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北海市福成镇老年与中青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北海市福成镇卫生院收治的老年性消化性溃疡(年龄≥60岁,118例)及中青年消化性溃疡(年龄<60≥18岁,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其溃疡发病原因、发生部位、溃疡面积及临床表现.结果老年组消化性溃疡患者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比例、胃溃疡的发病率、胃底及贲门溃疡的发病率、巨大溃疡的发生率、腹部隐痛或胀痛、呕血、黑便及无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节律性腹痛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老年与中青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老年因基础病及机体生理状况等方面原因,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临床上接诊时应提高警惕.
简介:目的探讨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患者巨细胞病毒肺炎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2004—2006年我院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患者14例,其中肾移植11例、骨髓移植1例、肝移植1例、肾病综合征长期服免疫抑制剂1例,基础免疫抑制剂为环孢素、晓悉、FKS06、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治疗,14例患者于术后平均90天发病,均有发热(38.5℃以上)、咳嗽、痰少,呼吸困难、呼吸急促(〉35次/min)、发绀;胸部X线呈“磨玻璃”样弥漫性间质性肺炎改变。实验室检查:所有病例淋巴细胞分类〈20%;8例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和(或)外周血巨细胞病毒抗原PCR——(CMV-Ag)阳性;10例患者血气分析为PaO2〈60mmHg,PaO2/FiO2〈200,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治疗主要为抗病毒治疗,丙氧鸟苷10mg/(kg·d),分2次静滴;加用甲基强的松龙40mg,ivgtt,bid短期冲击治疗,直至胸部X线(或CT)病灶减少后减量,同时调整免疫抑制剂:泼尼松减量至10mg/d,环孢素剂量减至发病前的1/3—1/4,或停用环孢素;合并ARDS者,均给予无创呼吸机双水平正压通气给氧治疗;2例肾移植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连续静脉血滤治疗。结果14例患者总存活率50%(7/14),10例合并ARDS者7例死亡,死亡率(70%),10例肾移植病人减少免疫抑制剂后肾功能正常,仅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连续静脉血滤治疗及调整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好转。结论免疫抑制患者(肾移植术、肝移植、骨髓移植后等及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易并发巨细胞病毒肺炎,治疗应给予抗病毒、短期激素冲击、调整免疫抑制剂、呼吸机辅助呼吸等综合治疗。免疫抑制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肺炎预后不佳,合并ARDS者预后更差。
简介:目的阐明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行钻孔引流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4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14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与影像学表现、手术并发症、预后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4例患者中男100例(87.7%),女14例(12.3%),术后良好康复者84例(73.7%),预后不良者30例(26.3%)。两组在患者年龄、入院时Markwalder's分级、凝血功能、合并脑梗死、术后并发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状态、凝血功能障碍以及术后并发症与预后确实存在相关性。结论影响CSDH预后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状态、先前合并的脑梗死、凝血功能障碍、术后并发症。某些术后并发症可以导致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变差,应当尽量预防这些并发症。
简介:目的分析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是否能作为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的恶性诊断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于2013年7月至2016年8月之间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的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患者125例。根据术后病理分为良性组、恶性组。分别对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术前甲状腺球蛋白浓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良性组62例,其中男23例,女39例,平均年龄49(19~78)岁,肿瘤平均直径(3.400±1.374)(0.1-5.5)cm;恶性组63例,其中男13例,女50例,平均年龄46(15—79)岁,肿瘤平均直径(3.140±1.143)(0.3~7.0)cm;术前Tg水平,恶性组为(299.73±495.02)ng/ml,良性组为(48.20±43.68)ng/ml。2组年龄、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Tg定于100ng/ml时,对恶性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8.7%和90.0%。结论Tg可作为甲状腺滤泡状癌(follicularthyroidcarcinoma,FTC)的辅助诊断指标,术前Tg水平高应高度怀疑FTC的可能。
