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急性病人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及其术后护理进行了全面的探究。方法 本研究中所分析的患者均为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间在我院采取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30例急性患者,将所研究患者随机分为了对照组(n=15)以及观察组(n=15),所有患者均使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手术后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采取对症护理,叮嘱患者依据医嘱进行用药。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实施循证护理措施护理,梳理相关文献当中的最优护理措施,适当结合临床心血管疾病护理特征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同时以患者疾病特点为依据制定好循证护理方案。在患者护理完成之后,对比两组别患者并发症出现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当中有3例患者发生血肿情况,2例患者出现了尿潴留情况,1例患者发生了拔管综合症情况,共计有6例患者在治疗之后发生了并发症情况,总发生率为40.0%;观察组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发生了血肿情况,总发生概率为6.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率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对照组中对护理工作感到非常满意的患者例数为7例,对护理工作感到较为满意的患者例数有3例,对护理工作感到不满意的患者例数有5例,对照组中患者总满意例数有10例,总满意度为66.7%;观察组中对护理工作感到非常满意的患者例数为11例,对护理工作感到较为满意的患者例数有4例,对护理工作感到不满意的患者例数有0例,观察组中患者总满意例数有15例,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在对采取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时,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安全性高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梗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ECP)在急性(AMI)抢救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急诊2022.1-12实施ECP前阶段和2023.1-12实施ECP后阶段各收治的120例AMI病例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抢救护理效率,抢救结果。结果:实施ECP后分诊耗时、心电图检查用时、心肌标记物检查用时、处治时间均明显少于实施ECP前,P<005;实施ECP后120例患者抢救成功率97.50%明显高于实施ECP前90.83%,P<0.05。结论:在急性抢救过程中开展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抢救护理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效率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160例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内死亡率、住院时间、再发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院内死亡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7.12±2.08)d,短于对照组的(9.65±2.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发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75%,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MI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可降低院内死亡率和再发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质量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急性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本课题选取的72例急性患者均是本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纳入,由不同护理方法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36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较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护理质量,有助于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对改善患者抑郁等不良情绪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在急性患者护理中。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心梗 抢救成功率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心肌梗死(简称“”)患者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2年1月到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60例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与对照组的75.00%比较明显更高(P<0.05)。结论 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负性心理,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心梗 心理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NT-ProBNP的浓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NT-ProBNP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发生急性患者入院48h内的血NT-ProBNP浓度平均(8174.71±10894.39)pg/ml,对照组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48h内血NT-ProBNP浓度平均(125.09±62.56)pg/m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NT-ProBNP浓度越高,住院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几率就越大。结论血NT-ProBNP浓度直接关系着AMI患者的预后情况,是早期预测心血管事件的主要指标,在诊断急性上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浆NT-ProBNP 预后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患者接受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其护理方式。方法根据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对我院的急性患者77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共有实验组48例,对照组29例,前者使用循证护理,后者使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是93.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72.4%,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患者临床接受循证护理,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针对性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提升临床护理质量,让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

  • 标签: 急性心梗 循证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09月至2017年06月期间收治的74例急性患者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干预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干预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干预组的住院天数、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梗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患者合理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方法。方法从本院选取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68例急性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及健康指导。分析两组计量指标变化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及健康指导后,观察组计量指标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复发情况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急性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和健康指导后,有利于缩短对患者的抢救时间,将患者生存质量进行有效提高,值得应用。

  • 标签: 急性心梗 护理 健康指导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患者合理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方法。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临床观察、药物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心患者经积极合理的治疗,治愈,好转,死亡,患者及家属对冶疗效果及预后均较满意。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整体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心梗 护理 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对入住我院心内科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功能制责任护理服务措施,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入院第一天和入院一周后(第8天)的焦虑状态,进行评分。结果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后,干预组一周后(第8天)的HAMA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助于病情稳定,促进患者健康,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急性心肌梗死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急性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本课题选取的 72例急性患者均是本院 2017 年 3月— 2019 年 3月纳入,由不同护理方法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 36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在急性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较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护理质量,有助于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对改善患者抑郁等不良情绪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在急性患者护理中。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心梗 抢救成功率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患者的临床急救效果以及流程规范。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2例急性患者,对62例患者的院前急救、转运、院内急救等做出总结分析。结果本组62例的急性患者中,有29例自行入院抢救,33例由急诊出诊入院,其中治愈12例,病情轉归47例,死亡5例。结论有效及时的抢救是急性患者存活的根本,而规范急救流程是保证急救成效及质量的保证。

  • 标签: 急性心梗 急救措施 流程 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者焦虑的相关因素,进行有效护理干预。方法收集我院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焦虑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心患者发生焦虑与环境因素、医疗服务因素、疼痛因素、疾病知识等因素有关,在实施护理干预时可以采用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结论在心患者的护理中,要重视患者发生焦虑的相关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度过危险期。

  • 标签: 心梗 焦虑的相关因素 护理干预
  • 作者: 张杨武盼盼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12-22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12期
  • 机构:孝感市中心医院张杨武盼盼【摘要】目的:评价急性心梗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病例筛选时段: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研究对象为本院接收的急性心梗患者70例,以护理方案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患者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案对日常生活能力、疼痛程度、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日常生活能力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疼痛程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急性心梗患者中,不仅能改善疼痛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还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老年急性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中的102例患者,将其分为不同组别,每组51人。参照组实施常规的心内科护理法,而综合组进行了综合护理,最终从两组的心理状态、不良情况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综合组中,患者SAS、SDS评分更低,证明其心理状态更佳,且不良事件出现率5.88%,低于参照组21.57%(P<0.05)。结论:针对老年急性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还能减少发生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的风险,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急性心梗 效果 康复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方法的急性患者应用比伐卢定的安全有效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0例急性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有关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比伐卢定治疗,高血栓负荷患者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肝素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产生主要出血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植入支架数量及血管病变等方面,在治疗过程中支架内形成血栓、死亡及产生急性心衰比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在产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比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低,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急性心梗 比伐卢定 临床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PDCA循环护理对急性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月到本院治疗急性患者116例,依照不同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作实验组(PDCA循环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分析护理价值。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护理方式对急性患者护理,可有效。

  • 标签: PDCA循环护理 常规护理 急性心梗 满意度 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