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比较GEVCT与GE750HDCT在健康人群中进行肺结节(早期肺癌)筛查的价值。方法对3269例健康体检者肺部CT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GEVCT与E750HDCT筛查早期肺癌的敏感性和辐射剂量。除探测器和重建算法外,其他软硬件和扫描参数均相同。结果GEVCT组(931人)检出肺结节72例89个结节,病理证实早期肺癌3例;GE750HDCT组(605人)检出肺结节83例146个结节,病理证实早期肺癌4例。GE750HDCT对肺结节的检出率高于GEVCT(P<0.05)。GEVCT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平均值为(9.8209±1.63092)mGy,剂量长度乘积(DLP)平均值为(511.15±45.73)mGy-cm;GE750HDCT的CTDIvol平均值为(5.4250±1.72108)mGy,DLP平均值为(229.09±84.73)mGy-cm。GE750HDCT的辐射剂量低于GEVCT(P<0.05)。结论GE750HDCT较VCT分辨率更高且辐射剂量更小,更适合健康群体早期肺癌的筛查。
简介: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Version2,PI-RADSV2)是一个应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pMRI)检查进行前列腺临床显著癌诊断的影像学规范。PI-RADSV2制定了mpMRI技术参数的最低标准,简化并标准化影像学报告内容,提出了与前列腺临床显著癌风险相关的分级标准。笔者根据PI-RADSV2的标准化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构建了前列腺mpMRI的结构式报告模板,旨在对该结构式报告进行解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维生素 D+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对IgE 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随机选取 2019 年 6 月~2020 年 6 月在我院儿科诊治的 82 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不同治疗方案的两组各 41 例,将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列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维生素D 口服的为观察组,将两组患儿治疗后 1 个月的血清 IgE 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进 行分析,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在采用维生素D 联合沙丁胺醇治疗的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 97.56%,高于对照组的 82.93%,x2=4.9865,P=0.0255;患儿的FEV1(2.23?.59)、FVC(3.33?.54)以及 FEV1%(74.90?.61)均优于对照组的 (1.27±0.56)、(2.12±0.45)、(64.62±3.54),同时血清 IgE 值(12.34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对hs-CRP、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间来我院就诊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比较了两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效果,分析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7/50)或且高于对照组76%(38/50),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水平(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两组血清hs-CRP、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有效地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中枢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减少炎症反应,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小鼠区域性局部皮内和静脉注射^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后瘤周淋巴结PET/CT成像的差异,评估^18F-FDG在肿瘤淋巴结微转移中的成像效果。方法:构建4T1原位乳腺癌淋巴结微转移模型,区域性局部皮内和次日静脉注射^18F-FDG,进行小动物PET/CT显像,对淋巴结摄取^18F-FDG较高者隔日再行瘤周局部皮内注射锝硫胶体(technetiumsulfurcolloid,99mTc-SC)后行小动物SPECT/CT成像。显像完成后,取淋巴结组织进行H-E染色,以及上皮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5/6,CK5/6)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transporter-1,Glut-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局部皮内注射时,有微转移的小鼠瘤周淋巴结摄取^18F-FDG异常增高,ID%/g值为19.2±2.0(n=2),显著高于对照(自身对照时对侧淋巴结;ID%/g值为6.8±0.4)和无转移小鼠(ID%/g值为7.2±0.4)相同位置淋巴结(P〈0.001)。静脉注射时,未发现任何小鼠淋巴结摄取异常增高(ID%/g值为2.5±0.5;P=0.870)。局部皮内注射^99mTc-SC时,可观测到多个腋淋巴结,其中1个瘤周淋巴结与^18F-FDG高摄取淋巴结位置相吻合。H-E染色和CK5/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18F-FDG高摄取的淋巴结为发生微转移的淋巴结。结论:区域性局部皮内注射^18F-FDG能定性前哨淋巴结,比静脉注射法早期发现肿瘤微转移淋巴结。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弹性对比指数(elasticitycontrastindex,ECI)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甲状腺结节患者85例共120个结节,行高分辨率超声检查,记录结节的二维超声特征及结节距颈动脉的距离,并行弹性成像检查(记录ECI值),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ECI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120个结节中,恶性结节65个,良性结节55个,恶性结节的ECI值(3.54±1.23)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的ECI值(2.65±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I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最佳临界值为2.90.钙化组结节的ECI值(3.50±1.55)显著高于无钙化组结节的ECI值(2.45±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组内良恶性结节的EC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结节和恶性结节的ECI值与结节距颈动脉的距离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98和0.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CI值对距离颈动脉≥10mm的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优于距离颈动脉〈10mm的恶性结节.结论:ECI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可作为常规超声的重要补充.
