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2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肝硬化属于慢性进展性肝病,患者大部分会产生感染,其存在粪便。血清及腹水菌群变化,一般与肝硬化的进展及其并发症发生具备一定关联性。现阶段,大部分患者由于血液当中的细菌丰富度偏低,导致其进行细菌培养过程中较为困难,无法进行全面分析。二代测序技术能够结合高流量及高速度的优势积极实现病原体微生物检验。二代测序技术可有效实现医生抗菌药物优化选择,能够实现临床微生物群全基因组分析。

  • 标签: 高通量测序 肝硬化 粪便 腹水 微生物群检测
  • 简介:摘要:随着犯罪分子反侦察意识日益提高,在现今犯罪现场很难提取到常规生物检材,各类刑事案件在提取常规检材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脱落细胞等大量非常规生物检材也被同时提取,无形中加大了日常DNA提取工作量及提取难度,本实验目的在于利用博坤生物96道全自动提取工作站探索提取大量脱落细胞DNA的方法,从而在面对有些案件提取大量脱落细胞能够建立行之有效的提取方法。

  • 标签: 脱落细胞 DNA提取 博坤生物96道全自动提取工作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荧光法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微生物快速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收集了112名上呼吸道感染病的临床资料,从2020年01月至2021年01月进行了调查。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对纳入病例的鼻、咽、喉分泌物进行微生物检测,并对纳入病例的病毒感染率和类型分布进行统计。结果:在112名病人中,共检测到100名病毒感染,其中病毒感染率达89.29%;其中30.00%的患者是腺病毒感染;流感病毒 A型和 B型流感病毒的比例分别为20.00%和15.00 %;合胞病毒的比例为12.00%;副流感病毒1,2,3例分别为6.00%,7.00%,10.00%。结论: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可以快速检测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类型和类型,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 标签: 免疫荧光法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微生物快速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   摘要:目的:针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中的临床应用及思考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期间,对122例孕产妇开展产前三级预防,其中61例在常规三级预防基础上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记为观察组,另外61例采用常规三级预防,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孕产妇配合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低于对比组(P<0.05),两组孕产妇配合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孕产妇在怀孕阶段对其开展产前三级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在三级预防中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同时开展产前三级预防能有效提高孕产妇的配合度。

  • 标签: 分子生物学技术 出生缺陷 三级预防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诊疗中追踪患者微生物感染状况并以此指导用药的价值。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52例于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诊疗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后均开展实验室微生物检查,并结合药敏试验指导用药治疗,分析效果。结果:通过微生物检查指导诊治,患者治疗后微生物轻度感染患者从21.15%,上升至59.62%;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8.07%。结论:感染性疾病诊疗通过微生物检查联合药敏试验能够很好指导工作开展,对于提升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借鉴使用。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微生物检查 药敏试验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应用于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2月—2022年11月期间收治的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6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对照组(常规治疗)PSQI评分小于观察组(干预后),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抑郁症 睡眠质量 心理护理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康复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术后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康复进行治疗;联合组40例,采用术后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底功能评分及性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尿失禁、子宫脱垂、盆底肌肉等盆底功能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失禁、子宫脱垂、盆底肌肌张力等盆底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且联合组的盆底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性生活质量满意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康复治疗对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盆底肌力,减少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提高女性的性生活质量。

  • 标签: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康复 盆底肌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方式治疗对患者盆底肌肉张力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参照组患者给予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肉张力和盆底压力分级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肌肉张力及压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盆底肌肉张力及压力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能够促进患者盆底肌肉张力恢复,提高患者盆底压力等级,促使功能恢复。

  • 标签: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肉张力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SDPL1在肝细胞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预测SPDL1基因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GEPIA2.0、HPA、UALCAN及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SPDL1表达对H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利用LinkedOmics、GeneMANIA数据库探讨SPDL1在HCC发生中的可能机制。结果:SDPL1 mRNA在HCC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P53突变型HCC中SPDL1mRNA表达在较未突变者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在不同民族、性别、年龄、BMI、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等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PDL1mRNA高表达组HCC患者的总体生存期、无病生存期、肿瘤无复发生存期、疾病特异性生存期均低于低表达组(P<0.05)。PPI分析显示NEK9、KNTC1、ZW10、UBXN1、YLPM1等蛋白与SPDL1具有明显的相互作用,KIF18A、LMNB1、BUB1B、TTK和SGOL2等蛋白在HCC中与SPDL1共表达,这些蛋白能够促进染色体分离、染色体定位、DNA复制、细胞周期、同源染色体重组等,引起肿瘤染色体不稳定性。结论:在HCC中,高表达的SPDL1可能通过引起肿瘤的染色体不稳定,促进HCC的发生及发展,并成为判断HCC患者预后新的生物学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HPV生物凝胶敷料辅助保妇康栓治疗HPV感染性宫颈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HPV感染性宫颈炎患者10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保妇康栓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HPV生物凝胶敷料治疗。结果研究组有效率及转阴率更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更少(P<0.05)。结论抗HPV生物凝胶敷料辅助保妇康栓治疗HPV感染性宫颈炎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HPV转阴率,改善临床病症,控制不良反应出现,应该推广。

