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可清晰显示前列腺内部结构、测量肿瘤大小及引导穿刺活检,可使前列腺癌得以及时诊断,从而提高了前列腺癌治愈率。我们回顾性分析2003-08/2004-10应用经直肠超声检诊32例前列腺癌超声资料,旨在提高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率及前列腺癌穿刺活检阳性率。

  • 标签: 经直肠超声 前列腺癌 诊断 穿刺活检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发生与转归影响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关注。肝硬变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心理异常,给治疗带来困难,也可使病人生存质量降低。因此,我们对这类病人进行心理分析,根据不同类型心理变化制订科学护理对策,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存质量。一、恐惧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由于肝硬变是一种临床治疗比较困难慢性疾病,病程长、病情复杂,并发症多,随着时间推移及病情反复发作,患者对疾病难治性与预后有所了解,同时常常受到同种病患者一些错误导向,不少患者对疾病产生恐惧心理,

  • 标签: 肝硬变失代偿期 心理分析 恐惧心理 心理社会因素 护理对策 护理措施
  • 简介:关键内容●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通过多种途径损伤胃肠粘膜,主要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干扰前列腺素(PGs)合成.NSAID溃疡常为"无痛”性,可以消化道出血或穿孔为首发症状.●一旦发现NSAID溃疡,对可以停用NSAIDs者应予常规抑酸剂治疗;如患者需继续服用NSAIDs,则需用常规剂量或倍量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对具有发生症状性NSAID溃疡高危因素患者,应常规给予抗溃疡药物预防治疗.预防药物可选用PGs类似物,如米索前列醇或PPI.H2受体拮抗剂(H2RA)、硫糖铝、铋剂及中和胃酸药均不宜作为NSAID溃疡预防用药.●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H.pylori)和NSAIDs是引起胃肠粘膜损害两个独立因素,但两者作用可相加.需长期服用NSAIDs者或NSAID溃疡患者均应检测H.Pylori,对H.Pylori感染者应予根除治疗.

  • 标签: 非甾体类抗炎药 胃十二指肠损害 预防措施 治疗 胃疾病 溃疡
  • 简介:常用幽门螺杆菌(H.pylori)诊断方法包括侵入性试验,如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组织学检测、培养和非侵入性试验,如血清学试验、13C和14C-尿素呼气试验(UBT)、聚合酶链反应(PCR),各种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不一.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诊断 因素 尿素酶活性 组织学检测
  • 简介:1.1西医认识近年文献报道有10%~30%胸痛,临床酷似心绞痛,但缺乏心血管器质性病变客观证据,称为非心源性胸痛,其中胸痛直接原因为食管病变者称食管源性胸痛,是目前胸痛常见原因。功能性食管源性胸痛是指无病理性返流或病理基础食管动力或结构异常情况下,反复发作胸痛,为非烧灼性中线位置胸痛,因胸痛作冠脉造影,15%~30%在正常范围内,24h食管pH值监测,酸暴露正常者中,

  • 标签: 食管源性胸痛 功能性 中医证治 非心源性胸痛 器质性病变 病理性返流
  • 简介:脂肪乳注射液是静脉高营养药物,在ICU重症病人营养支持中广泛应用。但通过周围静脉单独输注时,由于其浓度高对静脉刺激性大,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不良反应,且输液时间长,一般250ml脂肪乳注射液需6~8h输完。为此,我们采用两组液体同时输注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脂肪乳注射液 静脉输注 临床应用 ICU重症病人 外周 血栓性静脉炎
  • 简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死率较高,约为10%。60岁以上出血病人病死率约为30%~50%。随着诊疗技术进展,有些病人能够及早地明确病因,进行合理治疗与护理,从而提高了治愈率,但有些出血量较大,且出血来势凶猛病人可在短时间内出现休克,这不仅为临床治疗带来困难,而且也对临床护理提出较高要求。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体会 休克 发病机理 病例分析 临床研究
  • 简介: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以高球蛋白血症、血清自身抗体阳性率高和界面性肝炎为特征肝脏炎症性疾病。药物诱导自身免疫性肝炎约占9%~17%。目前,药物诱导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亦无特异性诊断标准。早期停用致病药物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预后一般较好。本文重点介绍其流行病学现状、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药物 发病机制 临床特征
  • 简介:黏着斑是细胞与周围环境接触点,其组装和解聚周转过程通过机械信号传导驱动细胞迁移,这种信号传递分子机制对创伤愈合、肿瘤转移生物进程至关重要。目前肿瘤治疗中较大难题是肿瘤细胞对传统治疗药物治疗抗性和肿瘤转移,有关研究提示这与黏着斑分子功能密切相关。本文将就黏着斑结构、功能及肿瘤转移中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黏着斑 肿瘤转移 细胞迁移 力传导
  • 简介: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l25变化与腹水关系,以探讨其升高在肝硬化中临床意义。方法以40例健康对照组及82例住院肝硬化病人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全部血清及部分腹水(10例)CAl25水平。结果肝硬化组血清CAl2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肝硬化组男女无性别差异,腹水组血清CAl25显著高于无腹水组,大量腹水者显著高于中少量腹水者,腹水中CAl25浓度高于血清浓度,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Al25与Child分级、总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与白蛋白、白/球比值呈负相关。结论血清CAl25在肝硬化时可明显升高,在腹水患者更显著,是诊断有无腹水一个敏感指标。

