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实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前后患者发生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结果对照组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为2.57%,干预组为0.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 多重耐药菌
  • 简介:摘要采用PDCA对神外ICU住院患者对短套管针静脉输液静脉炎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的训练以及提升自身责任心,在进行规范输液操作,及时巡视主动评估,做到有预见性地观察及处理。降低了患者短套管针静脉输液静脉炎的发生,提高了患者输液安全。

  • 标签: PDCA循环 短套管针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药敏检验中应用微生物监测的效果,并分析医院中的微生物耐药状况。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作为研究对象,在该时段内将我院中收入的194例微生物检验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微生物样本进行微生物检验,对微生物的细菌种类和细菌耐药性结果进行评估,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在实验结果中发现本次研究中194例微生物检验样本中包含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8(24.7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3(22.16%)株,铜绿假单胞菌41(21.13%)株,肠杆菌属和肠球菌各29(14.95%)和33(17.01%)株;不同病原菌对于不同的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微生物检验结果能够帮助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微生物感染类型,并且根据患者的病情表现作出相应的微生物用药治疗,能够有助于了解微生物的耐药性,使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得到提升,具有良好的可推广价值,值得进行进一步的应用。

  • 标签: 微生物药敏检验 临床微生物检验 用药分析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操作方法对浅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的影响分析。方法:随机抽取70例行浅静脉留置针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实施改进操作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操作方法,对堵管发生。结果:观察组24h静脉留置针回血以及堵管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8h静脉留置针回血以及堵管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操作可有效降低堵管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浅静脉留置针 堵管发生率 回血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性探讨分析不同麻醉方案下进行剖宫产术后腰背痛的发生状况。方法选择90例实施剖宫产术产妇,分为A组、B组、C组。A组产妇采取腰-硬联合麻醉,B组采取蛛网膜下腔麻醉,C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腰背痛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第2天和术后第7天腰背痛发生分别高于B组和C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B组术后第2天和术后第7天腰背痛发生分别和C组比较,差异并不明显(P>0.05);A组术后30d腰背痛发生分别和B组和C组比较,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麻醉和全身麻醉下实施剖宫产,产妇术后的腰背痛发生最低,值得借鉴。

  • 标签: 剖宫产 腰背痛 蛛网膜下腔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 简介:目的:考察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38例AH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NAKI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确定导致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AKI组患者年龄、NYHA分级4级、收缩压、糖尿病、高血压、多脏器衰竭和血钠水平与NAK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高血钠、糖尿病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是导致AHF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致AHF患者发生AKI的因素包括高龄、高血钠合并糖尿病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积极控制血钠水平和糖尿病对于老年AHF患者尤其重要。

  • 标签: 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未进行质量控制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的45例患者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及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院内感染发生(4.44%)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内实施护理质量质量管理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降低院内感染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质量控制 院内感染发生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康复治疗对骨折术后患者关节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状况。方法调研时间2014年7月~2016年6月;调研对象200例我院骨科诊治的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经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经常规护理+康复治疗的观察组,100例/组;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干预后患者术后关节病高发症发生状况。结果经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愈(56.00%)、总显效率(96.00%)、总关节并发症发生(8.00%)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采用康复治疗骨折患者,有效的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关节并发症状,值得医师推广。

