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从题材上说,徐则臣的写作有京漂、故乡、谜团三个创作谱系,这已经是评论界的共识。其中的“谜团”谱系,采取的写作策略是抛开生活经验而对抽象的人性存在进行“正面强攻”,完全可以看做他为了实现前二者的技艺精进而进行的想象操练。从目前的情况看,文学界和评论界对徐则臣的认可,主要是因为他的“京漂”系列。一是因为这是一个更容易惹人注目的现实题材,二是因为此类的写作非常少。此前有邱华栋的“城市马群”系列,有王刚的《月亮背面》。然而,“拉斯蒂涅”式的精神狂徒所折射的问题都有时宜事宜的局限。而徐则臣从京漂的角度切入,让他的冷静笔法和现实关怀,尤其是他对漂泊者精神心理的把握和拿捏,引起广泛的共鸣,又让人看到其深化的潜力和拓展的空间。实际上,徐则臣的故乡系列也具有相当的实力。无论生活的截取还是艺术的把握,都足以构成他在当下文学版图中行走的另外一条腿。二者的扎实和挺拔难分伯仲,只是因为故乡题材的滥熟而在评价上被打了折扣。
简介:<正>应当说,在所有的文学行当中,搞文学评论的特别不易,在文学评论领域中,搞长篇评论的最为不易。这大概也是我国文学评论界虽然人才济济,但专事长篇小说的评论家却寥若晨星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读一部数十万字乃至上百万字的作品,写几千字到万把字的评论文章,确给人一种得不偿失感。我评过几部长篇小说,深谙其中的甘苦。因此,我对不屈不挠地坚持长篇小说评论的同行们,向来充满了敬意。孙武臣就是少数专事长篇小说评论的可尊敬的评论家中的一个,他几乎是从新时期文学之初便涉足了长篇评论领域,于今已有十多个年头。一部《长篇小说发展论》(时代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记录了他的跋涉足迹,也记载了他的累累胜绩。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很感动,不仅为那十年读了200多部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