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丹参酮ⅡA对缺血/再灌注(I/R)所致心力衰竭(心衰)模型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①体内实验: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心衰模型组和丹参酮ⅡA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冠脉)待心电监护出现明显ST段抬高30 min后放松结扎线进行再灌注2 h来制备I/R后心衰模型;假手术组于同期开胸,仅丝线绕过左冠脉而不结扎。丹参酮ⅡA组术后3 d开始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 10 mg/kg,连续用药9周;其他两组于同期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干预9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表现,检测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处死大鼠取心脏组织,Masson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含量;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MMP-2和TIMP-1的蛋白表达。②体外实验:提取并分离大鼠的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组(给予7~10 mmol/L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紧张素Ⅱ+丹参酮ⅡA组(同时给予7~10 mmol/L血管紧张素Ⅱ+ 5~10 mmol/L丹参酮ⅡA)。分别于培养24 h和48 h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细胞吸光度(A)值并计算细胞增殖率;采用qRT-PCR法检测型胶原、型胶原、MMP-2和TIMP-1的mRNA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Galectin-3含量。结果①体内实验:大鼠活动状态、毛发顺帖程度及进食量由好到差依次为假手术组、丹参酮ⅡA组和心衰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模型组大鼠心率(HR)明显下降、心功能明显受损,Ⅰ型胶原、Ⅲ型胶原、TIMP-1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Galectin-3含量均明显升高,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与心衰模型组相比,丹参酮ⅡA组大鼠HR明显升高、心功能明显改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TIMP-1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Galectin-3含量均明显降低,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以制模9周变化最为明显〔Ⅰ型胶原mRNA(2-ΔΔCt):4.70±1.1910.21±1.62,Ⅲ型胶原mRNA(2-ΔΔCt):3.03±0.4613.84±1.93,TIMP-1 mRNA(2-ΔΔCt):1.90±0.194.55±0.43,TIMP-1/GAPDH:0.33±0.040.67±0.05,Galectin-3(ng/L):489.93±79.30821.72±94.09,MMP-2 mRNA(2-ΔΔCt):0.37±0.070.03±0.01,MMP-2/GAPDH:0.69±0.090.21±0.04,均P<0.05〕。Masson染色显示,心衰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纤维化,而丹参酮ⅡA干预能够改善大鼠心肌组织的纤维化。②体外实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血管紧张素组培养24 h和48 h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TIMP-1表达及Galectin-3含量均明显升高,MMP-2表达明显降低。与血管紧张素组相比,血管紧张素+丹参酮ⅡA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率及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TIMP-1表达及Galectin-3含量均明显降低,MMP-2 mRNA表达明显升高,以培养48 h改变最明显〔细胞增殖率:(57.0±3.7)%(67.0±2.4)%,Ⅰ型胶原mRNA(2-ΔΔCt):551.43±67.10871.48±12.25,Ⅲ型胶原mRNA(2-ΔΔCt):233.76±18.73385.51±31.35,TIMP-1 mRNA(2-ΔΔCt):238.69±17.37351.84±26.17,Galectin-3(ng/L):283.76±28.73415.51±31.35,MMP-2 mRNA(2-ΔΔCt):108.54±12.1051.47±6.25,均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以改善I/R后心衰大鼠的心功能,抑制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衰大鼠的心肌重构。

