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本院1992—2007年间发现在妊娠期间发生卵巢肿瘤的患者8例,并进行电话随访观察。结果:本调查中,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发病率约为0.095/1000次妊娠。8名病例中有4例(50.0%)为生殖细胞肿瘤,3例(37.5%)为侵袭性的上皮性肿瘤,1例(12.5%)为交界性卵巢肿瘤。按手术-病理分期,2例(25.0%)患者诊断时为临床I期,且这些患者经治疗后均获得完全缓解;6例(75.0%)为进展期卵巢肿瘤,随访5年,有3例(37.5%)死亡。预后与卵巢肿瘤的组织类型及分期明显相关(P〈0.05)。这些患者中完成妊娠并产下健康婴儿的有7例,其余1例胎儿因早产死于呼吸窘迫综合征。所有的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有7名患者接受了化疗,5年生存率为72.5%。结论:持续存在的卵巢肿块,以及腹水提示卵巢恶性肿瘤的可能,且妊娠合并进展期卵巢肿瘤预后较差。
简介: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是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而采取的一项举措。《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以来,对推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认知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用药的品种、剂量、疗程及特殊人群用药,更加积极地开展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工作。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也由此增强了对防范药品安全性隐患的高度责任意识,一些企业不仅注意收集被通报药品的不良反应病例,而且正着手开展药品上市后的安全性评价工作。药品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具有治疗作用的同时,必然存在不良反应。因此,被通报了不良反应的药品并不表明是不合格的药品,也不应与“毒药”、“假药”、“劣药”、“不能使用”相提并论。《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内容属告知性质,旨在提醒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及广大公众注意药品存在的安全性隐患,尽量避免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从而为保障社会公众用药的安全筑起一道有效屏障。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scarpregnancy,CSP)的诊治及预后,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德市中医院2002~2011年收治的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平均年龄31.3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停经(7例,87.5%)及不规则阴道流血(6例,75.0%),B超提示子宫瘢痕妊娠可能6例。入院后保守治疗成功6例,1例清宫过程大出血行全子宫切除术,l例经手术切除妊娠组织并瘢痕破裂修补。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经阴道超声有助于明确诊断,应用甲氨蝶呤配合B超引导下清宫治疗多数可获成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咯血患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后,对病变动脉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检塞止血。结果8例患者咯血停止。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咯血是急症止血可靠,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