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中小学课程衔接已经成为教育部门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小学与中学的数学衔接不仅是知识体系的衔接,更是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有效的学习策略和综合的运用能力的衔接。而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因此提高学生计算的兴趣和能力,是做好中小学数学衔接的一个重要基点。
简介: 【摘 要】为提高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中小学健康、和谐地发展。文章认为首先要树立人本的管理理念,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关心教师的专业成长 ;其次要建立健全中小学日常管理制度、教学方面最好要进行精细化管理。更为重要的是要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教育管理 ;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 ;中小学 前言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陈宝生同志在 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强调:“要通过狠抓落实,为教育新发展新跨越开好局、起好步、奠好基。”众所周知,一切有组织的行为管理为先,离开了管理,常态工作就难以为继。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全社会都已意识到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依靠于教育,教育基于科学的管理才能更好地多出人才与出好人才。教育管理就是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等信息的作用,有效利用教育内部各种资源,高效率的实现既定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过程。我国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其教育管理就是针对目前教育目标管理、对象管理、环境管理等,针对复杂的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探索与创新活动。实践证明,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功能。为此,继续加强对中小学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就体现出一定的必要性。 一、树立人本管理理念 人本管理理念就是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中心。中小學教育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在人本管理观念下,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聚焦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同步发展,学生则会在教师的关爱下,尊重教师的劳动、理解教师,并积极按照教师的要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加强身体锻炼,积极塑造自我。在这种关系管理理念引导下,师生关系则更加和谐融洽,教学氛围也会变得更加民主、愉悦,同时教学目标也能顺利达成,教学管理水平也会得到稳步提升。人本管理观念第二个层面是校领导对教师的管理。教师队伍是学校人才管理的重点对象,只有领导与教师队伍关系和谐,学校的各方面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学校的教育水平才会呈现出最佳状态。只有管理者对教师群体实施人文关怀,教师来自教学和家庭的双重重负才能得到有效的释怀,工作压力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也得到缓解,教师心理无焦虑、无压抑,则有助于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众人皆知,健康的身体是搞好本质工作的重要依托。教师群体身心健康,才会全身心的、快乐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所以人本管理观念所体现的人文关怀至关重要。 二、建立健全中小学日常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建制是管理学的又一重要内容。通过建立健全小学教学工作管理制度,让教师明确各项岗位职责,确立日常教学中的工作目标,并向这个目标不断努力奋斗。其次,进一步完善日常教学管理的各项细则,不断细分工作管理内容,确保日常教学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水平。再次,通过建立健全教育管理制度,提高制度对人的管控力与约束力。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中,有效发挥制度为人服务的特性,使制度能够为人的主动性与创新性提供制度保障。固化于制,但也要注重灵活性、标准型、创新性以及规范性。为此,制度在具体落实方面,框架范围内应给予教师更多的自由,尽量避免局限于针对教师方面的规范过于苛刻,还应当综合参考新形势下教师的新要求,针对教师研学、职后教育等制定出新的管理制度,并将这些制度归纳到常规管理工作之中,为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 三、教学管理要实现精细化 教学是学校整体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穿全面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教学工作岗位繁多、环环相扣,为提升管理水平,就要秉持“小事做细、细事做精”的原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细化管理。建议将教育教学工作岗位职责具体化和明确化,通过不断精细化教育管理中的各个流程,实现管理学上的一种“精与细”。也就是说在管理的具体流程中,进一步将管理责任细化,要求不同角色承担不同的岗位责任,要求每位教职员工要认真对待日常工作中每一天,每一天中的每一个节课与每一节课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按时按量地、尽职尽责的完成岗位工作。精细化管理中“精”就是要求坚持精益求精的原则,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深化岗位职责,进一步优化岗位流程,追求最大效益 ;“细”就是要求学校教育工作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都要覆盖到,将工作任务与安全责任都网格化,每位教职员工都必须严格根据工作规章制度,牢记四个意识、坚守师德底线,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搞好本职工作。 四、监理科学的激励机制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针对新形势下中小学的发展趋势,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要为广大教师建立一种操作性较强的激励机制。在制定过程中,应做到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并重。以物质激励为基础、侧重于精神激励。教师作为一个高素质的群体,在自身价值追求方面,不仅需要生活物质保障,更注重个人形象、会更加重视社会声望,更渴望个人的努力付出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调研发现,部分教师对本单位的发展具有一种主动参与民主决策与学校管理的需求倾向。为此,针对不同的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只要认真完成本职工作都应得到相应的奖励,成绩突出贡献者,依据管理观察与个人诉求,分别给予物质奖励或精神鼓励,尽可能地给予每个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尊重教师的劳动与创造,维护老师的切身利益,从真正意义上维护教育公平正义,为教师个人能力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再次,从发展的视角,还要帮助教师制定出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关注教师群体的未来的专业成长,从管理学视域促进教师个人与学校实现共步发展。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管理学领域也在日臻完善,这对于中小学教育管理而言,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要求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与方法必须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总结成功经验,力争在未来的教育管理上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结合,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推动教育公平发展,从而使得中小学教育管理水平得到更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丁龙 .当前中小学教育管理中亟待关注的几个问题 [J].教育探索, 2007, 4. [2]陈君 .略论中小学教育管理价值取向 [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2, 7. [3]詹小娟 .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