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我市2011年城区1225名2~7岁儿童进行乙脑抗体水平监测,结果表明乙脑接种率为98.37%,全程接种率为93.96%,IgG抗体阳性率为92.25%,在常驻儿童与流动儿童的各年龄组间乙脑抗体水平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对做好流动儿童管理,提高流动人口的免疫监测和补种,确保免疫效果。

  • 标签: 乙脑 抗体监测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TP-ELISA)的S/CO值与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试验(TPPA)检测阳性率的关联性,为临床诊断梅毒病例提供及时、准确的实验依据。方法应用TP-ELISA法和TPPA法分别对445份血清标本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获取相对应的S/CO值和抗体效价值。结果405份TP-ELISA法S/CO值≥1的标本,经TPPA法检测确认阳性374份,阳性符合率92.35%,40份TP-ELISA法S/CO值<1的标本,TPPA法检测均阴性,阴性符合率100%,301份TP-ELISA法S/CO值≥6.0的标本TPPA法检测结果均阳性。结论TPPA法的阳性率随TP-ELISA法S/CO值的升高呈明显上升趋势,当TP-ELISA法S/CO值≥6.0时,两方法的检测阳性符合率达到100%,TP-ELISA法S/CO值与TPPA法抗体效价呈正相关,检测过程中可根据TP-ELISA法的S/CO值高低来预测TPPA确认试验结果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效价水平,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梅毒螺旋体抗体 ELISA法 TPPA法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上世纪70年代中期Arakawe首先报道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其结合了化学发光与免疫测定的优势。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先进的超微量活性物质检测技术,应用范围广泛,近10年来发展迅猛,是目前发展和推广应用最快的免疫分析方法,也是目前最先进的标记免疫测定技术,灵敏度和精确度比酶免法、荧光法高几个数量级,可以完全替代放射免疫分析、彻底淘汰酶联免疫分析。目前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已被广大实验人员所认可,并正逐渐替代传统的生物检测技术。但只要检测原理是抗原抗体反应,就会出现“钩状效应”。当被检测标本抗体含量过高时,不易形成免疫夹心复合物,从而导致测定结果远低于实际含量或假阴性的情况。现将用双抗原夹心一步法免疫分析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出现钩状效应导致其结果远低于实际含量的1例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钩状效应 梅毒螺旋体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检测人布病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方法对与牛羊有密切接触的饲养员、屠宰工人、清洁工人等人群共1089份血清标本进行了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结果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比较敏感性100%,特异性98.57%,符合率98.62%。结论在日常工作中对需进行布病抗体检测的标本可以先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筛查,阳性者再进行试管凝集试验。

  • 标签: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试管凝集试验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法测定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方法并进行比较,分析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ELISA、TPPA和RPR三种方法,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得出各方法的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以TPPA为确认试验,以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为待评价方法,得出其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结果ELISA法检测的敏感度为97.9%,特异度为99.7%,阳性符合率为95.0%,阴性符合率为99.7%。结论ELISA,TPPA敏感度和特异度都较高,通过TPPA联合检测能避免ELISA检测的假阳性,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控制梅毒螺旋体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梅毒螺旋体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实验(TPP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稀释试验(TRUST),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T)对梅毒螺旋体进行检测,其结果对临床诊断梅毒及对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中的作用。方法用TP-ELIST法对5198例临床标本进行批量检测,阳性标本用TRUST法进行原液、12、14、18、116、132、164倍的稀释试验。结果TP-ELIST阳性272例,TRUST法原液阳性103例、12稀释阳性90例、14稀释阳性85例、18稀释阳性60例、116稀释阳性55例、132稀释阳性40例、164稀释阳性28例。结论TP-ELIST法用于临床筛查,阳性标本用TRUST法进行滴度稀释试验,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可减少临床漏诊、误诊、提高诊断率,为临床梅毒的分期确诊提供依据,并对判断药物的疗效和防治性传播疾病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梅毒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及其自身抗体的检测在妊娠妇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525例妊娠妇女和600例非妊娠育龄妇女的血清中促甲状腺素(thyrotropin,TSH)、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ree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thyroxine,FT4)以及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hyroidperoxidaseantibody,TPOAb)的水平。结果实验组中78例出现了甲功结果异常,对照组中20例出现了异常,异常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T3、FT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POAb阳性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6.67%。结论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升高明显,应对孕产妇进行常规血清学甲状腺激素水平筛查和干预,以达到优生优育。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妊娠妇女 化学发光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艾拉莫德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IgG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PSS患者进行研究,将所选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分到实验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泼尼龙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甲泼尼龙联合艾拉莫德进行治疗。回顾性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G(IgG)、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1.05%,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SR、RF及IgG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ESR、RF及Ig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艾拉莫德联合甲泼尼龙治疗PSS可获得良好疗效,有效抑制了PSS患者的B细胞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了患者血清中的ESR、RF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PSS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艾拉莫德 甲泼尼龙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临床疗效 免疫球蛋白G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血压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并且它是引发心力衰竭,脑卒中,心肌梗死,和慢性肾病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高血压的治疗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目前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更新非常快速,基于原有药物,越来越多的创新药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本篇就高血压药物的应用现状以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高血压药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 标签: 抗高血压药 Ca2+通道阻滞剂 利尿药 抑制交感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RP多糖在体内对DHBV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内实验以先天感染DHBV的雏鸭为动物模型,将雏鸭(10只/组)随机分为5组(RP多糖高、中、低3个剂量组、3-T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均以20mg/kg/d灌胃给药10天。给药前1天、给药后5天、10天及停药后3天,均采用斑点杂交法观察血清中DHBV-DNA表达。结果各剂量组RP多糖对DHBV均有相应的抑制作用。其中给药后第5天,高、中剂量组血清DHBV-DNA为0.77±0.27、0.69±0.15,第10天为0.57±0.11、0.49±0.19,与生理盐水对照组(1.32±0.56、1.24±0.53)相比明显降低。给药后第5天,RP多糖高、中剂量组对DHBV-DNA的抑制率为25.16%、25.35%,第10天为45.94%、48.28%,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对比显著提高。结论RP多糖可降低血DHBV-DNA含量,对DHBV有抑制作用。

