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镜直视下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胃镜下喷药)与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36例行急诊胃镜检查,同时局部出血病灶喷洒凝血酶、去甲肾上腺素。观察无出血后退镜。对照组显效36例给予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规内科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31例,对照组显效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未见任何副作用。结论胃镜直视下喷药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一种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上皮内瘤患者在实施诊断过程中使用胃镜活检的方法进行检查的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在一年之间通过使用胃镜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的高级别患者,数量50例。对于所有患者需要进行胃镜活检和病理诊断的比较。结果对于本次研究中的50例患者,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出现了手术后的切片检查没有出现组织癌变的患者数量为8例,其余42例患者在临床实施诊断的过程中,均能够被确诊为早期胃癌以及进展期的胃癌患者。结论在临床对于胃癌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在实施病理诊断的过程中,通过对于患者实施活检的形式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局限性的情况,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对于患者在进行诊过程中对于操作技能进行提升。
简介: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经胃镜治疗的方式进行临床结果的探究,讨论患者护理满意度。方法:采用两种不同护理治疗方法,针对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这一整年时间内,在本院实施经过胃镜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对象,共计100例。根据患者主要自身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参照组的患者采取一般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方法,并且最后根据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判断对比其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人数为45人,远远多于参照组的20人。并且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8.0%,远远高于参照组的70.0%。结论:采用综合护理的治疗措施,对经胃镜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能有良好的改善效果,更有利于患者早日身体恢复,此方法值得推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镜术后腹部胀痛的原因,分析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6月到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胃镜术后腹部胀痛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胃镜术后腹部胀痛的原因,同时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胃镜术后,进行常规的抑酸护胃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胃镜术后,进行常规的抑酸护胃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茴香熨,连续治疗3-5天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部胀痛的改善情况。结果导致胃镜术后腹部胀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对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导致导致胃镜术后腹部胀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对胃镜术后患者腹部胀痛进行抑酸护胃的同时,进行茴香熨,能更快的缓解胃镜术后腹部胀痛,就能进一步促进患者更快的康复,提高患者恢复疾病的信心,早日回归社会,减少家庭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萎缩性胃炎是消化道常见疾病之一,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资料显示,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可达受检人数的13%~15%。患者患病后,其病理改变为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黏膜肌层常见增厚等。腺体变薄可致使胃黏膜进一步变薄,并伴有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多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失治或误治转化而成,因此加强对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对预防其发展、改善预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胃镜检查成为萎缩性胃炎的重要诊断手段。但临床关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相关研究各异,缺乏对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研究。因此,本研究分析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和准确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术前胃镜活检病理诊断胃癌的临床准确性。方法:于2019年1月到2021年6月期间收录68例疑似为胃癌患者,进行术前胃镜活检与病理诊断,分析诊断准确性。结果:病理检查中确诊率98.53%、疑诊率1.47%、漏诊率0.00%;胃镜检查中确诊率86.76%、疑诊率7.35%、漏诊率5.88%;数据分析证实胃镜检查结果接近于病理检查;病理分型检测中,病理分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PAC、TAC:80.36%(45/53);SCC:45.00%(9/20):MC:57.14%(4/7)。结论:在胃癌的病情诊断中,采用术前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能够在术前明确患者的病理症状表现,有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应用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中不同麻醉用药方式下的临床效果差异,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88例老年需行胃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数量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异丙酚进行麻醉,实验组患者给予小剂量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差异情况。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达到无痛临界点时间、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需行胃镜检查患者实施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法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价格经济适用,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上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针对胃癌病人早期采用胃镜活检及外科病理检查实施诊断的意义 。方法:本院于 2019 .04 ~2020 .03 纳入 69 例早期胃癌 患者开展研究。所有病人均实施胃镜活检,并开展外科手术,术中取癌变组织实施病理学检查 ,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式诊断一致情况 。结果 :胃镜活检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 89.86% ; 胃镜活检与 外科病理检查 针对癌变分型诊断一致率为 75.36% ( 52/69 ) ( P< 0.05)。 结论:胃镜活检在早期胃癌病人中合理应用,疾病检出率较高,但其与 外科病理检查相比诊断一致性具有差异性,因此仍需要医师不断提高技术水准以确保胃镜活检临床诊断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例70-75岁患者,分为无痛胃镜组及普通胃镜普通组,每组100例,比较胃镜完成情况、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检查前、检查中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变化。结果无痛胃镜组患者无明显不适,未出现难以耐受的不适,咳嗽、恶心、呕吐均较普通胃镜组显著减少(P<0.01)患者感觉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检查前或麻醉前HR、SMP、DMP、SPO2均正常,无痛组检查中、检查后SPO2同本组检查前和普通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普通组检查中HR、SMP、DMP升高,与无痛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量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探讨病因的深层原因,并提出可行对策,为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更好更高水平的诊断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内镜室2008年1月~2011年9月行胃镜检查的135例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与同期非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0例就出血病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占51.85%,其次为急性胃黏膜糜烂,占比为29.63%,而胃癌占比为11.11%,为第3位。与非老年人组相比,老年人组的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糜烂及胃癌的发病率均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前三大病因主要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糜烂及胃癌。消化道溃疡和急性胃粘膜均属于胃粘膜损伤。减少控制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胃镜治疗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与护理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者28例,占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止血成功率(P<0.05),在手术后再出血方面,观察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3%)VS(10.0%)(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消化道出血患者经优质护理服务后,非常满意者10例,满意者15例,一般这4例,不满意者1例,总体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