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及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问卷的形式调查197例住院患者及248例患者家属,分析患者和家属对于衰弱状态下进行营养支持、终末期进行高级生命支持态度的差异以及制定生前预嘱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与住院患者相比,家属听说过ACP/预设医疗指示(ADs)的比例[58.9%(146/248)和41.6%(82/197),χ2=13.070,P=0.000]、谈论过死亡话题的比例[89.9%(223/248)和55.3%(109/197),χ2=69.334,P=0.000]、会考虑制定生前预嘱的比例[88.7%(220/248)和46.7%(92/197),χ2=92.461,P=0.000]、愿意了解自己真实病情的比例[97.2%(241/248)和89.8%(177/197),χ2=10.349,P=0.001]均显著升高。对于留置鼻胃管、进行胃肠造瘘、留置深静脉导管的态度,家属对于老年人的选择相对于患者本人更加积极(χ2=42.996、11.446、27.704,P=0.000、0.003、0.000),对于终末期高级生命支持的方式(有创呼吸支持、心脏按压及电除颤、肾脏替代),患者本人及家属对于老年人态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9、1.866、4.337,P=0.752、0.393、0.114),但均提示不同意的比例更高。与患者制定生前预嘱意愿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对ACP/ADs的知晓(OR=0.187,95%CI:0.096~0.366,P=0.000)以及曾经与家人谈论过死亡话题(OR=0.450,95%CI:0.231~0.878,P=0.019)。结论我国老年住院患者中愿意制定生前预嘱的比例偏低,与此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对生前预嘱的知晓以及曾经与家人谈论过死亡话题,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生前预嘱的推广和教育。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知识-态度-行为理论(KAP)联合健康信念模式(HBM)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行为方式、生活质量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KAP联合HBM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行为方式、生活质量、血压控制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行为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脂饮食、合理运动等行为方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领域等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领域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收缩压分别为(145.85±4.98)mmHg、(120.23±5.42)mmHg,舒张压分别为(88.96±4.87)mmHg、(75.42±6.43)mmHg,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962,P=0.000;t=3.399,P=0.001)。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χ2=13.817,P=0.000)。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KAP、HBM模式联合干预,可改善患者行为方式,控制血压,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新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况以及开展艾滋病同伴教育后的效果。方法本研究运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大学新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以及相关行为;采用实验性研究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同伴教育,使用t检验,χ2检验比较同伴教育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改变。结果本次调查的样本量为2300人,均为高校大一新生。大学生性及艾滋病知识获得的来源主要来源于电视广播(71.2%),仅有24.7%来源于父母教育;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中,知晓率最高的问题是“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会得艾滋病吗”(96.3%),知晓率最低的问题是“世界艾滋病日是哪天”(29.5%),大多数问题的知晓率都在70%-95%之间;艾滋病相关行为的基线调查显示4.8%的新生有过性行为;36.4%报告从不使用安全套;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8.54岁;同伴教育后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比较中,对性别,民族进行分层,知识总分及分层后知识总分在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伴教育后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艾滋病相关态度得分情况分析中,对性别,民族进行分层,态度总分及分层后态度总分除了少数民族在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总体比较高,具有一定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能力。2.大学新生对于艾滋病关于情感方面的态度正向率比较高,但是对于行动方面的态度正向率比较低。3.同伴教育在艾滋病知识态度方面有一定的成效,经过同伴教育后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确率和相关态度正向率都有所提高。
简介:目的了解小学生膳食与运动相关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儿童肥胖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武汉、深圳三市小学3~4年级3691名学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39.11%的学生正确回答了6项以上知识问题,正确回答率在75%以上的比例仅为1.16%;8.3%的学生了解肥胖对健康的影响,21.5%的学生了解控制肥胖的措施.75%以上学生出示愿意获取有关膳食与运动知识的欲望,并愿意在获得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做出积极健康的行为改变.在15项行为中,64.90%的学生只能保持3~5种正确行为,50%以上学生在"睡觉前吃东西的习惯、做作业的时间、吃肥肉的次数、饮用最多的饮料、吃油炸食物的次数、吃早餐的习惯、睡觉时间的长短、吃饭的速度以及吃蔬菜的习惯"等9个方面的行为问题上保持正确的行为,而能保证课外健身运动时间的学生只有26.7%.结论小学生对膳食与运动的认识比较缺乏,但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家庭、学校及有关部门应因势利导,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膳食、运动以及肥胖与健康的认识,并注意培养他们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运动行为.