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03年10月南京博物院举办庞增和捐献庞莱臣藏画展。展品50余件是从捐献的137件历代书画珍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其中有宋代赵佶的《鸲鹆图》、夏珪的《灞桥风雪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大岭图》、倪云林的《枯木竹石图》、吴镇的《松泉图》、无款《芦雁图》;明代吴门四家的山水、花鸟作品,其中有沈周的《东庄图册》、文征明的《青绿山水》等。清代的绘画主要是四王吴恽的作品,以及戴熙等画史主流画家的作品。庞莱臣被刚刚故去的王季
简介:袁世凯在清末政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预备立宪的决策及其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清政府为谋求宪政改革派出五大臣出洋考察即出自袁世凯建言,经费筹措、随员选拔、炸弹案侦破,袁世凯无不参与其中,颇能助力其事。然而,袁世凯对戴鸿慈、端方考察团在吴樾炸弹案后关于立宪期限的调查不置可否,而对于考察团归抵上海后的立宪期限调查则积极支持,随后更是与考政大臣互为奥援,共同推动清廷颁布仿行宪政上谕。当设置责任内阁的主张失败尤其是被清廷开缺后,袁世凯对宪政改革之难有了新的体认,转而对宪政改革趋向保守。袁世凯之所以在宪政改革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政治态度,在于其既有通过政治革新实现国家富强的目的,又有借宪政改革在政治漩涡中维护权势的意图。双重目的性真实地反映了清末时期袁世凯对待宪政改革的态度,也从一个侧面凸显了清末变革时期政府高层官员的政治活动实态以及官场生存法则。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城市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果丰硕,这使得城市的建设相关专业技术在不断的完善,城市化发展节奏之快这也使得相关的工程规模日益扩大,由此相关建筑内部的给排水工作重要性也就逐渐凸现出来。任何一个城市日常生活中均离不开给排水系统,这项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城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简介:以汤臣倍健为例,结合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日前后股票累计超额收益的分布特征,以及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推出后信息披露特征,对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推出环节机会主义择时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告前存在显著的负累积超额收益,而在草案公告后存在显著的正累积超额收益,结果表明公司管理层为了获得一个较低的行权价格在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推出环节实施了机会主义择时行为。结果意味着,要想使得股票期权激励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仅要重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实施环节的有效性,而且要关注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制定环节的有效性,规范行权价格的确定机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对于保证股票期权激励不至于沦为代理问题来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简介:《世说新语精读》介绍"名教与自然"专题时,引用《论语·颜渊》中的"君君臣臣"句,并将"君君"等组合的语法结构分析为"使君成为君"。这一分析值得商榷。"君君"等结构不当是使动式,而是主谓结构。使动说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主语,且未关照到后文"君不君"句式。使动说或受"正名"说影响,但实际上《论语》中更多体现的是孔子对为政者"为仁由己"之自觉的期待,"君君"为主谓式结构,该理解正与这一理想中的自觉相应。对"君君"句语法结构的正确解析,关系到该句的定位,即它是名教的标准和"正名"的目的,而不是"正名"本身。由"君君臣臣"语法结构解析一例,可以得到启发:在解析语法结构时,不能局限于本句,更要关照上下文语段甚至是整个篇章,由句法对照、语意关联等多角度加以印证,即分析语法结构还需篇章视角。
简介:出自冯梦龙《喻世明言》中的历史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其对宋元战争历史的叙述,由于强调作者道德观念的表达、历史人物的道德评价及作品的道德教化效果,从而呈现出简单化的倾向,不能给人复杂多样的审美感受。同样采用道德化叙述方式的《贾似道传》及其他史书,因为保存史料原初形式的倾向,使得其对历史的叙述,呈现了历史复杂、立体的一面,弥补了道德化叙述所造成的简单化缺陷。这也为当代历史小说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简介:摘要为了实现对油田注水井压力的采集、显示、存储及远传功能,设计了一款以单片机MSP430F5418A为核心的井口压力计。通过采集介质的压力,利用高分辨率的模数转换芯片把压力信号转换成单片机可识别的数字信号,然后对此信号进行处理,通过液晶屏进行显示、数据存储并输出标准工业信号,方便数据采集和传输,进而实现井场的数字化管理。
简介:<正>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名词性成分)+见+及物动词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然而对这种结构形式中的某些句子的解释,却历来存在着意见分歧:有解成主动式的,有解成被动式的。如对韩愈《进学解》中的“宰臣不见斥”的解说,意见就很不一致。《马氏文通》受动字四之二说它是“受动”,指出:“其意盖谓‘不为宰臣所斥’也。”但马建忠的态度似乎还有些游移,所以又说:“则‘见斥’二字反用矣,未解。”杨树达不同意他的解释,在《马氏文通刊误》里,引用《后汉书·吕布传》“布因往见司徒王允,自陈卓几见杀之状”后说:“‘卓几见杀’者,卓几杀布也。是‘见’字自古有此种用法,非韩文创为也”。
简介: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乡土的写作就成为了两岸知识分子共同的选择,而乡愁也成为了他们无法割舍的文化母题。从时间上看两岸乡土小说的发展基本保持平行,但这种平行关系却在70年代前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一个十年的“时差”。直到80年代中期,大陆与台湾出现了类似的文化格局,这才促使乡土小说的写作方向在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后转向了同样的价值基点,对于乡愁的抒写也开始呈现出共同的文化内涵。这其中以两岸70后作家对乡土的抒写最为典型。大陆的徐则臣和台湾的童伟格是70后中的代表作家,通过对这两人文本的具体分析,试图来揭示两岸70后作家在抒写乡土时的精神共鸣,从而更好地把握新世纪两岸乡土小说的新发展。
简介:1905年7月16日,清政府颁布了遣使出洋考察政治的谕旨,是举为清政府谋求政体改革的第一个步骤,高度契合了国内立宪派的政治追求,他们积极为清政府加油鼓劲、建言献策,与清政府暂时结成事实上的联盟,这无疑是对革命派的有力挑战。8月20日,革命派统一机关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由于缺乏言论机关,革命派对遣使举措以及由于9月24日吴樾暗杀考政大臣受到国内立宪派的强烈挞伐几无回应,直到11月26日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创刊,革命派才对出洋考察团乃至清政府能否推行政体改革有较为系统的回应,这些回应言论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同盟会成立初期革命派的策略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