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旨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风险管理实施后(2011年12月~2012年6月)在我社区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162例设为观察组,同时将风险管理实施前(2010年12月~2011年6月)在我社区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162例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为其提供更加安全有序的服务,大大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 PICC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从我院在2018年 4月 -2019年 8月 期间收治的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100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肿瘤护理,即外周静脉留置针;实验组患者在术后采用PICC技术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 VAS评分,静脉炎分级,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 。结果:经观察研究,两组患者在接受肿瘤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静脉炎分级,并发症发生率 等各项指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后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数据均存在差异,即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由两组的实验数据可见,在肿瘤护理中,PICC技术具有很高的应用效果。除了帮助患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外,还增加了留置导管的时间,降低了患者因肿瘤造成的疼痛程度,更是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使得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很可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属地管理在护理临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口腔急诊科从12台医生治疗车里由同一个护士随机选取一个医生治疗车分别统计实施传统整体管理(观察组)和实施属地管理(对照组)治疗车内材料过期数和设备仪器维修数量。结果:实施属地管理护理模式后医生治疗车内材料过期数量明显比实施传统整体管理模式减少;同时实施属地管理模式后设备仪器维修数量也明显比实施传统整体管理模式减少。结论:实施属地管理护理模式,降低了医生治疗车内材料的过期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预后。使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护士满意、医生满意、医院满意。设备仪器维修次数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设备仪器是使用寿命,降低了科室消耗。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在老年康复护理中使用舒适护理的治疗效果。 方法: 挑选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份在我院入住接受治疗护理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共计 100名。通过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 100名患者平均划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甲组 50名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在住院过程中选择医院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乙组 50名患者为观察组,在患者住院过程中选择舒适护理康复干预。通过对比在住院期间两组护理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和住院时间进行评分,并在出院后让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通过以上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 通过上述对比,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 15.31±3.12)天;患者依从性评分为( 91.31±2.16)分;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80%;观察组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 10.31±2.52)天;患者依从性评分为( 96.73±2.34)分;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100%;观察组采用的舒适护理对比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在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都有显著提升,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有明显的下降。( P< 0.05) 结论: 通过上述对比可以确定,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使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并且患者的满意度和配合度也更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栓抽吸在急诊 PCI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 20例急诊 PCI中未应用血栓抽吸的 STEMI患者为对照组,再选取 20例急诊 PCI中应用血栓抽吸的 STEMI患者为观察组。比较 2组患者的 TIMI血流分级、无复流现象、 LVEF、住院期间及随访 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 TIMI血流Ⅱ -Ⅲ、术后 1周复查心脏彩超的 LVEF、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无复流现象、住院期间及随访 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2组患者术前心脏彩超的 LVEF、住院时间均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 血栓负荷较重、支架内血栓的 STEMI患者在急诊 PCI中应用血栓抽吸能明显冠脉血流,减少无复流、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等现象,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应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工作。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妇产科护理发展迅速,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但仍在护理安全、护理质量等问题,影响到患者护理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此,要不断优化护理环境,加强科室护理人员专业技术和业务素养培养,建立健全妇产科工作管理机制,以提升护理质量,更好服务于患者。 关键词:创新型 ; 妇产科护理 ; 安全意识 ; 手段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临床实践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突与困惑。由于妇产科服务对象是女性,并且在护理中存在许多不安全隐患。现就妇产科护理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的对策。
简介:扎根理论是对系统搜集的资料进行比较、归纳、浓缩提炼,进而形成暂时验证过的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被认为是“今日社会科学中最有影响的研究范式,走在质性研究革命的最前沿”[1]。扎根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社会学家BARNEYGLASER和ANSELMSTRAUST于1967年提出[2],最初应用于社会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护理学家将扎根理论引入护理专业,因其特殊的方法论、研究程序和技术,能满足不同的研究目的,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护理研究形式中。在国外,它的应用领域主要有精神科护理、护理管理、急诊科护理、疼痛护理以及护理教育等[3-6]。而扎根理论在国内护理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应用实例相对较少。本文从扎根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以及涉及的研究主题等方面对扎根理论在国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扎根理论在国内护理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提高扎根理论的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