  • 标签: 丹参酮ⅡA 半乳糖凝集素-3 心肌重构 心肌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致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分别以"PD-1" 、"nivolumab" 、"pembrolizumab" 、"PD-L1" 、"atezolizumab" 、"durvalumab" 、"avelumab" 、"CTLA-4" 、"ipilimumab" 、"tremelimumab"为关键词,与"myocarditis"或"心肌炎"组成检索式,对自建库至2020年1月31日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上发表的所有ICIs相关心肌炎的个案报道进行了系统的回顾。结果共有49篇个案报道,64例患者,报道最多的是nivolumab,其次为pembrolizumab、ipilimumab。年龄(65.5±13.2)岁,以老年患者为主,37例(57.81%)为男性,总病死率为31.25%(20/64)。临床症状多样且非特异性,以呼吸困难最为常见(39/64,60.94%)。53例(94.64%,53/56)患者心脏生物标记物水平升高。35例(54.69%,35/64)患者使用1~2剂后出现心肌炎,17例死亡。60例患者接受类固醇作为初始治疗,25例患者采用免疫抑制疗法如英夫利昔单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或)血浆置换法,其中17例(68.00%)症状改善。结论ICIs可致心肌炎,死亡率高,应密切监测和及时治疗。类固醇可作为初始一线治疗,免疫抑制剂和(或)血浆置换可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存活率。

  • 标签: 心肌炎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药物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屈菜碱对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调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以白屈菜碱和二甲基亚砜处理MCF-7细胞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细胞计数试剂-8(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65、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应用GraphPad Prism 9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分析。结果CCK-8显示实验组A450(0.414±0.023)小于对照组A450(1.042±0.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83,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凋亡率[(20.14±3.25)%]高于对照组[(4.12±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26,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总蛋白实验组p65表达量(1.526±0.251)与对照组(1.624±0.2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1,P>0.05),bcl-2表达量(0.486±0.063)低于对照组(0.785±0.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5,P<0.05),bax表达量(1.235±0.251)高于对照组(0.426±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72,P<0.01);对核蛋白和胞质蛋白进行分别检测,结果提示实验组细胞核内p65表达量(0.565±0.075)低于对照组(0.956±0.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23,P<0.01),而实验组胞质中p65表达量(0.725±0.125)高于于对照组(0.327±0.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92,P<0.05)。结论白屈菜碱通过抑制p65核转位抑制核因子-κB信号促进MCF-7细胞凋亡。

  • 标签: 白屈菜碱 乳腺癌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e对体外高糖培养的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与蛋白分泌的影响,以及对Wnt/β-连接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体外高糖诱导CFs增殖模型,经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Re干预后,采用MTT法检测CFs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周期,ELISA法检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及TGF-β1水平,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人参皂苷Re各剂量组吸光度值降低(P<0.01),G0+G1期细胞百分比增加(P<0.01)、S+G2+M期细胞百分降低(P<0.01),TGF-β1水平降低(P<0.01),人参皂苷Re高、中剂量组Ⅲ型胶原[(6.566±1.620)ng/ml、(7.170±0.470)ng/ml(11.241±2.234)ng/ml]水平降低(P<0.01),人参皂苷Re高、中剂量组β-catenin[(0.281±0.016)、(0.301±0.021)(0.409±0.037)]表达降低(P<0.01),人参皂苷Re高剂量组p-GSK-3β[(0.369±0.049)(0.268±0.048)]表达升高(P<0.01)。