  • 标签: 菲律宾蛤仔多糖 鸭乙肝动物模型 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五类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服用高血压药物的病患12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情况、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进行分析。结果①心内科五类高血压药物使用率由低到高依次为血管紧张素受体ll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②氢氯噻嗪片、氨氯地平片的DUI值>1,其余药物都<1。结论临床科学、合理应用高血压药物,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其生活质量,为此,临床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用药方案。

  • 标签: 抗高血压药物 五类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见感冒药物主要成分的药理特性及药物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几种常用感冒药物,记录其药品名与通用名,分析药物主要成分的药理特性,制定用药建议。结果常用感冒药物的主要成分主要有六种特性,即解热镇痛、收缩血管、镇咳祛痰、抗病毒、中枢兴奋、组胺。结论不同的感冒药物主要成分不同,针对性也有差异,应根据药物的适应症来指导临床用药。

  • 标签: 抗感冒药 药理特征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高血压病药物门诊处方,提高门诊处方的合理性。方法统计时间为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统计对象为本院门诊挑选出来的高血压药物处方,共1832张。回顾性分析处方的相关信息。结果(1)高血压药物主要包括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药,钙拮抗剂,复方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7大类共25种药物。使用频率较高的10种药物依次为美托洛尔,氨氯地平,厄贝沙坦,螺内酯,非洛地平,氢氯噻嗪,硝苯地平,依那普利,缬沙坦和氯沙坦钾。各种药物的DUI均<1,说明用药合理。(2)本次单一用药1016张,二联用药653张,α-RB、CCB联合206张,CCB、ACEI联合159张,CCB、DA联合113张,CCB、ACEI联合100张,CCB、ARB联合75张。三联用药138张,β-RB、CCB和ACEI联合57张,CCB、β-RB和DA联合33张,DA、β-RB、ACEI联合27张,ACEI、CCB、DA联合13张,CCB、DA、ARB联合8张。四联用药25张,ACEI、CCB、DA、β-RB联合9张,CCB、β-RB、ARB、α-RB联合8张,β-RB、ACEI、CCB、DA联合8张。经过计算机检索和差异有关资料,有17张处方不合理(均为二联用药),处方合理率为99.1%。结论本院门诊高血压药物种类较全,可基本满足患者的用药需要。门诊高血压处方的合理性较高,但二联用药情况相对薄弱,有必要给予加强。

  • 标签: 抗高血压药物 门诊 处方
  • 简介:摘要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各种肿瘤中居第六位。中药作为我国特有的医药体系,在治疗恶性肿瘤疾病上有着巨大的潜力。近年来,随着对中药的研究日益加深,实验研究发现多种草本植物中药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分化,逆转肿瘤耐药性等达到白血病的目的。本文对草本植物中药治疗白血病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白血病 草本植物中药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我院门诊2010年至2012年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逐年增长,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排在前列的药物为钙通道阻滞药(CCB)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结论我院高血压药应用情况良好,符合指南的用药要求。

  • 标签: 抗高血压 用药频度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氯胺酮静脉麻醉术前采用阿托品和麻醉诱导同时注射的安全性。方法将106例择期短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在进入手术间前采用阿托品和麻醉诱导一起肌肉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比较两组患儿入室前小儿的反应和入室后呼吸、循环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手术过程中呼吸道分泌物阻塞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出现呼吸道阻塞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讨论术前采用阿托品和麻醉诱导同时注射能减少患儿呼吸道阻塞的发生,减少了注射药物次数,减轻患儿的恐惧感和心理创伤。

  • 标签: 小儿 静脉麻醉 注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