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评论界普遍认为巴赫金和纳博科夫的文艺美学思想存在一定差异性。巴赫金对复调小说推崇备至,而纳博科夫则认定作者的绝对权威。然而,巴赫金对于审美活动的“他者”与“我”,即作者和主人公的对话模式分析是动态而多元的。如果说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侧重于作者和主人公的平等对话关系,那么在《审美活动中的作者和主人公》中则强调了作者对主人公和作品整体性的超视建构,彰显了审美主体间的非平等、“非复调”关系。而在纳博科夫声明作者始终在场的同时,自然也指明了作者与主人公的强弱对立。可以说。就探讨审美活动主体关系性这一问题,巴赫金与纳博科夫的思想是共性中存在差异,差异中又存在共性。鉴于此,本文试图以巴赫金审美主体非平等对话视角来分析纳博科夫小说《防守》中作者与主人公的博弈关系,以期拓展对巴赫金理论和纳博科夫创作的阐释空间。
简介:非常荣幸也非常忐忑,刚才王干老师和畅主编以及各位领导的发言,让我感到压力很大,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大的才干.刚才王干老师讲的内容三个的高度真是高屋建瓴,讲得很宏观,我现在从更实用的角度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文学的出发点是爱好,是生活,是感悟,这是大家创作最最主要的动力,最本源的动力.我们大家要珍惜这个动力,这些可能是通向伟大文学的起点,从情感出发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可能是许多创作者最先体验到的东西.我时常在想现在的作者真的是太难了,现在写作起点高的人非常多,对于文学的理解和文学是什么已经非常成熟了,甚至是烂熟于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写出与前人不同的甚至是让编辑部满意的作品来都是很难的,真的是考验大家的智商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