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创伤创面护理方式对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使用系统随机抽样法选取我院骨科2023.09-2024.02期间入院的创伤或创面感染的患者(n=70)作为调研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方式)与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方式),比较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创面的恢复效果、时间及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更佳,护理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57%)。观察组患者创面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对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恢复效果更好,有助于提高护理有效率,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减少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减少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舒适度。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在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骨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有患者34例,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方案,实验组采取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方案,对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在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可以缓解患者疼痛、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该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慢性创面护理中采取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的效果。方法:按照信封随机分组法将2022年1月至2024年7月于我院治疗慢性创面的86例患者进行分组,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常规护理基础上的VSD干预)各有43例。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质量以及总住院时间。结果:两组创面愈合率相比,研究组比参照组低(P<0.05)。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更短,创面愈合质量评分更低(P<0.05)。结论:在慢性创面护理中采取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可提高患者创面愈合率,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患者创面愈合质量,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简介:【摘 要】目的:在本次门诊采血室当中,采取两种不同的核对方式,分别为单人核对与双人核对,观察核对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5月在本院进行抽血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75例患者,分别采取单人核对与双人核对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核对效果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当中核对错误的人数为34例,占比45.33%,研究组患者当中核对错误的人数为8例,占比10.67%,研究核对错误人数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人数为74例,占比98.67%,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人数为60例,占比80.00%,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采血室当中,采取单人核对的采血方法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减少了在采血过程当中误差的出现,提高了采血的准确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透光负压旋切术术中下肢曲张静脉的最佳旋切残留率及其对术后微创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460例(460条下肢),随机均分为经皮透光负压旋切术旋切残留率60%组(A组)、50%组(B组)、40%组(C组)、30%组(D组),每组均为115例患者(115条下肢)。于术中计算四组皮下创面率,并于术后5天、20天、120天及360天时分别观察四组患者的下肢皮肤瘀血率、皮肤坏死率、疼痛率、麻木率、皮肤感染率、皮肤色素减退率及浅静脉曲张复发率等指标。结果术后5天:皮肤瘀血率、疼痛率、麻木率及皮肤坏死率A组和B组显著低于C组和D组(P<0.05),皮肤感染率四组均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天:皮肤色素减退率A组均较其余各组低(P<0.05);术后120天:疼痛率、麻木率A、B两组均较C、D两组稍低(P<0.05);术后360天:A组6例出现浅静脉曲张复发,其余各组均未发生浅静脉曲张复发。结论经皮透光负压旋切术术中旋切残留率为50%时可较好达到治疗目的和微创要求。
简介:【摘要】目的:初探改良负压技术结合新型敷料换药在伤口创面上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伤口创面病人142例,采用随机分配方式,将142例病人分为不同小组。参照组71例:实施传统敷料换药方案;试验组71例:改良负压技术结合新型敷料换药;比对不同方案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试验组伤口创面愈合时间与在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伤口创面溃疡发生率1.41%与伤口创面感染率1.41%均低于参照组的伤口创面溃疡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 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科创面临床上的治疗效果与优势。方法:通过对我院 2018 年 11月 -2019 年 11月收治的各种骨科创面就诊治疗的 8 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常规组 4 0例,施以常规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改良组 4 0例,施以经改良后的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敷料维持时间、注射器冲管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治疗效果、敷料维持时间、治疗费用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极大地减少了患者更换敷料的次数以及治疗费用,并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80例,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0例。前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后者行常规换药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植皮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创面面积、换药次数等指标也优于参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assistedclosure,VAC)技术在四肢皮肤缺损合并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3例四肢皮肤缺损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植皮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73例患者中,60例在封闭负压引流5~7d后见创面长出新鲜肉芽且无明显感染,予以植皮,并再次给予负压吸引,术后7~10d全部成活;10例由于感染重,肉芽生长差,予再次清创后继续负压封闭式引流5~7d,见创面长出丰富的新鲜肉芽且无明显感染,给予植皮,术后7~10d全部成活;3例植皮成活约95%,予再次植皮后完全成活。所有患者创面最终均完全修复,平均治愈时间17(12~24)d。结论应用VAC技术植皮处理四肢皮肤缺损合并感染的创面,能更好地促进创面引流,控制感染进展,促进植皮与创面良好贴附,有利于移植皮片存活。
简介:目的了解封闭负压引流(VAC)技术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的疗效。方法用电雷管在4只小自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共造成16个爆炸伤创面,将创面分为对照组和负压治疗组。2组创面伤后前2d不作任何处理任其感染;第3天起,对照组创面用油纱换药,负压治疗组创面行VAC治疗。于治疗前(伤后第3天)及开始治疗后1、3、6、9、14、19、24d测量并计算创面的面积、深度;取创面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检测细胞增殖指数、血管内皮细胞数、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细菌计数。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开始治疗后第1、3天,负压治疗组创面面积和创面深度不再扩大和加深,创面内炎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增殖细胞数目均增多,MPO活性明显增高,细菌数明显减少;此期间对照组各指标变化情况与该组相反。治疗后1~19d,2组创面的面积、深度、血管内皮细胞数以及细菌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9d,2组创面细胞增殖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6d,2组创面MPO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为(32.8±1.6)d,明显长于负压治疗组的(25.8±1.0)d(P〈0.01)。结论与常规换药相比,VAC能明显减少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的细菌数量,减轻继发性坏死,促进炎性反应,快速启动肉芽组织生成,缩短创面愈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