简介:目的通过对乳腺微小肿块(直径<1cm)超声不同定位方法的比较,寻求适合的术前超声定位方法。方法选择我院60例女性乳腺微小肿块患者,分成3组,分别经超声体表定位、超声引导下亚甲蓝(美蓝)注射定位及细针穿刺定位3种不同方法术前定位后,行乳腺肿块切除术,对术中找到肿块的时间(多个肿块为找到第1个肿块的时间)、出血量(多个肿块为平均出血量)及切除组织与肿块重量的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单一良性肿块,细针穿刺定位找到病灶的时间为(2.1±1.7)min,出血量为(10.2±3.8)mL;经皮肤体表定位找到病灶的时间为(5.6±3.2)min,出血量为(18.1±4.8)mL;亚甲蓝定位找到病灶的时间为(4.0±2.8)min,出血量为(14.0±4.6)mL。结论乳腺微小肿块术前行超声定位是简单准确的方法,能准确标明肿块的深度和位置,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其中细针穿刺定位最精准,术中寻找到肿块的时间最短,出血量最少,但价格昂贵;体表定位最简便,尤其适合多病灶定位,但当乳房过大或乳腺较松弛时易发生偏移而导致术中找到肿块的时间过长;亚甲蓝染色定位较准确,但易弥散,时间和注射剂量是关键。
简介:目的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价值。方法对63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肺栓塞的患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与CT各参数比较;并将肺动脉高压患者分为3组,进行组间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发现右房内血栓1例,主肺动脉干或左右肺动脉血栓3例,右心腔增大38例,肺动脉增宽33例,右室壁运动异常19例,肺动脉高压45例,肺动脉血流流速曲线异常19例。CT发现右房内血栓及肺动脉内血栓7例,右心系统形态改变及肺动脉高压例数均低于超声心动图。3组肺动脉高压患者随肺动脉收缩压(SPAP)升高,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与主肺动脉内径明显增大(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简便易行,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简介: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探究针刺太冲穴治疗眼疾的现代科学机制.方法:30例健康志愿者接受交替针刺视觉相关穴位--太冲穴及假穴,1.5TMRI采集数据,SPM2软件处理后获得2个针刺任务的个体及组激活图;组激活图若见视皮层激活,计算激活点的信号强度,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组激活图针刺太冲穴见视皮层激活,而假穴未见激活;针刺太冲穴双侧视皮层激活点信号强度均较强,且均为针刺侧激活强度强.个体激活图针刺太冲穴9例视皮层激活;假穴6例.结论:BOLD-fMRI研究中发现针刺太冲穴激活双侧枕叶视皮层(BA18),负责较高级视觉过程,且针刺侧视皮层激活强度强,为中医针灸治疗眼疾提供了一种解释.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病变徒手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与关键技术。方法:2011年3月—2013年3月对42例不明原因颈部淋巴结增大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应用18G或16G组织切割针经皮徒手技术活检。穿刺靶淋巴结大小为1.0cm×0.6cm~8.6cm×5.0cm,每例穿刺2~5针。所取组织条能满足病理学定性诊断要求视为取材成功。结果:39例(92.9%)所取组织量能满足病理定性诊断要求。穿刺组织病理学结果:淋巴结恶性病变12例(28.6%,其中转移性癌7例、恶性淋巴瘤5例);良性病变26例(61.9%,其中淋巴结结核14例、反应性增生5例、慢性肉芽肿性炎4例、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3例);性质不确定1例(2.4%)。结论: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徒手活检技术具有实时监视、精准、灵活、微创等优点,在颈部淋巴结增大的定性诊断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三维超声造影可疑阳性病例的处理方法。方法在1043例输卵管三维超声造影病例中,随机选择20例疑有双侧或单侧阻塞者共40条输卵管纳入研究。患者接受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声诺维三维超声造影(3D-SonoVue-HyCoSy),对于判断为单侧或双侧输卵管阻塞的患者,休息解痉5~10min后再进行间隙性加压推注造影剂,将检查结果与腹腔镜通液术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首次造影判断为输卵管阻塞的有33条,经间隙性加压推注造影剂及改善解痉方法后有22条(66.7%)输卵管显示为通畅。间隙性加压处理后的3D-SonoVue-HyCoSy诊断输卵管通畅的阴性预测值为96.6%(28/29),诊断输卵管阻塞的阳性预测值为72.7%(8/11),诊断符合率为90.0%(36/40),与腹腔镜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结论对3D-SonoVue-HyCoSy中初步诊断为单侧或双侧输卵管可疑阻塞的患者,可通过及时间隙性加压推注造影剂造影等方法明确诊断。
简介: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征,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手术切除、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分析术前MS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图像,5例进行了多平面重组(MPR)。结果:15例中,胃间质瘤9例,肠道间质瘤5例,胃及十二指肠同时发病者1例。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腔外生长为主。良性4例,3例直径小于5cm,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均匀强化。恶性9例,密度不均,内可见低密度液化坏死区,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内部坏死囊变区无强化,1例出现肝转移,1例出现脾转移。交界性2例,直径分别为3.6cm和4.3cm。结论:MSCT及其多平面重组技术能够显示病变的特征及其与周围的关系,对GIST的定位、定性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本设计为一种用于肝病治疗仪的灯罩,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包括聚光罩和遮光罩,肝病治疗仪的治疗灯可拆卸 套设于聚光罩内,聚光罩可拆卸套设于遮光罩内;遮光罩的中上部呈可伸缩的波纹状,遮光罩下部的外侧设有相对称的第一调节 环扣和第二调节环扣,上部设有相对称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还包括第一约束带和第二约束带,所述第一约束带和第二约束带 的一端与均遮光罩下部的内侧连接,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而分别与第一调节环扣和第二调节环扣连接。该灯罩结 构简单,不仅可以有效聚集照射的光束,提高照射治疗的效果和效率,而且可起到防寒和遮挡外人视线的作用,有效提升了患者 进行照射治疗的舒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