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远在1941年由神经外科医生Dandy[1]介绍经颅-面联合入路切除一例眶内肿瘤,这种操作先后由Ray和Mclean(1943)以及Tym(1961)加以改进。1954年Smith报告他和神经外科合作经颅一面联合入路成功的大块切除了前筛窦和眶内肿瘤,但当时大多数头颈外科医生对此持保留态度,直到1963年,Ketcham[2]等报告17例颅一面联合切除治疗副鼻窦肿瘤以前,这种手术仍不作为治疗副鼻窦肿瘤的措施。十年后,Ketcham等又撰写了三篇论文报告他们有关随访结果,补充了增加的病历,并详细阐明其并发症和治愈率,并将副鼻窦癌的治愈率由原来的15%提高到50%[1.2]。彼等的成功大大鼓舞了其他学者应用这种术式切除副鼻窦肿瘤,Bridger[3]称赞Ketcham创造了副鼻窦癌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托槽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 2月 -2018年 8月本院接诊且行口腔正畸治疗的病患 60例,用数字抽签法划分成研究、对照组( n=30)。研究组用无托槽矫治技术,对照组用传统固定矫治技术。对比牙周指数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 96.67%,比对照组 76.67%高, P< 0.05。研究组菌斑指数( 0.51±0.24)分、牙龈指数( 0.81±0.16)分,比对照组( 0.87±0.39)分、( 1.42±0.51)分低, P< 0.05。研究组满意度调查结果:舒适度( 8.56±0.21)分、咀嚼功能( 8.35±0.18)分、美观度( 8.34±0.25)分、固位功能( 8.32±0.23)分,优于对照组( 7.28±0.19)分、( 7.62±0.11)分、( 7.39±0.17)分、( 7.68±0.15)分, P< 0.05。结论:于口腔正畸治疗中运用无托槽矫治技术,疗效好,牙周指数的改善明显,且舒适度强,建议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体会将沟通技巧融入血液透析技术操作教学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将岳池县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44名实习生(均为女生)予以选取,时段限制在2021年1月-12月,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规范分组(每组2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教学法,观察组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沟通技巧;针对两组实习生血液透析技能考核结果、患者满意度、负面情绪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血液透析工作的依从性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1)与对照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组实习生血液透析技能考核结果较高(P<0.05)。(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0%,与对照组65.0%评估结果比较,前者满意度较高(P<0.05)。(3)沟通工作实施后与对照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较低,负面情绪改善较为明显,且患者治疗依从性90.0%,与对照组评估结果60.0%展开比较,观察组患者对血液透析工作的依从性较高(P<0.05)。结论:将沟通技巧融入血液透析技术操作教学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实习生血液透析技能考核结果并改善患者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