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汉语“乡土语言”翻译研究的定义、范围、意义,阐释了葛浩文的“乡土语言”翻译思想;从手段和意识两个方面,讨论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本文还借助自建的莫言10本小说葛浩文翻译语料库,汇报了一些初步的考察发现。

  • 标签: “乡土语言” 翻译研究 思路 方法
  • 简介:"把"字句是汉语中较复杂的一种句式,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我们筛选出20种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应该掌握的"把"字句,对其进行描写,并总结出它们使用的主要语境,另外还给出与其有变换关系的常用句式。我们希望这能帮助留学生掌握"把"字句,也希望对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把”字句 句式归纳 使用情境 句式变换 第二语言学习者
  • 简介:汉语鼻音输出的声学线索表明,音节末尾的鼻音差别经常难以辨认。迄今为止,少有研究探讨汉语第一、二语言学习者的鼻音感知过程差异,即他们在辨认鼻音的过程中程度和方向上有何异同。同时还应考虑语言背景(第一还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元音组合(如[i、?、a、y、ua、u?、ia])、语音环境(如音节首还是音节尾)等因素对感知的影响。经过实验统计和分析,由印欧语发展而来的言语学习理论,例如言语学习模式和标志性差异假设在解释汉语鼻音感知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建立一个新的三维交互模型以解释其认知机制。

  • 标签: 汉语鼻音 鼻音融合 感知 交互模型
  • 简介:“首届应用语言学与商务汉语教学专家研讨会”于6月23日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育部语用所社会语言学与媒体语言研究室联合主办,《语言文字应用》编辑部、《修辞学习》编辑部、《语言科学》编辑部协办。语用所社会语言学与媒体语言研究室副主任郭龙生主持会议的组织协调工作。来自全国各高校及研究所的专家50余人出席了会议。

  • 标签: 商务汉语教学 专家研讨会 应用语言学 上海财经大学 社会语言学 国际文化交流
  • 简介:文章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育及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少数民族汉语语言能力描述语库的设想。汉语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通用语,面向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语言能力研究,符合国家语言能力的战略设想,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 标签: 少数民族 汉语教育 语言能力 描述语库
  • 简介: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产品常有被召回、扣押甚至销毁现象,普遍认为原因是贸易保护主义、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语言”这一因素在贸易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迄今并未引起国内业界和学界的足够重视。文章以化妆品出口为例,从语言服务视角切入,探析贸易受阻中的语言服务问题及其根源,并提出应对策略。文章提出,要有效提高贸易竞争力,企业还必须重视语言对外贸易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加强语言服务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语言战略”,不断调整人才结构,提升语言服务质量,以提高效益;国家应主导构建高效的语言服务网络,提升知识管理服务能力,培养高级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建立专业化语言服务人才库,为贸易的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 标签: 语言服务 对外贸易 化妆品 贸易竞争力
  • 简介:我们通过实验研究比较了目前汉语水平考试中采用的两种看图写作测试方式的有效性.研究显示类似连环画的多幅图比单幅图更能有效地反映汉语学习中级阶段应试者的写作水平,前者基本不需要立意构思,而且较少受到题目取样误差和评分人误差的影响,适合在大规模的汉语中级写作水平测试中使用。

  • 标签: 二语写作测试方式 看图写作
  • 简介:本研究以HSK[高等]考试的实测数据为研究材料,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高级水平学习者语言理解能力结构进行探讨,并对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结构关系进行了讨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第一。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结构是相似的,它们都包含两个或者三个子能力。听力理解能力包含三个子能力,即“概括总结能力”、“细节捕捉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包含两个子能力,即“理解显性信息的能力”和“理解隐性信息的能力”。第二,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在理解过程方面是相似的,但在解码过程中却是不同的,具体表现在呈现模式上,即听觉渠道和视觉渠道。第三,第二语言理解能力的可分性会受到被试语言能力和测验任务特征的影响。

  • 标签: 语言理解能力 结构方程模型 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
  • 简介: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借鉴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母语及其文化,特别是教育理念和模式,则更容易被学习者接受。对外汉语教师从学习者的角度思考、设计、调整教学,就更有利于展开汉语教学并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恰在于此,汉语教师、当今的汉语国际推广正是如此进行着汉语跨文化传播,对外汉语教学的国别化教学和国别化教材等即是例证。

