survivin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不同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喉癌患者喉癌组织survivin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喉癌患者喉癌组织survivin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urvivin和Ki-67蛋白在喉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喉癌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 标签: SURVIVIN KI-67 喉癌 临床特征
  • 简介:脂筏是细胞膜上具有特殊功能微区域,通过动态聚集、募集及靶向运输作用为蛋白分子提供功能平台,调节细胞功能,该过程受到脂筏结构、内在组分及动态定位分子多重调节。肿瘤发生发展与凋亡异常、侵袭转移力增强等因素密切相关,而脂筏可调节上述因素,因此成为近年来肿瘤治疗研究新靶点。

  • 标签: 脂筏 凋亡 治疗靶点
  • 简介: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Livin蛋白表达与CD3+T细胞浸润情况,分析两者在CSCC发生、发展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CSCC组织Livin蛋白表达及CD3+T细胞浸润情况,并以10例正常皮肤组织作对照,分析二者与CSCC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CSCC组织L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0.0%(28/40),正常皮肤组织Livin无表达。10例正常皮肤组织CD3+T细胞数量较少,为8.70±2.25,40例CSCC为21.87±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Livin蛋白表达和CD3+T细胞数量均与CSCC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二者之间无相关性(r=0.015,P=0.926)。结论Livin蛋白可以作为判断CSCC恶性程度、评价预后指标。CD3+T细胞亦可反映机体抗肿瘤特异性细胞免疫状态和生物学行为,并作为判断预后重要指标。

  • 标签: LIVIN CD3 皮肤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背景与目的:大部分脑膜瘤是良性。尽管施行了手术全切除(Simpson’sGradeI),但是在原部位仍有一定复发。本文通过检测Ki-67、P53在脑膜瘤表达,进一步研究其与肿瘤良、恶性及肿瘤复发关系,从而更好地判断其生物学行为。方法:收集1996年~2001年在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脑膜瘤全切除手术治疗,并经9~84个月随访60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手术切除石蜡包埋脑膜瘤组织Ki-67、P53表达,以显微镜下细胞核内出现棕色颗粒为阳性,计算二者标记指数(LabelingIndex-LI)。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肿瘤细胞Ki-67、P53LI差异性统计学分析。结果:(1)Ki-67、P53在不同病理形态脑膜瘤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脑膜瘤、非典型性脑膜瘤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脑膜瘤;(2)良性脑膜瘤Ki-67表达在复发组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而P53表达在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Ki-67、P53蛋白表达与脑膜瘤病理分型有一定关系。(2)Ki-67表达情况可用来判断良性脑膜瘤有无复发可能,从而进一步来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KI-67 P53 脑膜瘤 基因表达 病理学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