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低体温发生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的手术患者,手术类型有骨科手术、腹腔手术、胸外科手术、盆腔手术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手术前认真分析可能影响低体温的各项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不接受干预。对两组患者检测体温,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手术不同时间体温情况。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2)两组患者手术前体温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15分钟、手术30分钟体温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低体温发生因素主要有手术间温度、覆盖物、手术消毒、静脉输液及手术野冲洗,做好上述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可以减少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原因,为慢性心力衰竭缓解期患者院外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访,采取家庭随访或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的再次住院与出院时间、心理状态、坚持适量运动与否、前次住院的心功能状况、饮食习惯、药物治疗依从性、经济状况等,并予以量化赋值。结果在对患者的随访过程中,再住院患者47例,1例患者失访。对住院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将运动状况、前次入院心功能、饮食习惯、药物治疗依从性、经济状况均进入模型,对再住院的时间间隔影响显著,P<0.05。结论坚持运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能够有效控制、减少重复住院次数。
简介:摘要由于产科工作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孕妇在待产、分娩过程中,病情变化快,预见性难,一旦出现问题,产妇、家属则难以理解和接受,极易引起纠纷。本文就产科护理风险发生原因进行细致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产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以减少产科护理纠纷发生,确保母婴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管理工具对于降低门诊注射、输液患者身份识别缺失率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组织讨论,现状调查、分析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活动计划、实施。结果通过7个月的品管圈活动,门诊注射、输液患者身份识别缺失率由原来的57%降低到11、67%,此外,圈员的工作热情、个人的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品管圈手法应用能力及团队精神均有明显提高。结论有效地降低了门诊注射、输液患者身份识别的缺失率,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虎门镇虎门医院和太平人民医院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CU)病房葡萄球菌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ICU病房2009年1月-2013年12月送检标本中所分离的葡萄球菌耐药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间ICU病房共检出葡萄球菌707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74株(占67.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91.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33株(占33.0%),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96.1%。居前三的标本来源为呼吸道、血及伤口分泌物,分别占85.4%,7.8%和4.1%。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全敏感,对利福平、复方新诺明耐药性较低,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结论ICU病房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MRSA、MRCNS检出率高,且呈多重耐药趋势,应依据药敏结果来选择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产前与产时对孕产妇的心理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帮助其消除对分娩的恐惧与不良情绪,能够更好地将自身应激系统调整好,从而将其潜力与耐受力充分激发出来,增强对阴道分娩的信心,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方法本文对本院采用积极护理干预前后的各91例产妇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包括一般情况年龄、文化程度等。共发放问卷调查表100份,收回96份,其中91份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0%。调查资料经SPSS13.0进行资料分析重测信度值为r=0.88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结果本组病例中极大的缩短了总产程明显、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结论通过对孕妇产前的知识宣教和产时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的机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吴忠市儿童6种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接种率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吴忠市57个社区4842名儿童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入选儿童NIP疫苗接种情况,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2325名儿童为干预前;2015年6月-2016年6月2517名儿童为干预措施后,记录儿童补种时间,分析其干预效果。结果吴忠市儿童免疫规划免疫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干预后BCG、HepB、OPV、DTP、MR及MenA及时接种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免疫规划疫苗及时接种率相对较高,对于未按时接种者应该加强电话催约及社区联合宣传,提高及时接种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孕晚期孕妇实施临床干预对于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收集200例2015年到医院产前检查的要采取阴道分娩的孕晚期产妇,随机分为临床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的临床观察,每组分别为100例孕晚期产妇。对于常规治疗组的产妇不进行临床干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处理;对于临床干预组的产妇在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处理的基础上,同时进行产前干预和产后干预,尤其对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干预。而后观察这200例产妇产后出血率及产后两小时的出血量和产后二十四小时的出血量,进行记录、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临床观察,研究对象中的200例产妇在分娩结束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状况,达到产后出血标准的有4例,其中临床干预组产后出血有1例,产后出血率为1%;常规治疗组产后出血有3例,产后出血率为3%,临床干预组的产妇产后出血例数比常规治疗组来得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干预组的产妇产后平均出血量273ml,常规治疗组的产妇产后平均出血量411ml,临床干预组的整体产后平均出血量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临床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保障产妇的产后安全,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