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对改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结局和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家庭护理干预方案。观察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Fugl-Meyer、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及自理能力。结果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运动功能Fugl-Meyer指数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自理能力和照顾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康复护理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量身制定,具有科学性、有效性是可行的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12月在社区实施治疗管理的38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社区高血压常规管理,观察组则选取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与其签下家庭医生的服务协议后实施专业服务。对两组患者实施干预18周后,观察其自我管理能力、高血压知识、血压控制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为(130.8±8.9)、(80.2±6.1)mmHg,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为(145.2±12.3)、(89.5±8.3)mmHg,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知晓率的改善程度、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能有效稳定患者的血压,提高其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针对性健康宣教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家庭护理中的临床作用效果和价值。方法挑选出我们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1月临床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小儿患者共计64例,将其等份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人,将针对性健康宣教护理手段施用于观察组,将常规护理方法施用于对照组,护理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进行比较,观察组患儿疾病发生的次数和严重程度都有明显可观的好转,两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t=6.687,t=8.158,t=8.099,χ2=7.819,P=0.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家庭护理中使用针对性健康宣教护理手段具有可观的临床护理疗效,可以值得沿用。
简介:摘要当前,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随着儿科护理模式的转变,其服务内容也逐渐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且家庭关怀已然成为当下儿科护理开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将家庭关怀应用于儿科护理中,护理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满意度得到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目的评价家庭关怀应用于儿科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接收的患儿112例,并随机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关怀。对比两组护理质量、护理差错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率较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领域应用家庭关怀,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差错率,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恢复期间的医院-家庭延续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经治疗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接受常规院内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相比,接受医院-家庭延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19.14±2.82)分<(25.54±3.79)分和HAMD评分(9.85±1.95)分<(14.75±3.15)分和复发率(4.65%<11.62%)相对更低(P<0.05),而治疗依从性(93.02%>81.40%)、日常生活能力(87.75±5.23)分>(75.52±4.28)分和社会功能(85.54±6.04)分>(71.18±5.22)分相对更高(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医院-家庭延续护理,对于患者的治疗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对家庭应用无创呼吸机在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64例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常规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于我院开展治疗者。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同时予以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患者康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FEV1水平为(0.60±0.06)L,常规组为(0.45±0.05)L;干预组患者FVC水平为(1.35±0.14)L,常规组为(1.13±0.14)L;干预组患者PaO2水平为(64.3±4.2)mmHg,常规组为(52.4±3.8)mmHg;干预组患者PaCO2水平为(50.4±2.7)mmHg,常规组为(62.4±2.4)mmHg,P<0.05。干预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为78.1%,常规组为43.8%,P<0.05。结论家庭应用无创呼吸机能够促进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病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庭随访和心理护理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入选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均等分配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50例研究组患者实施家庭随访和心理护理干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用药依从性以及疾病复发率等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用药依从性以及疾病复发率等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呈现显著差异性,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家庭随访与心理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让患者更积极配合医师治疗,显著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的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药物治疗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联合应用对高血压病人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选择2014年3月—2017年3月间在我门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0例)当成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门诊顺序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而甲组患者加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甲乙两组血压情况、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前,甲乙两组的舒张压、收缩压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实施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均小于实施前,实施后甲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均小于乙组,甲组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等评分均大于乙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药物治疗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其血压水平,并提高生存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对产褥期产妇产后抑郁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8年1月-2018年6月至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202例,按分娩时间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102)与对比组(n=100),分别予以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干预措施与基础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抑郁量表评分(SD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EPDS)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SDS及EP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应用于产褥期产妇产后护理中,可有效对产后抑郁进行预防,提高生活质量,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庭医生团队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我社区在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的老年居民,共计涉及到200例,随机方法将所有居民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以家庭医生团队护理模式为主,对所有的社区老年居民进行干预,比较两组老年居民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居民在心理、环境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而两组老年研究对象的睡眠质量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以家庭医生团队为主的护理模式能有效促进老年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使老年居民具有较好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感觉运动训练,分析其对家庭康复平衡和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均实施感觉运动训练,对照组由熟练操作的训练师指导实施,观察组由考核合格后的照顾者负责实施,比较两组训练前后的平衡能力(BB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的影响。结果训练前,对照组和观察组在BBS和MBI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BBS和MBI评分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训练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运动训练应用在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中,有利于提升患者的平衡能力,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状况,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