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究颅脑损伤患者急诊临床救治措施。方法以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8例颅脑损伤患者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结果所有患者中有84(77.78%)例患者痊愈,14(12.97%)例患者好转,4(3.70%)例患者死亡,2(1.85%)中度残疾,4(3.70%)例患者重度残疾;77例(71.30%)患者对救治措施满意,29例(26.85%)患者对救治措施基本满意,2例(1.85%)患者对救治措施不满意,患者总满意度为98.15%。讨论对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其实际病情,进行相应的护理和抢救措施,在抢救的最佳时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抢救,对患者生活起居进行指导,使其自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降低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可能原因和诊断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颅脑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患者,根据低钠血症原因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早期补充浓氯化钠治疗,配合激素治疗,及时纠正低钠血症。结果:本组76例,低钠血症纠正,临床症状消失,临床治愈67例;2例病情迁延,住院两次后治愈,最长住院时间65天;病残5例;死亡2例,死因为重型颅脑损伤致脑干功能衰竭。结论: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主要原因是中枢性损伤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及脑性耗盐综合征(CSWS),导致低钠血症,早期胃肠补钠及静脉输液补3—5%浓氯化钠,配合激素治疗,能有效纠正低钠血症,促进脑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西药临床合理用药过程中采用安全性的管理措施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择的观察时间设置为2019年4月到2021年4月,选择的患者为本院用西药治疗146例,选择的分组方法为安全管理组与一般管理组,选择的管理方法分别是安全性管理和常规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方法效果。结果:(1)安全管理组和一般管理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比较,安全管理组是2.73%,一般管理组是16.43%,(x2=13.279,p=0.000),结果有差异。(2)安全管理组和一般管理组用药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安全管理组是89.46±7.41(分),一般管理组是73.02±6.59(分),(t=7.994,p=0.038),结果有差异。结论:西药临床合理用药过程中应用安全性管理方法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影响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因素及改进措施。方法:从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选取血常规检查者病例600例,随机抽取30例分为观察组,30例分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常规检查者的检查结果及误差因素,分析影响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因素。结果:人为因素造成的检验结果误差占36%;患者生理因素造成的检验结果误差占30%;仪器设备因素造成的检验结果误差占10%;试剂因素造成的检验结果误差占3.3%,其他因素造成的检验结果误差占13.3%。结论: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受人为因素、患者生理因素、仪器设备因素、试剂因素等多因素影响,其中人为因素、患者生理因素占主要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体检中心护理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于2020年4月-2021年4月开展研究,并从我院体检中心中选取70名体检者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5例)、研究组(n=35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后者则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后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不同方法实施后,观察和分析护理情况,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突发事件状况,将以上结果统计后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出现纠纷事件发生率相对于参照组较低(11.43%比34.29%),上述数据前者具有明显优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突发事件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8.87%比34.29%),上述数据后者有明显的不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存在较多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通过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促进体检中心护理工作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药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并提出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门诊进行西药治疗的5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西药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常规西药用药指导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西药用药管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出现联合用药不当、重复用药、用药剂量不当及用药方法不合理几率分别为0.36%,1.07%6、1.43%和1.079%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4%,5.36% ,5.71%和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出现用药不良反应几率为1.79%e,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术前预加温措施对于全麻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保温组,即术中使用空气对流半身加温毯的方式进行保温;实验组为预热组,即术前对全麻患者进行空气对流全身加温毯的方式进行主动加温,时间为30min,术中继续使用空气对流半身毯的方式进行保温,比较主要结局指标:两组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围术期低体温持续的时间,以及围术期低体温下降的幅度情况。次要结局指标: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的时长,住院时间时日的长短以及手术部位切口的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分析了200名参与者(对照组101名;实验组99名)。 实验组的体温过低的中位数 [四分位距] 低于对照组(分别为 0.00 [0.00-0.12] ℃/hr 与 0.05 [0.00-0.36] ℃/hr;中位数差异, -0.01 ℃/hr; 95% 置信区间,-0.04 到 0.00℃/hr,; P = 0.005)。 次要结果没有组间差异。结论 术前预加温措施可有效降低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低体温下降的幅度以及低体温持续的时间;术前预加温与术中联合保温的方式比单一术中保温的方式效果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品检验维生素B1片偏差发生的原因,讨论实验室质量控制针对性控制对策。方法:共计15名检验人员对不同批次的维生素B1片进行检测,分析偏差发生的原因,并讨论质量控制措施。结果:偏差发生原因为人员操作问题。结论:影响药品维生素B1片检验检测结的原因与检验人员操作相关,需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升实验室质量控制质量。
简介:【摘要】创伤性血气胸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一般是由于人体发生胸部外伤后所导致的胸膜腔积血、积气等引起,患者多表现为疲惫乏力、咳嗽、胸闷气短、咯血及呼吸困难等,由于胸腔中积血、积气等可对伤侧肺部及纵膈产生压迫,进而影响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等。同时,由于该病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快及病情严重等特点,若得不到及时抢救及护理,极易并发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急性肺水肿等,约有70%的胸部外伤可引起不同程度血气胸。临床除治疗创伤性血气胸外,还需配合有效、科学的护理措施,以加速患者康复。本文现就创伤性血气胸临床护理措施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