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木质家具制造业和纺织业工人职业性噪声接触特征及其分布状况,为我国噪声源数据库建立和噪声危害防控提供基础依据。方法于2020年3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木质家具制造业和纺织业共653名工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一般情况问卷调查,测量噪声接触特征指标,分析不同行业和工种的8 h等效连续A声级(LAeq,8 h)和峰度等变化。结果作业工人噪声接触LAeq,8 h为(91.2±6.9)dB(A),峰度中位数和峰度均数分别为37.0、105.0。84.1%(549/653)的工人LAeq,8 h≥85 dB(A),49.0%(320/653)、68.5%(447/653)的工人峰度中位数和峰度均数>10。纺织业工人LAeq,8 h水平高于木质家具制造业,而峰度中位数和峰度均数低于木质家具制造业(P<0.01);织布工和纺织工LAeq,8 h较高,枪钉工峰度指标较高(P<0.05)。作业工人峰度中位数与峰度均数呈正相关(r=0.80,P<0.01);木质家具制造业工人LAeq,8 h与峰度中位数和峰度均数均呈正相关(r=0.33、0.35,P<0.01);纺织业工人噪声接触LAeq,8 h与峰度中位数和峰度均数均呈负相关(r=-0.45、-0.40,P<0.01)。结论LAeq,8 h和峰度等噪声接触特征指标的行业和工种分布差异较大,多指标联合测量有利于全面评估噪声接触及其健康效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以需求为导向的医学生早期接触护理课程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首次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参加临床早接触课程的2017级及2018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1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级为70名学生设为试验组,2017级45名学生设为对照组。试验组以需求为导向进行早期接触护理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的设计并应用,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授课方式,课程结束后以学生对课程的了解程度、认可程度、满意程度以及跨专业学习准备度为课程效果考核指标。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比对照组学生在对课程的认可程度[(3.63±0.78)分比(3.11±0.83)分]及满意度评分[(13.59±1.48)分比(11.29±2.36)分]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学生团队协作、以患者为中心及跨专业学习准备度总分分别为(53.49±5.30)分、(22.90±2.11)分、(93.31±7.58)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50.78±4.98)分、(22.07±2.11)分、(88.62±4.83)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阶段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早期接触护理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提高医学生团队合作与共情能力,提高早期接触临床实施效果。
简介:摘要无内膜接触缝合(sutureless)技术是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的一种新型术式。该术式最初用于术后发生肺静脉梗阻(pulmonary vein obstruction,PVO)的患者,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效果。由于缝线不接触肺静脉内膜,无内膜接触缝合技术能很大程度上减少内膜增生和术后PVO,近年来逐渐预防性一期应用。与传统手术相比,无内膜接触缝合技术在初次手术应用上的适应证尚不明确。近年来也涌现出sutureless技术的多种改良方法,并有良好的初步疗效。本综述回顾无内膜接触缝合技术的发展,介绍其改良手术方案和归纳该技术的优势和适应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多焦软镜)和单光软性角膜接触镜(单焦软镜)联合验配方式矫正老视的视觉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于2018年1—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招募20例老视观察对象(老视度数+1.00~+2.00 D),分别按多焦法(双眼配戴多焦软镜)、单眼视法(一眼配戴远用单焦软镜,一眼配戴近用单焦软镜)和改良法(主视眼配戴单焦软镜,非主视眼配戴多焦软镜)3种方法验配角膜接触镜。每种方法配戴1周,间隔1周作为洗脱期,分析选用单光框架眼镜和3种接触镜矫正方法矫正下的观察对象双眼远、中、近距离100%及10%的双眼对比度视力(后文中视力均为双眼视力),同时采用VFQ-25汉化版视觉质量量表评估视觉效果。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方法下视力的差异。结果:在远距视力对比中,多焦法视力低于单光框架眼镜(t=3.91,P=0.001)和改良法(t=2.94,P=0.008)。在50 cm处100%和10%对比度时,多焦法(100%:t=-4.76,P<0.001;10%:t=-4.22,P<0.001)、单眼视法(100%:t=-3.50,P=0.002;10%:t=-4.76,P<0.001)和改良法视力(100%:t=-4.22,P<0.001;10%:t=-3.90,P=0.001)均高于单光框架眼镜;在30 cm处100%和10%对比度时,多焦法(100%:t=-4.36,P<0.001;10%:t=-5.48,P<0.001)、单眼视法(100%:t=-7.43,P<0.001;10%:t=-4.03,P=0.001)和改良法(100%:t=-5.67,P<0.001;10%:t=-3.93,P=0.001)视力均高于单光框架眼镜。所有观察对象中有1例认为单光框架眼镜最佳,7例认为多焦法最佳,2例认为单眼视法最佳,10例认为改良法最佳。结论:联合多焦法和单眼视法的改良验配方法能很好地矫正老视,提供不弱于单眼视法和多焦法的视觉效果,更容易被老视患者接受。
简介: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SM)使用互联网的行为特征和对互联网行为干预的接受意向。方法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通过某一同性恋网站招募MSM进行在线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资料、上网习惯、性取向、艾滋病高危行为、对艾滋病知识的需求和相关知识获得的途径、接受互联网干预的意向等,并采用x2检验分析不同人口特征及上网习惯的MSM对互联网干预的接受情况的差异。结果共有719名MSM完成问卷调查,719名MSM中以25~29岁组最多(占40.61%),以学历大专及以上(占78.30%)、未婚者(占87.34%)、同性恋(77.05%)为主。44.78%(322/719)的MSM在最近1个月和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而最近1次和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70.93%(510/719);有29.62%(213/719)曾经和女性有过性行为,其中有57.75%(123/213)最近1次和女性发生性行为有使用安全套。