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整脊推拿疗法结合导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整脊推拿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整脊推拿疗法结合导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颈椎生理曲度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P<0.05)。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整脊推拿疗法结合导引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改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能够促进胫骨骨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有效治疗方式。方法:首先需要选取胫骨骨折患者 90名,其次对其进行平均的分组,每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并且保证在对比前,患者的情况无差异性,最后观察临床效果,探究有效的治疗方式。其中, 45名进行传统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命名传统组, 45名进行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命名微创组,并且所有的患者均来自我院。结果:微创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以及肢体的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传统组,经统计学软件整理得出,结果均为 P<0.05,两种治疗方式差异显著。结论:在临床上实施微创经皮内固定术可以明显的提高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还可以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6月医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4例,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冠脉介入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检测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观察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期间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平均发作时间,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西雅图不稳定型心绞痛量表(SAQ)评分],比较治疗疗效。结果冠脉介入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LVDD、LVESD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冠脉介入组患者治疗后的疾病主观感受程度、活动能力受限情况、治疗方法满意程度、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状况等SAQ各项评分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冠脉介入组心绞痛发生次数和平均发生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冠脉介入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χ2=4.200,P<0.05)。结论与常规药物保守治疗比较,采用PCI术联合药物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远期效果可观,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对胫腓骨骨折的手术方式及医学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7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纳以往的解剖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法,而观察组采纳经皮置入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再进行对比两组的临床医学疗效。结果根据两组患者采纳不同的治疗方式以后,发现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Johner-Wruhs评分治愈有22例,显效2例,无效11例;实验组患者在出院时Johner-Wruhs评分治愈有32例,显效1例,无效2例。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医学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对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明显的医学疗效,因此值得在医学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型(PVP)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间收治的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5例接受单侧穿刺手术的设为实验组,接受双侧穿刺收的设为对照组,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注入骨水泥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X线暴露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均为(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骨折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单侧穿侧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发生骨折的患儿,并分析临床改善成效。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肱骨髁上发生骨折,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44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对照组为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为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分析手术改善结果。结果从治疗上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上其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治疗优良率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为86.4%(19/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3%(17/22),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策略更有效。结论采用符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于肱骨髁上发生骨折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更好,其操作便利,有利于控制并发症,不失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5)与研究组(n=25),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结石清除率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比较基本相同(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基本一致(P>0.05)。结论相比于经皮肾镜碎石术,给予肾结石患者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患者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效果更好,且不会增加术后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结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所收治的肾结石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均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手术治疗方案,并分别对两组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平均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结石清除率和患者满意率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于肾结石患者临床疗效的改善和提升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可作为肾结石患者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案,并予以临床应用和推广。
简介:目的:研究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于新生儿胆红素变化情况的测定的准确度,分析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早期预测效果。方法:采用随机表法选取100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共100例,分别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新生儿的胆红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两者的检测结果。结果:新生儿的经皮胆红素值的检测和血清中的胆红素的含量呈现出线型的相关性。结论:经皮胆红素的测定方法对新生儿没有造成任何的创伤,而且操作方便快捷,数据结果的可靠性高,能够随时对新生儿的血清中的胆红素的含量进行动态地监测,能够快速地诊断出新生儿中的高胆红素血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多发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接诊多发性肾结石患者共80例,设置对比性治疗研究,依据患者术式选择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组40例。比较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术式、单一经皮肾镜治疗术式多发性肾结石治疗效果及预后安全。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45.85±3.09)min、术中失血量(85.26±5.22)ml、术后失血量(26.35±2.15)ml、住院时间(6.85±1.45)d均降低,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