  • 标签: 肝硬化 血清肿瘤标志物 CAL25 腹水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 简介:以不同浓度TNF-α与IL-2配伍培养LAK细胞,并做TNF-x单抗阻断试验,用LDH释放法检测LAK抗瘤活性:以TNF-α预处理胃癌细胞,检测LAK抗瘤活性,探讨TNF-x影响LAK抗瘤活性特性,以MTT法检测TNF-α联用5-FU、ADM或MMC体外抗胃癌效应,并观察TNF-α联用MMC荷胃癌裸鼠体内抑瘤效应。结果表明TNF-α在低浓度IL-2下增加LAK活性,使IL-2诱导同等LAK活性浓度下降约10倍:TNF-α预处理使LAK对其抗瘤活性提高约9%,TNF-α联用化疗药物体内外抗胃癌效应均明显增加。

  • 标签: TNF-x 癌肿 IL-2 化疗药物
  • 简介:目的:研究抗氧化剂对大鼠和胃溃疡患者胃粘膜保护作用.方法:大鼠用乙醇灌胃造模,给予抗氧化剂银杏制剂预防胃粘膜损伤,测定胃粘膜和血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胃溃疡患者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同时服用硒卡拉胶囊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胃粘膜中LPO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银杏预防组大鼠胃粘膜和血中LPO含量均明显低于乙醇模型组(P<0.05和P<0.01).胃溃疡患者服用硒卡拉胶囊治疗后,胃粘膜中LPO含量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结论:抗氧化剂银杏制剂和硒卡拉胶囊对大鼠和胃溃疡患者由氧自由基所致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氧自由基 抗氧化药 胃粘膜损伤 胃溃疡 动物模型
  • 简介:大肠癌是人类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大肠癌治疗手段有较大改进,但其5年生存率仍然不高。大肠癌侵袭转移是患者预后差和死亡主要原因,其过程除受传统黏附分子、蛋白水解酶调控之外.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microRNAs多种因素参与也越来越受重视。因此,研究这些因素在大肠癌侵袭转移中作用,对其预后估计和指导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大肠癌 侵袭转移 趋化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 MICRORNAS
  • 简介:直肠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容易误诊为其它疾病。为此,对我院1998—07/2000—12间84例误诊为其它疾病直肠癌患者,就其直肠癌误诊与直肠指检关系分析如下。

  • 标签: 直肠癌 误诊 直肠指检 临床价值 疾病 常见
  • 简介: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20万患者死于胰腺癌,其中以发达国家胰腺癌发生率和死亡率为高。在所有肿瘤中.美国胰腺癌死亡率为第四位,日本为第五位,而欧洲国家则为第六位。随着这些国家人们寿命延长,胰腺癌发病率正逐渐增加。

  • 标签: 胰腺癌 危险因素 再认 预防 世界范围内 发达国家
  • 简介:消化性溃疡(PU)泛指胃肠道黏膜在某些情况下被消化液消化而造成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和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以及含有胃黏膜Meckel憩室内.由于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最为常见,故一般所称PU即指GU和DU.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PU 内镜诊断 PU 消化液 胃肠道黏膜
  • 简介:目的观察门诊腹泻患儿行综合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收治79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行腹泻常规治疗。对照组39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行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儿呕吐、腹泻改善和退热时间,对两组患儿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评定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呕吐、腹泻改善时间、退热时间均晚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儿护理满意度评价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腹泻患儿行综合护理可较早地改善患儿呕吐、腹泻和发热症状,有利于患儿预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腹泻 小儿 综合性护理
  • 简介:背景:随着影像学技术进步,胰腺囊性病变检出率逐年升高,但鉴别不同类型胰腺囊性病变仍是临床棘手问题。目的:分析胰腺囊性病变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纳入2003年1月一201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胰腺囊性病变患者,对入组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49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假性囊肿13例、潴留囊肿4例、先天性囊肿2例、浆液性囊性肿瘤(SCN)9例、黏液性囊性肿瘤(MCN)11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7例、实性一假乳头状肿瘤(SPN)3例。49例患者中16例患者无症状,其余33例患者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13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均有急、慢性胰腺炎或外伤病史,3例1PMN患者血清CAl9—9升高。B超、CT、MRI/MRCP、EUS诊断胰腺囊性病变准确率分别为24.5%、32.7%、61.1%、100%。49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分别行内引流术、囊肿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以及节段性胰腺切除术。结论:胰腺囊性病变无特异性临床表现。CT、MRI/MRCP作为无创检查手段,应广泛用于囊性病变诊断和评估,EUS可作为进一步检查手段。选择合理手术方案是治疗胰腺囊性病变关键。

  • 标签: 胰腺囊性病变 囊肿 胰腺肿瘤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