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作者简介赵莹猷(1978~),女,广东茂名人,毕业于广东医学院皮肤性病专业,主治医师,现任台山市慢性病防治站门诊主任,并从事外展干预工作、VCT健康教育咨询室工作。摘要目的了解2007年和2011年台山市暗娼人群(FSW)对性病、艾滋病的认识水平、行为特征和梅毒、艾滋病的感染率,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源自出租屋、路边摊、发廊中从事性服务的暗娼人群,知情同意后采取随机匿名的问卷调查和采血检测梅毒、艾滋病;所有数据经EpiData31进行双录入,使用SPSS130行统计分析。结果对比2007年的368名暗娼人群,在2011年366名对象中,存在更明显的低龄化和低文化水平(P<001);对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较前提升(P<005);安全套的正确使用、性行为的安全防护和正确的求医行为,均较前好转(所有P<001)。梅毒、艾滋病检测结果表明,2007年和2011年均未发现HIV感染者;2011年的梅毒感染率较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开展性病、艾滋病宣传干预使暗娼人群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正确的安全套使用和自我防护意识均明显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替比夫定(LDT)优化治疗与恩替卡韦(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名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LDT优化组和ETV组。LDT优化组开始均单用LDT600mg/d,治疗24周时HBVDNA<500IU/mL,继续单用LDT600mg/d;ETV组单用ETV05mg/d,52周疗程时比较疗效。治疗期间检测HBV-DNA、HBeAg、HBsAg、ALT及CK等,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52周,LDT优化组优于ETV组HBeAg血清转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VDNA低于检测下线分别为725%vs775%,ALT复常率825%vs875%,ETV组高于LDT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DT优化组脱落2例,ETV组脱落3例,LDT优化组9例出现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升高,无肌肉酸痛等症状,未影响治疗,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LDT与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均有较好抑制病毒的疗效及安全性,据治疗24周时HBVDNA水平,联合ADV的LDT优化治疗较ETV单用HBeAg血清转换率更高。
简介:目的分析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过程中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根据HBV-DNA是否转阴分为转阴组、未转阴组:对比治疗前后转阴组、未转阴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及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隋况。结果:治疗后,转阴组、未转阴组患者的血清ALT、AST、TBIL均低于治疗前水平,ALB水平高于治疗前水平;经T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转阴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显著大于未转阴组(P〈0.05);治疗后,转阴组、未转阴组患者的血清T3、T4、bT3、FT4水平均有所上升,TSH水平有所下降;经T检验,转阴组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程度显著大于未转阴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肝功能,纠正甲状腺激素代谢,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总结和比较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116例AECOPD患者,分为PCT指导治疗组(60例)和常规治疗组(56例),分别观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天数、住院天数、临床有效率,并比较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PCT指导治疗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少于常规治疗组(88.33%vs100%,p<0.05),抗菌药物使用天数(8.40±0.74dvs.11.50±1.03,p<0.05)、住院天数(9.01±1.71dvs.113.92±1.76p<0.05)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88.33%vs.87.50%;p>0.05)。结论PCT作为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之一,可作为指导临床及时、正确使用或减停抗菌药物的一个指标。
简介:目的探讨对银屑病患者予以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并分析辨证治疗对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76例银屑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分别予以西药治疗(常规组)和中医辨证治疗(辨证组),每组38例,对比2组临床效果及相关血清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清t-IgE、ECP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辨证组的血清t-IgE、ECP水平分别为(62.32±9.75)ku/L、(4.01±1.08)μg/L,均低于常规组;辨证组有相对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且辨证组的1年复发率相对更低,组间差异确切(P〈0.05)。结论对银屑病予以中医辨证治疗,不仅有利于改善疗效、降低复发率,且有利于降低血清t-IgE、ECP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研究心肌梗死大鼠使用前炎症细胞抑制剂己酮可可碱后行为学特征的变化,为研究心肌梗死后抑郁的发生机制及心脑与神志的关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作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采用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心肌梗死大鼠使用己酮可可碱后的行为学变化特征。结果大鼠心肌梗死后4周,与模型组相比,己酮可可碱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降低,活动总路程、总时间、直立次数、爬壁次数均明显增多,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可以阻断心肌梗死后所诱导的炎症反应;心肌梗死后大鼠出现活动度下降,对新鲜环境的好奇程度下降及行为绝望等行为学改变。提示心肌梗死后大鼠存在抑郁症状,心与神志在病理上存在一定联系。使用己酮可可碱后大鼠的抑郁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后抑郁与炎症反应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