简介:目的探讨冠脉病变局部特征、支架因素及介入操作因素对介入术后即刻支架贴壁不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介入治疗前、后均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的50例患者资料。介入术前OCT检查评价冠脉病变局部特征(包括:血栓负荷、钙化程度、不稳定斑块即薄帽纤维粥样瘤(TCFA)、央层、病变累及象限、病变长度、狭窄程度),术后即划行OCT评价支架贴壁情况、结果本研究共分析支架丝30390个,术后即刻支架丝贴壁不良发生率为(6.63±4.37)%。多元线性同归分析显示.西罗莫司支架(β系数5.3%,P〈0.001)、钙化(β系数1.9%,P=0.002)与术后即刻支架丝贴壁不良发生率呈正相关。而后扩张压力(B系数-0.2%.P=0.021)与术后即刻支架丝贴壁小良发生率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西罗莫司支架、钙化程度重可增加术后即刻支架丝贴壁不良发生率,而术后球囊扩张可减少即刻支架丝贴壁不良的发生。
简介:目的建立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基础的华支睾吸虫与扇棘单睾吸虫的ITS-2序列分析鉴别方法。方法在华支睾吸虫流行区采集华支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成虫,从成虫虫体分离并收集虫卵。以蛔虫、鞭虫、钩虫、蛲虫做对照虫种,按不同虫种和虫卵数分成5个实验组,各组分别提取DNA,并扩增ITS-2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作同源性分析以确保为目标片段,根据PCR扩增产物电泳获得的条带判定虫种。结果以华支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虫卵DNA为模板的PCR产物电泳图谱分别在400bp、500bp左右各显示一条明显条带;在以两种虫卵DNA混合液为模板的PCR产物中,电泳图谱在400bp左右和500bp左右各显示明显条带。将测序得到的两种核苷酸序列进行Blast比对后,显示与GenBank中相应的华支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序列高度同源。混入四种肠道线虫虫卵DNA的PCR产物中,除目的条带外,无其他条带。结论该方法可以对华支睾吸虫及扇棘单睾吸虫虫卵进行鉴别,且结果不受常见四种肠道线虫虫卵干扰,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可作为两虫种的鉴别检测方法。
简介:目的对改良双通道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大面积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为治疗大面积脑出血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将大面积脑出血患者72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每组36例。改良组患者采用改良双通道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双通道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存活率(86.1%)高于传统组患者(69.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病死率(13.9%)低于传统组患者(3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3d血肿清除率(83.8%)高于传统组患者(72.O%),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6%,传统组为4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双通道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大面积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较快清除患者血肿,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CT监视下定向硬通道技术及开颅手术治疗3~5级老年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疗效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治疗的94例老年HICH患者,按手术方式分开颅手术组(50例)及微创手术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及重度残疾率的差别。结果开颅手术组死亡率为44%,微创手术组死亡率为32%,两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ADL分级法评价患者预后,Ⅳ级及V级植物生存状态为重度残疾,开颅手术组重度残疾率为50%,微创手术组重度残疾率为23%,两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监视下定向硬通道技术是简便、有效的方法,可改善3~5级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衣原体(CP)和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胶体金法定性对263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CP和MP及其血清抗体IgG、IgM检测。结果263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中,CP阳性52例,阳性率为19.8%;MP抗体阳性69例,阳性率为26.2%;MP阳性率略高于CP阳性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和MP阳性患者共121例,阳性率为46.0%。在52例CP阳性患者中,CP-IgG阳性33例,阳性率为63.5%;CP-IgM阳性19例,阳性率为36.5%;CP-IgG阳性率显著高于CP-IgM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69例MP阳性患者中,MP-IgG阳性43例,阳性率为62.9%;MP-IgM阳性26例,阳性率为37.7%;MP-IgG阳性率显著高于MP-IgM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中CP抗体和MP抗体阳性率较高,CP、MP阳性患者的IgG阳性率高于IgM阳性率,对于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在进行痰细菌培养检测的同时应进行肺炎衣原体、支原体IgG、IgM的检测,才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治疗。