  • 标签: 骨折 康复治疗 术后关节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40例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预见性护理的4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之后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有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重症肺炎 老年人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科综合治疗手段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住院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像,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取50例设为综合治疗组,另外选取50例设为常规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综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针对脑出血常见并发症的综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脑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综合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管性痴呆、神经源性肺水肿(VPE)、癫痫、高钠血症、呼吸道感染以及上消化道出血6项脑出血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行神经内科综合治疗能有效预防和降低脑出血并发症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脑出血患者 神经内科综合治疗手段 降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如何应用QCC手法有效的降低住院期间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主题,遵循PDCA循环工作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活动前后我科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我科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原来的34.4%降低到10%.结论运用品管圈手法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加强护士的查对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住院产妇满意度,为住院产妇提供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关键词品管圈;护理不良事件;护理安全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20-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综合治疗手段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7年9月收治82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两组,各41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治疗手段,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统计两组治疗期间神经源性水肿、血管性痴呆、高钠血症、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便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总发生为17.07%低于41.46%,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常规治疗方式,综合治疗更有利于预防脑出血患者合并并发症,效果更为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手段 脑出血 并发症发生
  • 简介:目的对亚洲健康人群CYP2C19基因型发生进行合并分析,为个体药物治疗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2013年第2期)、CNKI、WanFangData、VIP和CBM数据库,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3年8月,纳入研究CYP2C19亚洲健康人群基因型发生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36篇文献,包含15个国家的9693例亚洲健康人CYP2C19基因型的信息。按东亚(中国、韩国、日本)、东南亚(泰国、缅甸、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南亚(印度)和西亚(巴勒斯坦、黎巴嫩、伊朗、土耳其和约旦)分区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CYP2C19*1/*1、*1/*2、*1/*3、*2/*2、*2/*3和*3/*3基因型发生:在中国人群(n=4105)中分别为37.2%、41.4%、6.7%、9.9%、4.1%和0.7%;在东亚人群(n=6198)中分别为36.4%、39.1%、8.8%、9.5%、4.9%和1.3%;在东南亚人群(n=1933)中分别为44.9%、41.1%、4.7%、7.0%、1.8%和0.6%;在南亚人群(n=361)中分别为43.5%、42.9%、0.3%、12.7%、0.6%和0.0%;在西亚人群(n=1201)中分别为77.8%、18.9%、0.3%、2.6%、0.1%和0.3%;在亚洲全部人群(n=9693)中分别为43.5%、37.1%、6.6%、8.3%、3.5%和1.0%。结论CYP2C19各基因型发生在我国及亚洲不同区域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且遗传变异受地域或环境的影响。

  • 标签: CYP2C19 基因型 发生率 亚洲 健康人
  • 简介:摘要:脐静脉置管术主要应用于新生儿进行换血治疗以及新生儿肠外营养等,对于早产新生儿,尤其是体质量较为低下的新生儿,由于其在出生后身体机能、肠胃道等发育尚不成熟,导致其吮吸能力小,无法供给营养,因此需要进行肠外营养支持。为了减轻反复的穿刺会给患儿来带痛苦,我院采用脐静脉置管术的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了其临床效果。

  • 标签: 循证护理 新生儿 脐静脉置管术后 血栓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信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肿瘤PICC置管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微信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进行比较。观察比较结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应用于肿瘤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和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肿瘤 PICC置管患者 并发症发生率 微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冠心病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2016年心内科冠心病住院患者及其跌倒情况,制定相应品管圈活动,对比记录前后患者的跌倒。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冠心病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例数由68例降低至31例,发生为0.04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冠心病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显著减少,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也随之升高,对圈员品质的改善有积极作用。

  • 标签: 住院患者 跌倒发生率 品管圈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在降产后乳房胀痛发生中的效果。方法对于(2018年3月至9月)入住我院的产妇开展品管圈活动并进行原因分析及现状把握并对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产妇乳房胀痛的发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发生为3.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30%,(P<0.05);观察组的产妇产后乳房没有发生胀痛的概率为96.62%,对照组产妇产后乳房未发生胀痛的概率为78.70%,观察组的未发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为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采用品管圈的手法可有效降低住院产妇产后的乳房胀痛的发生情况,使产妇因乳房胀痛造成的痛苦大大减少,使产妇能更顺利的进行母乳的喂养。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产妇 产后乳房胀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产褥感染发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4年 1月 ~2015年 1月)收治的 40例产妇为本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20例,观察组产妇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围生期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和围生期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子宫复旧、会阴伤口感染、产褥感染、乳腺炎、母乳喂养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妇排尿通畅、乳汁分泌量充足、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产褥感染发生,产妇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产褥感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 AIDET沟通模式在降低 ICU患者谵妄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2017年 5月 ~2018年 5月入住我科成年患者 118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 AIDET沟通模式,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谵妄的发生。结果 对照组谵妄发生为 62.71%,干预组谵妄发生为 35.59%,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IDET沟通模式可以降低 ICU患者谵妄的发生

  • 标签: AIDET沟通模式 ICU患者 谵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