结论人参皂苷Re可调控Wnt/β-catenin 信号转导通路异常表达,有效抑制CFs增殖,减少高糖条件下CFs胶原和TGF-β1合成,具有延缓糖尿病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 标签: 人参皂苷Re Wnt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转化生长因子β1 成纤维细胞
  • 简介:摘要氯化锶[89Sr](以下简称"89Sr")是一种治疗转移性骨肿瘤尤其是全身多发性转移性骨肿瘤的放射性药物,但89Sr致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除了89Sr本身的放射生物效应外,89Sr治疗时的骨肿瘤负荷,89Sr治疗前的放疗、化疗以及抗雄激素治疗等都是引起骨髓抑制的重要因素。笔者对89Sr治疗转移性骨肿瘤致骨髓抑制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 标签: 锶放射性同位素 骨肿瘤 肿瘤转移 骨髓抑制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而传统的治疗方法不能有效地改善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率,且复发率极高。免疫治疗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给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希望。本文现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细胞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单药治疗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受者术后再次出现恶性肿瘤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44岁男性肝移植受者移植术后11个月肿瘤复发并接受ICIs治疗的临床资料。以"肝移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排斥反应"和"liver transplantation OR LT""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OR ICIs""rejection reaction"为中英文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Google scholar等中外文数据库中有关肝移植受者出现恶性肿瘤后接受ICIs治疗的文献报道并予以分析。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立至2021年12月31日。分析肝移植受者术后出现恶性肿瘤使用ICIs治疗后疾病应答、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本例受者经肝穿刺活检证实为慢性排斥反应合并药物性肝损伤,经间断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血浆置换及抗排斥反应等治疗后,最终于术后37个月死于肿瘤复发。经检索,本研究最终纳入28篇文献,共47例受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57(14~71)岁。移植术后发生肝细胞肝癌28例(59.6%),恶性黑色素瘤11例(23.4%),非小细胞肺癌3例(6.4%),结直肠癌、胆管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咽下鳞状细胞癌及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各1例(2.1%)。单用PD-1单抗治疗者42例,其中单用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者23例,单用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者11例,单用卡瑞利珠单抗(Camrelizumab)者3例,单用特瑞普利单抗(Toripalimab)者5例;单用CTLA-4单抗治疗者3例,均采用依匹木单抗(Ipilimumab)3例;采用Pembrolizumab+Ipilimumab联合方案治疗者2例。随访时间为37.9(20.5~84.7)个月。ICIs治疗的总体缓解率为29.8%(14/47),疾病进展率为68.1%(32/47);有31.9%(15/47)的受者发生了排斥反应,病死率为61.7%(29/47),中位生存时间为6.5(0.3~48.0)个月。结论目前肝移植术后出现恶性肿瘤受者使用ICIs治疗后的移植物排斥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高,此类受者应慎重考虑ICIs治疗。