  • 标签: 汉语跨文化传播 语言和文化借用现象 对外汉语教学
  • 简介:<正>一1.1961~62年,本文作者在《中国语文》和另一份刊物上发表了《修辞学?风格学?辞章学?》、《谈辞章之学》两篇文章,提出了"辞章学"的构想,建议建立"汉语辞章学"这样一门学科。此后间断地作了一些探索。1981年春,应邀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标签: 汉语辞章学 汉语语法学 语言艺术 形容词 现代汉语 动词
  • 简介:<正>一十年树木。《汉语学习》创刊十年,已成长为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了。它的影响遍布全世界。我在西德三城市、东柏林和波兰三城市所遇到的许多从事汉语研究和教学的人都订购、阅读或知道这个刊物。《汉语学习》成功的原因很多,我想除开它比较好地贯彻了百家争鸣的方针,广泛团结各方面的语言学工作者这一点外,其重要原因是它侧重从外族人学习汉语的角度出发研究汉语(这是《汉语学习》办刊的主要宗旨),也就是贯彻了语言比较的原则。所以我特地选了这个题目作为对《汉语学习》创刊十周年的献礼。我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比较是一种重要的认识方法。王充(公元27—约97)在《论衡·案书》中说:“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两论相订,是非乃见”。洛克(1632——1704)非常重视比较的方法。他说:“知识是由我们比较各种明白而清晰的事物而获得的。”“关系底本质就在于两个事物底互相参照、互相比较”。爱因斯坦也非常重视比较的作用。他说过:“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明同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在近代科学中,恩格斯指出,首先在生物学中,“应用比较的方法成为可能而且成为必要”。对语言的自觉认识,也首先来源于比较。对此英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罗宾斯说过:“对语言的自觉认识最早可能是

  • 标签: 语言接触 汉语学习 学习语言 妻子 《现代汉语词典》 外族人
  • 简介: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比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华裔学习者和非华裔学习者各方面的学习需求,研究结果表明:华裔学习者和非华裔学习者在学习动机、语言课堂补充活动、语言课堂练习方式、语言课堂分组方式、教辅工具、课外学习活动、教材、教师角色等方面的需求均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同时也对面向这两类学习者的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需求分析 华裔 非华裔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
  • 简介:汉语语汇学》指明了语跟词以及其他语言单位的区别,证明语是独立的语言单位;论证了语汇内部的划分标准,构建了语汇学的研究框架,从而建立了汉语语汇学这门新学科。作者不囿于现成的语言理论,从汉语实际出发,对大量语言现象进行归纳排比,得出了全新的结论,是语言学中国化的一个成功的案例。

  • 标签: 语汇学 新学科 语言学中国化
  • 简介:语言学习不能脱离语言学习环境,语言学习环境由课堂语言环境和社会语言环境构成,二者对留学生汉语学习产生很大影响。新疆地区因得天独厚的汉语学习环境对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汉语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这一些制约因素,会对他们的汉语学习产生不利影响。文章从来新疆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课堂语言环境中的口语环境、阅读环境和视听环境,以及新疆的社会环境方面浅析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影响。

  • 标签: 新疆语言学习环境 哈萨克斯坦留学生 汉语学习
  • 简介:摘要为了让国内外学者进一步了解缅甸汉语教学现状,为教材编写,教师培训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作者于在缅甸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孔子课堂两年的实习期间,调查、收集了学校的汉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缅甸 汉语教学 现状 问题
  • 简介:中华书局于2006年下半年出版汉语系列教材《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根据新形势下汉语教学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两部教材从内容到形式均加大了改革的力度,突出了实用性、知识性、系统性和学术性,具有鲜明的特色。

  • 标签: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中华书局 教材 出版 语系
  • 简介:如果我们查阅一下历史,就会发现,在多数国家,对外贸易一直是先于国内产品的改进而出现的,而且孕育了国内生活的享受。使用已经有了的、而且对我们是全新的外国商品,比改进国内任何商品的诱惑力都大,因为改进总是缓慢的,而且永远不会让我们感到新奇。把国内过剩和价格低廉的商品出口到土壤或气候都不适宜生产这些商品的外国,利润是非常可观的。这样,人们就感受到享受所带来的快乐和商品所产生的利润;一旦人们认识到这些商品的精巧及制造它们所需要的技能,

  • 标签: 对外贸易 外国商品 国内产品 商品出口 诱惑力 享受
  • 简介:本文阐述了汉语学习动机的激发对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讨论了拓展汉语的国际用途、提高汉语教学效率与激发和保持汉语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并就如何使汉语更为有用、更为易学提出若干建议。

  • 标签: 语言传播 汉语国际传播 汉语学习动机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中介语和混合语的元音发音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讨了二语习得和语言接触的发展进程,比较了过渡、越位和反转三种变化模式在二语习得和语言接触中的表现,分析了反转模式的成因,进一步证实二语习得实际上是一种特定的语言接触。二语习得和中介语的研究意义将由此提升。

  • 标签: 二语习得 语言接触 中介语 混合语 母语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