  • 标签: 抗HPV生物凝胶敷料 保妇康栓 HPV感染性宫颈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SDPL1在肝细胞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预测SPDL1基因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GEPIA2.0、HPA、UALCAN及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SPDL1表达对H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利用LinkedOmics、GeneMANIA数据库探讨SPDL1在HCC发生中的可能机制。结果:SDPL1 mRNA在HCC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P53突变型HCC中SPDL1mRNA表达在较未突变者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在不同民族、性别、年龄、BMI、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等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PDL1mRNA高表达组HCC患者的总体生存期、无病生存期、肿瘤无复发生存期、疾病特异性生存期均低于低表达组(P<0.05)。PPI分析显示NEK9、KNTC1、ZW10、UBXN1、YLPM1等蛋白与SPDL1具有明显的相互作用,KIF18A、LMNB1、BUB1B、TTK和SGOL2等蛋白在HCC中与SPDL1共表达,这些蛋白能够促进染色体分离、染色体定位、DNA复制、细胞周期、同源染色体重组等,引起肿瘤染色体不稳定性。结论:在HCC中,高表达的SPDL1可能通过引起肿瘤的染色体不稳定,促进HCC的发生及发展,并成为判断HCC患者预后新的生物学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收集时间2018年10月-2019年4月,在上述时间段内选取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对其进行快速血清学检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检出率与患儿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大检出率越低,差异较小,(P>0.05);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于病程<7天的检出率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结果对比差异较大,(P<0.05),快速血清学检验对于病程时间≥7天的检出率高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但是在临床中需要根据患儿年龄、病程选择最合适的检验方式,提高检出率。

  • 标签: 血清学检验 微生物 检测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微生物检验法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检验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在我院就诊的念珠菌阴道炎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对其留取的分泌物采用镜检法、培养法以及凝集法进行检验,并将病理组织学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这三种检验方法的阳性率。结果 阳性率,镜检法阳性率均高于培养法以及凝集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不同微生物检验法 念珠菌阴道炎 阴道分泌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门冬胰岛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所选病例是2021年4月到2022年5月前来我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患者共计有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特殊组,各为48例;对照组予以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特殊组使用门冬胰岛素治疗,对照治疗结果。结果:特殊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数据有差异(P

  • 标签: 门冬胰岛素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妊娠期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桑枝总生物碱片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22年9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联合依帕司他,观察组给予桑枝总生物碱片联合依帕司他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及空腹血糖、SOD、MDA、GSH-P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及空腹血糖、SOD、MDA、GSH-Px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桑枝总生物碱片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氧化应激指标,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桑枝总生物碱片 依帕司他 血糖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实施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指导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样本限定为本院2019年7月到2021年8月期间收录的36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基于临床干预措施差异分组,常规干预的180例为对照组样本,行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指导干预的180例为干预组,分析组间VAS、ODI以及肌电信号差异。结果:干预前组间VAS、ODI评分较之对照组无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VAS、ODI分值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组间竖脊肌、多裂肌肌电信号差异无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竖脊肌、多裂肌肌电信号较之对照组更高,数据差异无意义(P<0.05)。讨论: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病情干预阶段,开展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指导干预的效果显著,有效促进好患者腰背部肌肉改善,优化患者生理状态,提升医疗干预质量。

  • 标签: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指导 康复训练 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比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别使用门冬胰岛素、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借助数字随机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7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使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观察组(36例,使用门冬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较对照组低,且胰岛素敏感指数较对照组更高,P<0.05;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观察组(2.78%)低于对照组(22.22%),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使用门冬胰岛素治疗的效果较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更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降糖效果更佳,且安全性更高。

  • 标签: 门冬胰岛素 妊娠期糖尿病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生物肌电刺激加Kegel被动运动与盆底肌自主训练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直肠前切除综合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胃肠疝外科行腹腔镜辅助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出现直肠前切除综合征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的盆底自主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生物肌电刺激联合Kegel被动运动训练。观察两组干预后的肛门直肠功能、生活质量情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各项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ARSS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物肌电刺激加Kege被动运动与盆底肌自主训练可显著改善直肠癌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患者肛门直肠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生物肌电刺激 Kegel被动运动 盆底肌自主训练 直肠癌 直肠前切除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