  • 标签: 肝移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排斥反应
  • 简介:摘要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肝癌肝移植受者特殊的免疫抑制状态和潜在的排斥反应风险导致这部分群体的免疫治疗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通过预测排斥反应发生风险、优化免疫抑制方案、有效预防急性排斥反应和探寻最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肝癌肝移植受者将有望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 标签: 肝移植 肝癌 排斥反应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吉西他滨对膀胱癌干细胞样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化疗药物顺铂结合无血清培养基技术筛选出膀胱癌干细胞样细胞株,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吉西他滨对膀胱癌干细胞样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膀胱癌干细胞样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情况,采用q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及人类平衡型核苷转运蛋白1(hENT-1)的表达情况。结果1.6 μmol/L吉西他滨作用24 h后,其细胞抑制率最强[(75.2±4.5)%,P<0.001]。各组间相比较,C组中处于S期的细胞数目明显下降(P<0.05);与B组相比,C组的OCT-4蛋白及基因水平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hENT-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P<0.001),吉西他滨作用后的膀胱癌干细胞样细胞的肿瘤侵袭能力减弱(P<0.001)。结论吉西他滨对膀胱癌干细胞样细胞具有杀伤抑制的作用,并可以减弱干细胞特性及肿瘤侵袭能力。

  • 标签: 膀胱肿瘤 细胞,培养的 吉西他滨 细胞运动
  • 简介:摘要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在大多数上皮来源恶性肿瘤中高表达,FAP抑制剂(FAPIs)已用于肿瘤治疗。以FAP为靶点,可开发一类新的肿瘤显像及治疗放射性药物,FAPIs作为肿瘤显像及治疗的载体已被用于临床前及临床研究。该文对FAPIs在核医学显像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拮抗剂和抑制剂 膜蛋白质类 成纤维细胞 发展趋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对肿瘤增殖、侵袭和转移分子机制探索的不断深入,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逐渐成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新型治疗手段。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靶向治疗可以通过重塑肿瘤微环境等协同免疫治疗,增强抗肿瘤免疫效应。目前,探索两者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正在开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表观遗传修饰抑制剂等,疗效得到初步肯定。笔者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机制、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进展作一介绍。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简介:摘要肺癌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的85%。目前以细胞毒性为基础的化学疗法带来的疗效已趋于稳定,而针对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CD1,也称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PDCD1LG1,也称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被发现在统计学上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并且已经成为晚期NSCLC主要的免疫疗法,改变了晚期肿瘤的治疗模式。本文将针对晚期NSCLC中ICI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晚期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洛沙坦是否可以通过改善淋巴引流抑制卵巢癌裸鼠模型腹水的形成。方法8周龄雌性裸鼠,随机分3组,每组24只鼠。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另两组给予原位移植SKOV3 IP1-Gluc卵巢癌细胞,根据外周血Gluc水平监测腹腔内肿瘤生长情况,达到1×106相对光单位时入组。对照组为卵巢癌无治疗组,22只鼠入组,卵巢癌洛沙坦治疗组23只鼠入组。注射肿瘤后第28天处死,取出腹腔内肿瘤及膈肌,抽吸腹水测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irius red、αSMA、Collagen 1,了解细胞外基质胶原蛋白及纤维母细胞含量。用淋巴管造影方法观察膈肌淋巴管形态,腹腔内注射荧光微球观察膈肌及纵膈淋巴结荧光微球分布情况,了解膈肌淋巴管引流功能。结果洛沙坦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卵巢癌裸鼠模型腹水形成(P<0.05)。洛沙坦治疗组肿瘤内胶原蛋白含量(sirius red阳性区域,Collagen 1含量)及纤维母细胞(αSMA阳性区域)均明显减少(均P<0.05)。与正常裸鼠比较,卵巢癌无治疗组裸鼠膈肌淋巴管扩张,结构紊乱;洛沙坦治疗组裸鼠膈肌淋巴管形态和分布情况改善,趋于正常化,而淋巴管引流功能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洛沙坦可以抑制细胞外基质形成,减少卵巢癌细胞外基质含量,降低固态压力,解除对淋巴管的压迫作用,改善淋巴引流,减少腹水形成,使临床获益。

  • 标签: 洛沙坦 卵巢肿瘤 受体,血管紧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对脑缺血大鼠白质损伤的影响,探讨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对轴突修复抑制信号勿动蛋白A(NogoA)和勿动蛋白受体(Nogo receptor, NgR)的调控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总生物碱组、总黄酮组、总环烯醚萜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造模后2 h灌胃给药,总生物碱组大鼠灌胃44 mg/kg总生物碱;总黄酮组大鼠灌胃50 mg/kg总黄酮;总环烯醚萜组大鼠灌胃80 mg/kg总环烯醚萜,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7 d。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白质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罗克沙尔坚牢蓝(Luxol fast blue, LFB)染色观察大鼠髓鞘的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脑内囊和外囊区域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NogoA、NgR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缺血梗死灶周围组织NogoA、NgR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总生物碱组、总黄酮组、总环烯醚萜组大鼠内囊和外囊区域病理损伤评分降低(P<0.05或P<0.01),LFB染色积分光密度值增高(P<0.01),APP、NogoA表达降低(P<0.01);总生物碱组和总环烯醚萜组大鼠内囊和外囊NgR表达降低(P<0.01或P<0.05),总黄酮组大鼠内囊NgR表达降低(P<0.01);总生物碱组、总黄酮组和总环烯醚萜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组织NogoA[(1.20±0.17)、(1.55±0.30)、(1.19±0.38)(2.22±0.58)]和NgR[(1.98±0.55)、(1.48±0.31)、(1.58±0.27)(3.36±0.41)]基因表达降低(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可减轻脑缺血大鼠白质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ogoA/NgR表达有关。