75.24%(541/719)的MSM主要是在住所上网,79.28%(570/719)的对象每天都会上网。84.70%(609/719)的调查对象愿意通过网络途径获得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愿意通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医院等途径通过面对面获得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分别为28.37%(204/719)和22.81%(164/719)。其中,年轻的、文化程度高的、性取向为同性恋的、主要上网地点为住所的MSM更愿意接受互联网干预(P〈0.01或0.05)。在接受互联网干预的平台选择上,84.14%(605/719)的MSM更愿意采用浏览网页等非互动方式获得互联网干预,远高于使用即时聊天工具(占29.35%,211/719)等网络互动形式。结论受调查的使用互联网的MSM人群更倾向于互联网干预的形式。互联网干预对控制艾滋病在MSM人群中的传播具有深刻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评价接触苯苯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NHL)之间的关联。方法检索国内外各大类型数据库,获得有关职业接触苯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关系的文献,采用Revman4.2软件对筛选纳入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倒漏斗图法定性评价发表性偏倚。结果共纳入原始文献11篇,累计病例5916例,对照10346例。经Meta分析得出苯的暴露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病合并OR值为1.02,95%可信区间为0.92-1.14。结论苯的暴露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并不能证明苯暴露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危险因素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以下简称额温计)与传统水银玻璃体温计(以下简称水银体温计)所测得体温值有无差异,探讨在母婴同室使用额温计能否取代水银体温计进行住院患者体温测量。方法用两种体温计分别于晨起、下午同时测量住院15日内病区所有孕产妇(以下简称成人)和婴儿体温共计1888例次,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在盲测的情况下,两种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体温正常成人组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498);在发热成人组和婴儿组测量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同时得出两种测量方法在不同时段差异早上成人组P=0.004;下午成人组P=0.156;早上婴儿组和下午婴儿组均P=0。结论额温计不能代替水银体温计用于母婴同室病房体温测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流行趋势与性行为特征。方法:对2015年~2018年期间和男性有过肛交或者口交性行为的男性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借助分类滚雪球的方式对符合条件的调查对象进行筛选,由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予以匿名调查,问卷调查后将采集血样送到实验室检验。调查内容有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性行为特征。结果:2015年~2018年期间总计调查8145例男男性行为者,年龄主要在20~30岁内,未婚较多,本省所占比例高,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较多;2015年~2018年期间男男性行为者在娱乐场所、公园、公厕寻找性伴侣;最近半年同性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比例越来越高;最近半年和异性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不高;吸毒史较少,性病史有一定降低。结论: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HIV感染率有一定升高,需予以针对性措施,促使此类人群进行安全性行为,使HIV的蔓延得到有效遏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肝星状细胞(HSC)的直接接触调节作用。方法建立HSC及BMSC共培养系(共培养组),共培养72 h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分离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共培养组HSC中Notch通路相关受体(Notch1、Notch2、Notch3及Notch4)及BMSC中Notch相关配体(Dll1,Dll3,Dll4,Jag1及Jag2)的表达情况,以单独培养HSC及BMSC为对照组。两组蛋白表达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共培养组中Notch1表达量为1.85±0.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98±0.25(t=4.235,P<0.05);而Notch3表达为0.40±0.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08(t=-7.971,P<0.05);Notch相关配体Jag1表达为2.03±0.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99±0.13(t=6.386,P<0.05)。结论BMSC可能通过Jag1结合Noch1以直接接触机制调控HSC。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佩戴角膜接触镜在CPA肿瘤术后眼睑闭合不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颅底病房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所收治的60例CPA听神经鞘瘤术后眼睑闭合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佩戴角膜接触镜护理和传统滴眼药水护理的方法,通过speed眼部不适评分表评估听神经瘤术后眼睑闭不全患者眼部舒适度,并统计两组患者角膜炎的发生率,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眼部疗效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角膜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眼部不适评分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结论佩戴角膜接触镜在CPA肿瘤术后眼睑闭合不全护理中患者舒适度增加,且能有效的预防角膜溃疡的发生,适合CPA肿瘤术后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使用.关键词听神经瘤;眼睑闭合不全;术后并发症;角膜接触镜;护理;规范中图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0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