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父母对四肢骨折患儿术后疼痛管理的认知与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9年6—12月,便利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因四肢骨折行择期手术并住院的6~16岁患儿父母170例,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父母疼痛管理认知与态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67例父母认知、一般态度和对止痛药的消极态度得分分别为15.0(3.00)、24.0(4.00)和17.0(3.00)分,χ2检验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的父母认知、不同年龄段父母的一般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599、7.053,P=0.021、0.029)。Spearman相关显示父母认知与一般态度呈正相关关系(r=0.394,P<0.01)。结论大多数父母对骨科患儿术后疼痛管理的认知、一般态度和对止痛药的消极态度处于中至高水平,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父母对疼痛测量工具以及所使用止痛药的认知缺陷和消极态度,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案,从而促进其参与。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北京市护理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意愿,了解护理本科生对科研的态度及参与科研时的困难。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9年4—5月,选取北京市4所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三、四年级的319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护理本科生科研意愿、态度及困难。结果319名护理本科生中有275名(86.21%)护理本科生希望在本科阶段参与科研项目,有270名(84.64%)护理本科生认为有必要在本科阶段做护理研究。开展或参与科研时的客观困难有缺乏指导和帮带、时间精力不够、缺乏学术氛围等;主观困难有科研知识缺乏、选题困难、统计学处理困难等。结论护理本科生对科研持有积极的态度,但在开展或参与过程中遇到较多困难,通过对护理本科生针对性的科研训练,将有助于护理本科生科研素养的提升,并提高护生的科研兴趣。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家属免疫调节药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开展用药咨询工作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K-A-P问卷方式随机对湛江市妇幼保健院确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120名患儿家属调查其免疫调节药的知识、态度、行为及患病的情况。结果患儿家属免疫调节药知识普遍缺乏,得分为良好以上的比例仅占33.33%;患呼吸道感染≥10次/年的患儿免疫调节药知识得分不合格率比患呼吸道感染7-10次/年的高;患儿使用免设调节药的方法欠佳,疗程使用免疫调节药所占的比例较低,但他们普遍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愿意接受更多的免疫调节药知识,愿意使用免疫调节药增加患儿免疫力。结论应采取措施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家属免疫调节药知识水平,引导患儿家属采取免疫调整的正确方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从而减少患儿患病。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管理者对护士间横向暴力的认知和态度。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8年10—12月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整理出5大主题,分别为护理管理者对护士间横向暴力的了解程度低、护士间横向暴力给护士带来心理和工作上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在处理护士间横向暴力时缺乏积极性、护理管理者认为横向暴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护理管理者认为对遭受横向暴力的护士所提供的支持较为缺乏。结论护理管理者要加强相关知识,及时发现并处理横向暴力,同时给予受害护士以心理支持。医疗机构也应制订相关规章制度为护理管理者在处理横向暴力时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知识获取途径,有针对性的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取自填式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的知晓率分别为99.31%、94.44%、92.92%。而对于日常接触如与艾滋病人进餐、蚊虫叮咬等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大学生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而从学校、家庭方面获得的信息较少。75.22%的学生表示对艾滋病人不歧视,79.31%%的学生表示愿意帮助艾滋病人,但是表示愿意与其共同学习及用餐的仅分别为55.67%、40.91%。结论大学生对于艾滋病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专业性问题认识不够,且对日常传播途径的认识存在很大的欠缺,学校有必要加强学生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简介:摘要目的对北京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为提高科研训练质量提出建议。方法选取150名北京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八年制学生(研究生阶段)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调查,收集研究生的科研工作类型、对科研训练的态度、对科研条件的评价、与导师的关系以及毕业后的就业方向等内容。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31份,回收率87.3%。科研工作类型上,70人(53.4%)从事基础研究、30人(22.9%)从事临床研究。对科研训练的态度上,69人(52.7%)认为科研工作与临床工作相互促进。调查对象对科研兴趣、科研能力和科研压力的评分分别为3.13±0.84、3.04±0.84和4.14 ± 0.71;对实验室硬件条件(3.30 ± 0.92)、科研经费(3.54 ± 1.06)、科研氛围(3.89 ± 0.85)和奖惩机制(3.82 ± 0.76)评价较为正面,对学校开设的科研训练课程(2.89 ± 0.88)和科研训练时间(2.79 ± 0.94)评价偏向负面。受访者普遍与导师关系融洽(4.29 ± 0.77),111名调查对象(84.7%)对本人与导师的导学关系有正确的认识。66名调查对象(50.4%)希望毕业后在医学院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61人(46.6%)希望只从事临床工作。结论北京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内容以基础研究为主、科研压力较大。建议结合临床进行科研选题,明确科研工作的意义,优化科研条件,坚持导师的个性化指导,将"三全育人"理念贯彻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