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发热的护理,皮疹的护理,积极的心理护理,合理的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结果通过配合积极治疗,控制住了疾病的发生发展,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60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通过积极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合理的饮食等护理,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了患儿的痛苦,降低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嵌顿疝的围手术期处理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枣阳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小儿嵌顿疝187例,针对性的围手术期的处理措施,在院观察及随访对手术禁忌症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其中1例在上级医院因术后呼吸功能衰竭、肺水肿进而发展成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1例在我院于术后第2天因发现肠坏死、肠穿孔导致感染性休克转上级医院二次手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1例在我院术后第1天因发现肠坏死、肠穿孔导致感染性休克,在我院急诊手术治疗后治愈出院;2例因患侧睾丸下降不良二期行睾丸下降固定术;1例因术后阴囊血肿保守治疗无效,于术后第2天二次手术止血,后恢复良好出院;38例术后顽固发热、咳嗽,经抗感染、对症治疗后恢复良好出院;17例术后复发腹股沟疝再次接受手术治疗。结论小儿嵌顿疝风险大,但只要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围手术期管理,有针对性处理围手术期的各种问题,是安全可行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葡萄糖酸锌,两组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均连续治疗7d为宜,记录其临床疗效、用药前后大便次数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经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后腹泻频率均较之前显著减少,研究组腹泻症状改善效果更优(P<0.05);研究组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67%)(P<0.05)。结论对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葡萄糖酸锌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有利于保障患儿疗效及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碘伏冲洗+左氧氟沙星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1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做手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207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甲组患者为104例,乙组患者为103例。此次研究乙组生理盐水冲洗+静注头孢噻肟钠,研究甲组碘伏冲洗+静注左氧氟沙星,总结切口愈合情况和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甲组患儿切口愈合的总优良率(97.12%)大于乙组患者(88.35%),有统计学意义(χ2=5.916,P=0.015)。甲组患者切口的感染率(1.92%)小于乙组患者(9.71%),有统计学意义(χ2=5.744,P=0.016)。结论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碘伏冲洗+左氧氟沙星可促进切口良好愈合,并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的概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钙素原与常见炎症指标在急性心衰合并肺部感染中的鉴别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衰患者,所有患者的收取时间(2016年1月2日—2017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急性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单纯心衰患者),对比降钙素原与常见炎症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0.05。结论降钙素原与常见炎症指标在急性心衰合并肺部感染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同用药方案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急诊的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联合抗病毒与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痊愈时间和医疗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90.0%,两组比较数据差异为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痊愈时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费用,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抗病毒与抗生素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未显著提升临床效果,并增加治疗费用,因此不建议采用该方案进行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工作的医务人员326名及接诊患者243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医务人员163名及接诊患者1219例未实施手卫生改进措施,观察组医务人员163名及接诊患者1219例实施手卫生改进措施,比较两组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医院感染情况,分析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手卫生细菌检测合格率、诊疗操作前手卫生依从性、诊疗操作后手卫生依从性、接触患者前手卫生依从性、接触患者后手卫生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呈明显负相关性。结论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可大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护理策略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到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82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回顾,分析其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院内感染发生率45.12%,其中静脉导管感染和呼吸道感染比率最高;分析感染情况与原发病关系,糖尿病肾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70.83%,高于其他原发病患者(P<0.05);分析其他影响患者的感染情况的因素,结果显示,与年龄、透析次数、血清蛋白和血红蛋白等因素密切相关(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应针对患者不同的原发疾病、年龄、透析次数、血清蛋白、血红蛋白等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6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后,总有效达到100%,而对照组仅为90%,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肾衰竭(ARF)在临床应用持续性血液净化(CBP)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IHD)的疗效对比。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科室收治的SAP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38例,分为CBP组和IHD组,每组19例。CBP组进行持续性血液净化;IHD组进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记录并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APACHEⅡ评分都有显著改善。CBP组患者治疗持续的时间、24h尿量达到750ml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短于IHD组患者(P<0.05)。IHD组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次数明显高于CBP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SAP合并ARF在临床采用CBP法与IHD法治疗均有显著疗效,但CBP组治疗效果更稳定,更适用于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采用布地奈德加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3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74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在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上比较,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肺功能改善程度上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对比,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对比无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给予布地奈德加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较常规治疗更有效,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儿肺功能情况,促进患儿更快的恢复,同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归补髓生血汤联合化疗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选取4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23)与观察组(n=23)。对照组采用常规IDA联合Ara-C的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左归补髓生血汤,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整体有效率(95.7%)显著高于对照组(73.9%)(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7%)显著低于对照组(30.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化疗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左归补髓生血汤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更好改善白细胞计数,提高治疗有效性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