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固定矫治拔牙治疗的口腔正畸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抽取自我院收治的60例经固定矫治拔牙治疗口腔正畸的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均分,参比组、试验组各30例。予以参比组常规护理干预,予以试验组配合正畸治疗的护理干预。对两组的口腔卫生情况、矫治效果进行比对。结果:两组干预后软垢指数、菌斑指数相较于干预前均更低,且试验组相较于参比组更低(P<0.05)。试验组磨牙移位相较于参比组更少,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凸角相较于参比组均更高(P<0.05)。结论:临床在性固定矫治拔牙治疗的口腔正畸患者的护理中采取与正畸想配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强化患者口腔卫生情况,提高矫治效果,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可行推广。
简介:【摘要】相关调查显示,近几年我国小儿口腔疾病发生率呈现逐渐增长趋势(10%左右),且以每年1%幅度上升,发病后可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及不适感,严重者可影响咀嚼功能,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影响成长特点,由于口腔疾病部位较为特殊,且小儿对疼痛的敏感性较为强烈,实施全麻治疗尤为必要。为提高临床疗效,下文将针对性分析小儿口腔疾病日间全麻手术中实施不同护理配合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医疗提供可行参考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口腔护理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保健知识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5月至2024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基线资料的均衡性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自我效能感及牙周炎复发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在口腔健康预防知识、饮食管理知识、牙周炎症状识别评分、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SESS)各维度评分无显著差异。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的复发率为4.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2%(P<0.05)。结论:精细化口腔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口腔保健知识和自我效能感,并显著降低复发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产儿口腔按摩联合母乳涂口腔及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肠内营养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在本院出生的早产儿取样63例,出生时间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分段随机化分组,行非营养性吸吮护理(n=31,B组)和非营养性吸吮+口腔按摩+母乳涂口腔护理(n=32,A组),观察肠内营养干预效果,比较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摄入奶量比、早产儿体重。结果: A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6.25%(2/32),比B组29.03%(9/31)低,干预后(18.86±3.65)d完全经口喂养,比B组早,矫正胎龄(34.88±2.69)周,摄入奶量比(56.80±13.24)%,早产儿体重(1.90±0.27)kg,比B组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肠内营养护理中联合应用非营养性吸吮、母乳涂口腔、口腔按摩护理可提升干预效果,减少喂养不耐受情况,提高早产儿体重、矫正胎龄和摄入奶量比,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 目的: 主要探讨口腔修复镶牙治疗后疼痛治疗以及护理方式。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在科室接纳的 60例镶牙后口腔疼痛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 根据观察数据结果显示, 60例镶牙后口腔疼痛患者中,活动义齿 20例( 20.5%),固定义齿 40例( 79.5%),其中牙龈萎缩引起的牙髓刺激 2例,针对此类症状,均进行了对症治疗,通过有效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生活。 结论: 对 镶牙后口腔疼痛患者的治疗,医生要选择适合的、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口腔问题进行全面了解,结合其牙周炎、牙槽骨、基牙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早期检查和治疗以及护理干预,从而有效实现镶牙后口腔疼痛的消除。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综合口腔护理干预对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 150例儿童,随机方法分空白对照组 75例和综合口腔护理干预组 75例,空白对照组予常规家长教育,综合口腔护理干预组予儿童综合口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儿童家属满意率;儿童对龋齿形成的认知率、家属对龋齿形成的认知率;儿童遵医刷牙率、正确使用牙线率、定期洗牙率、健康饮食率;龋病发生率。结果:综合口腔护理干预组儿童家属满意率高于空白对照组, P< 0.05;综合口腔护理干预组儿童对龋齿形成的认知率、家属对龋齿形成的认知率优于空白对照组, P< 0.05;综合口腔护理干预组儿童遵医刷牙率、正确使用牙线率、定期洗牙率、健康饮食率优于空白对照组, P< 0.05。综合口腔护理干预组龋病发生率低于空白对照组, P< 0.05。结论:儿童实施儿童综合口腔护理干预可降低龋齿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合并感染的护理对策 。方法 此项研究对象为我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确诊收治的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 ,共计 80 例,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状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健康状况量表( SF-36 )评分 。结果 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以及 SF-36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 ,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临床护理以及具体使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4月小儿儿科收治的 100例手足口病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 50例,针对参与研究的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手足口病口腔病变患者需要运用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恢复状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运用综合护理方式的观察组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 94.82%,而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 77.64%,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存在差异( P< 0.05)。观察组患者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退热时间分别为 (3.21±0.74) d、 (1.19±0.64)d,短于对照组患者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退热时间 (4.45±1.12)d、 (2.24±0.72)d,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差异,具有实际统计意义。结论 :针对小儿出现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患者运用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而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知信行”模式(KAP)在口腔正畸卫生宣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至我院进行口腔正畸固定治疗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5例)及对照组(65例),给予研究组患者KAP模式口腔正畸卫生宣教,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模式教育,对两组患者教育前后的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KAP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教育后牙龈指数(GI)及牙菌斑指数(PLI)明显降低,远低于对照组患者,KA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结论KAP模式在口腔正畸卫生宣教中能够及时纠正患者不良卫生习惯,改善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减少患者口腔疾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