简介:目的观察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alciumchannelblocker,CCB)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ACEI)联合β受体阻滞剂(β-blocker)基础上治疗高血压合并轻度慢性心衰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观察组,3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分别测血压、心率、左室舒张末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结果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在福辛普利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衰,治疗组、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左室舒张末径、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高血压合并轻度慢性心衰患者中,福辛普利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有效血压达标并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breast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PB-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PB-DLBCL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均为女性患者,中位年龄58.5岁,范围为45~69岁。病变部位左侧3例,右侧1例。镜下乳腺正常结构被破坏,均未见包膜,在残存数量不等的乳腺导管或小叶之间有大量弥漫浸润生长的中等偏大的异型淋巴样细胞,瘤细胞浸润脂肪组织;未见淋巴上皮病变,以中心母细胞样细胞(3例)和免疫母细胞样细胞(1例)为主;免疫表型提示4例均为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non-GCB)型DLBCL,瘤细胞均表达LCA、CD20、CD79a和MUM-1,Ki67增殖指数50%~80%。病例随访时间截止至2017年12月,随访期内有1例复发,13个月后死亡,1例健在,已存活66个月,另2例失访。结论PB-DLBCL极为少见,主要见于女性,细胞起源分型大部分为non-GCB型,临床常易误诊为乳腺癌,该病确诊需依靠病理活检及免疫表型,治疗暂不明确,推荐R-CHOP/CHOP化疗联合放疗等的综合治疗方案。
简介:目的探讨城市空气污染与儿童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对某城市不同空气污染分区长期居住的1200名儿童进行检查,其中重度污染区、中度污染区和轻度污染区居住儿童各400名,对哮喘患儿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儿童发生哮喘的空气污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次共调查1200名儿童,发现哮喘患儿94例,哮喘检出率为7.83%,男性高于女性,年龄〈5岁、空气污染区居住时间≥5年儿童检出率较高,慢性持续期哮喘患儿所占比较较高。患儿以喘咳、胸闷、呼吸困难、气促、双肺可闻及弥漫性哮鸣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被动吸烟、家属抽烟、家养皮毛动物、不安装排油烟机、室内通风状况差、不带口罩防护、有近距离污染源、居住在重度空气污染区的儿童,哮喘发病检出率较高,与相反情况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儿童哮喘发病、与空气污染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重度空气污染、近距离污染源和被动吸烟,而安装排油烟机和口罩防护为保护性因素。结论空气污染和儿童哮喘发病紧密关联,被动吸烟、近距离污染源和重度空气污染等均是儿童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安装排油烟机和口罩防护是其保护性因素。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儿童哮喘的发病率,促进儿童正常发育、健康成长。
简介:目的在中国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病例中观察分析TPM1基因突变特点和临床表型特点,以期为HCM的基因诊断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连续收集200例非亲缘关系的中国HCM患者以及307例对照人群的相关资料,完善临床评估。Panel二代测序检测MYH7、MYBPC3、MYL2、MYL3、TNNI3、TNNI2、TPM1和ACTC1基因,并对致病突变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分析TPM1基因(NM001018005.1,NP001018005.1)致病突变信息,总结基因型-临床表型特点。结果200例HCM患者中有3例携带TPM1基因致病突变:c.380T>A,c.523G>A,c.629A>G,分别导致编码蛋白α-原肌球蛋白突变:p.M127K,p.D175N,p.Q210R。3例患者发病年龄3456岁,平均45.3±11.0岁。其中p.M127K携带者于34岁发病,症状最重,有黑曚晕厥病史,给予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后一般情况好。其他两位有突变的患者症状相对较轻。3例患者随访数年对于治疗反应好。结论1.5%的中国HCM患者是由TPM1基因突变所致,均为错义突变。携带TPM1基因突变的HCM患者发病较晚,多为中年后发病,对于临床治疗反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