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对剖宫产术的不同麻醉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将其效果和结果进行对比。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择的是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中接受的268例剖宫产产妇。在手术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麻醉方式有很多种选择,需要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从所有的麻醉方式中可以看出,全部麻醉的显效时间最短,单纯硬膜外麻组的评分最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的新生儿评分要明显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组和全麻组。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选择的三组手术产妇在进行麻醉5min之后,其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学氧分压等因素都没有任何统计学的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剖宫产手术中首选麻醉方式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方式,主要是由于这种麻醉方式和其他的麻醉相比,在操作方面具有一定的便利性,同时效果比较明显,最重要的是这种麻醉方式的费用比较低,因此临床推广度比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知晓情况相关数据信息,并分析引发因素。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362例进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整合患者术中各项表现,调查患者术中知晓情况,并分析各因素与术中知晓情况之间的关联。结果:经实验结果来看,362例患者中19例患者术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知晓,占比为5.25%,其中女性为13例(68.42%)高于男性6例(31.58%),在分析整合后可见,患者性别、ASA评分、既往手术史、术中血压波动是引发术中知晓的主要高危因素(P<0.05)。结论: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患者在手术中会出现知晓情况,多由性别、ASA评分、既往手术史、血压波动等因素所导致,其会直接干扰手术开展的顺利性,并会降低手术治疗效果,对此还应当及时采取合适方式进行应对,确保手术能够在原定计划内有序完成。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单纯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于我院治疗的80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予以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结果手术结束时、拔管时实验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麻醉苏醒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行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效果更佳。
简介:目的:探讨麻醉与脑电意识监测系统监测不同深度麻醉对老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124例行全身麻醉腹腔镜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深度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为常规麻醉深度1级(D1),对照组为常规麻醉深度2级(D2),比较两组患者于不同麻醉深度下麻醉诱导前(t0),器官插管前(t1)、插管后(t2),气腹前(t3)、气腹后(t4),手术结束(t5)及拔管(t6)等各时期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对比两组患者相应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认知功能测定。结果:对照组t2、t4~t6时间点时心率明显增快,与观察组比较有差异(t=4.132,t=4.345,t=4.253,t=5.326;P〈0.05);对照组MAP指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组间比较有差异(t=5.433,t=4.985,t=5.032,t=5.163;P〈0.05);观察组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x2=5.323,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肠癌根治术中将患者延髓孤束核(NTS)维持在常规麻醉深度2级(D_2)水平可有效减少患者POCD发生情况,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的稳定,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通过观察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用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表明其效果良好,且能减少芬太尼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对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以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0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以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以持续输注丙泊酚来维持麻醉的作对照组。观察手术过程的循环变化。患者在麻醉前、实施气腹后、插管后(即刻)及术后的MAP、HR以及AAI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整个手术过程中各个时刻的AAI都没有明显变化(P>0.05)。气腹后、插管即刻观察组的MAP、HR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方式实施腹腔镜手术与持续输注丙泊酚为主的麻醉方法实施的腹腔镜手术相比,其应激反应更小、手术质量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