  • 标签: 黄连解毒汤 脑缺血 白质损伤 有效成分 勿动蛋白A 勿动蛋白受体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微小RNA-6832-5p(hsa-miR-6832-5p)在膀胱肿瘤组织、膀胱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对富含脯氨酸11(PRR11)基因表达的干扰作用及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膀胱肿瘤组织、癌旁组织、膀胱肿瘤细胞株和正常膀胱上皮细胞中hsa-miR-6832-5p的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预测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hsa-miR-6832-5p的下游靶基因。分别转染hsa-miR-6832-5p模拟物和miR-NC至hsa-miR-6832-5p表达水平最低的膀胱肿瘤细胞株,命名为miR-6832-5p组和miR-NC组。qPCR检测转染后细胞中hsa-miR-6832-5p和靶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靶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膀胱肿瘤组织中hsa-miR-6832-5p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1),膀胱肿瘤细胞株中hsa-miR-6832-5p的表达均低于正常膀胱上皮(P<0.05),其中T24细胞表达水平最低(P<0.01)。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显示hsa-miR-6832-5p可直接作用于富含脯氨酸11基因(PRR11)的3′-非翻译区(P<0.01)。miR-6832-5p组细胞中hsa-miR-6832-5p的表达量明显高于miR-NC组(P<0.01)。miR-6832-5p组细胞中PRR11的表达量明显低于miR-NC组(P<0.01)。Western blot结果与qPCR结果一致。与miR-NC组比较,转染hsa-miR-6832-5p后膀胱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1)。结论Hsa-miR-6832-5p在膀胱肿瘤组织和细胞株中表达明显降低,hsa-miR-6832-5p可通过下调PRR11基因的表达抑制膀胱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 标签: 膀胱肿瘤 微RNAs 富含脯氨酸11 肿瘤细胞,培养的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早期(3个月内)转换成含西罗莫司的四联低剂量免疫抑制剂维持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肾移植术,并在术后早期由三联免疫抑制剂方案转换为含西罗莫司在内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61例,对换方案前后受者的肾功能、肝功能、血脂、尿蛋白及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换方案后随访1年,受者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呈进行性下降(P<0.05);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较转换前升高(P<0.05);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丙氨酸转氨酶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钾及血钙水平较转换前有差异(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钠水平在转换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方案前后受者尿蛋白阴性比率有变化(转换前为44.26 %,转换1年后为81.97 %)。此外,换方案后随访1年内受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肺部感染24.59 %,BK病毒(BKV)感染4.92 %,移植肾动脉狭窄3.28 %,急性排斥反应6.56 %。结论在受者肾移植术后早期转换为含西罗莫司的四联低剂量免疫抑制方案可有效改善移植肾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标签: 肾移植 免疫抑制剂 低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核酸内切酶RNaseH-1对使用端粒的替代延长(ALT)机制来延长端粒的骨肉瘤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过表达RNaseH-1的ALT骨肉瘤细胞U2OS和端粒酶阳性骨肉瘤细胞143B。对转染后的细胞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放射敏感性,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DNA损伤(γ-H2AX灶点)情况,蛋白印迹法实验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过表达RNaseH-1后U2OS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且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均P<0.05)。U2OS细胞中RNaseH-1的过表达使ATM和Chk2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同源重组相关蛋白RAD51和BRCA1的表达显著降低,并导致细胞中DNA损伤水平显著上升、细胞放射敏感性增强(均P<0.05)。而过表达RNaseH-1不对端粒酶阳性的143B细胞产生抑制效应(P>0.05)。结论过表达RNaseH-1抑制了端粒酶阴性骨肉瘤细胞并增强了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RNaseH-1在ALT细胞中抑制同源重组修复并激活ATM信号通路。

  • 标签: RNaseH-1基因 骨肉瘤细胞系 端粒的替代延长 放射敏感性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出现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而单用ICI的局限性促使临床医生开始探索放疗联合ICI的可行性。近期有关联合治疗的各项研究已初步揭示了其改变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体系的巨大前景。本文从联合治疗的机制出发,综述有关联合治疗的基础研究和不同放疗方式联合ICI的临床进展。

  • 标签: 肺肿瘤/放射治疗 肺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