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延误卒中患者诊治时间的院前、院后因素以及对溶栓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2002年6月30日至2003年4月30日在全国35家医院就诊、资料完整的卒中患者2270例,输入数据库.对卒中发生时间、发病后就诊时间、就诊后查检时间、检查方式、医疗方式及到达医院的方式等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2270例患者中1039例在3h内到达医院,占45.8%;就诊到头部CT或MRI检查时间在30min内的患者为1084例,占47.8%;CT、MRI检查到读出结果所用时间在30min内有1221例,占53.8%;就诊后60min内得到治疗的患者为1250例,为55.1%;家庭运送为1652例,占72.8%,其中有811例,占49.1%,是在发病后6h以内到达医院;救护车运送为618例,占27.2%,使用急救车的患者在6h内到达医院494例,占79.9%;急诊作MRI检查的患者为1178例,占51.9%;无条件作MRI检查者为1092,占48.1%.发病后就诊时间≤6h患者,下列影响因素差异具有显著意义:即到达医院的方式(P<0.01)、生活方式(P<0.05)、医疗状况(P<0.001)、知晓是否为高危个体(P<0.001)、发病地点(P<0.01)、居住地点(P<0.001)、发病地点到医院的距离(P<0.001).结论就诊前延误因素主要为途中延误,求助于120/999急救运送,可缩短医院前延误的时间.
简介:1997年,Asahara等[1]定义了从外周血中分离出来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EPCs在动员、迁移后亦能形成新血管,这一过程后来被称为“血管新生”.EPCs对血管新生和内皮修复的作用展现了其潜在的治疗价值,改善EPCs功能、EPCs移植、内皮捕获支架等治疗心血管疾病提示有广泛的前景.1EPCs概述自从发现外周循环中的EPCs以来,研究者已经应用多种方法来识别和分离此类细胞群.然而,EPCs仍未有共识性的定义.EPCs包含着一组细胞,这些细胞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存在,从成血管细胞到分化成熟的内皮细胞不等.
简介: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94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当作此次分析样本对象,分为对照组(n=47)、观察组(n=47),对照组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干预,观察组实施瑞舒伐他汀钙干预治疗。比较组间治疗之后的高血脂症(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各项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TG、TC、LDL-C以及HDL-C指标经过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干预之后,要比对照组患者恢复更为明显,差异存在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具有更为显著效果,可以促进患者身体各项指标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促使患者获得更为良好的预后,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利用脑电非线性分析建立一种客观评价意识障碍程度的方法,探讨意识障碍患者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30例伴有意识障碍的卒中患者为意识障碍组,均经临床检查以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和常规脑电图进行评估。取30例意识状态正常的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依次采集所有患者安静闭眼、听觉刺激(言语和音乐)和痛觉刺激(患侧和健侧)状态下的脑电信号,并计算其复杂度(Cx)、近似熵(ApEn)和互近似熵(cross-ApEn)非线性指数。结果①意识障碍组和意识正常组在安静闭眼状态下的非线性指数分别为0.25±0.04,0.35±0.08;ApEn为0.54±0.08,0.72±0.12;cross-ApEn为0.69±0.10,0.90±0.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在听觉刺激和痛觉刺激的状态下,意识障碍组患者的各项脑电非线性指数与安静闭眼时比较,几乎无变化(Cx:听觉刺激为0.25±0.04,0.26±0.06,痛觉刺激为0.25±0.05,0.26±0.05,P=0.529;ApEn:听觉刺激为0.52±0.10,0.53±0.12,痛觉刺激为0.50±0.11,0.55±0.12,P=0.909;cross—ApEn:听觉刺激为0.69±0.13,0.67±0.16,痛觉刺激为0.66±0.11,0.71±0.12.P=0.605)。意识正常组患者的ApEn和cross—ApEn非线性指数显著增高,但复杂度变化不显著(Cx:听觉刺激为0.37±0.07,0.39±0.08,痛觉刺激为0.37±0.08,0.39±0.07,P=0.205;ApEn:听觉刺激为0.76±0.11,0.79±0.10,痛觉刺激为0.74±0.13,0.81±0.10,P=0.017;cross.ApEn:听觉刺激为0.93±0.10,0.97±0.09,痛觉刺激为0.94±0.13,1.00±0.11,P=0.006)。结论脑电非线性分析能够实时监测和定量检测大脑皮质受抑制的程度。意识障碍患者脑电非线性指数明显低于意识正常者。结合听觉刺激和痛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PICC置管前谈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2年10月-2014年12月276例静脉化疗需进行PICC置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PICC置管前谈话,观察组将护理程序应用于PICC置管前谈话中。比较两组PICC患者对PICC置管的基础知识、优点和缺点、置管过程、日常维护方法等指标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PICC基础知识、优点和缺点、置管过程、日常维护等指标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PICC置管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化疗患者运用护理程序进行PICC置管前谈话,能全面评估化疗患者的状态,针对不同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患者PICC置管依从性及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耀2017年9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62例妊娠高血压孕妇,所有患者均给予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结果患者在治疗前患者的收缩压(155.69±16.98)mmHg和舒张压(112.03±9.23)mmHg,治疗后患者的血压降为,收缩压(132.21±11.32)mmHg和舒张压(85.12±5.56)mmHg,患者的血压水平在治疗前后具有显著的变化,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效果比较显著,患者的血压能显著的下降,在临床上可以提高孕妇的顺产率。
简介:目的对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进行阐述,并对机械通气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应用和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跟踪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变化,并详细记录患儿生理指标变化。结果在进行治疗前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四肢末梢循环不良和皮疹等症状,部分患儿存在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经治疗后,50例患儿中有1例因医治无效死亡,其余经过系统治疗均康复出院,且经过检查患儿血糖浓度、白细胞计数、胸片检查等均呈现正常状态。患儿平均住院时间15.2d,通气时间(85.0±15.2)h。结论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治疗过程中及早采取机械通气可以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