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主要对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为对象,随后对其治疗中药物使用情况、疾病分期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此探究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来看,本文研究中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使用药物中比例由低至高分别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42%)、利尿剂(62%)以及钙离子通道阻滞剂(72%)。另外,高血压患者120例临床治疗用药中二联和三联最高,比例达70.83%。结论相对于高血压在临床治疗当中,对于药物的合理应用是确保治疗效果的主要方式,因此对于医务人员来讲,需要在对高血压患者实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了解的基础上对药物合理应用。
简介:摘要睡眠对儿童发育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儿童的睡眠问题常出现在OSAS患者中。儿童与成年人相比其闭塞性睡眠无呼吸/低呼吸的症状时的脑波上的觉醒(Arousal)反映相对不是很明显。运用常规睡眠脑波分析方法R&K(Rechtschaffen&Kales)时未发现显著差异。本研究对以上两种方法的特点、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临床上如何合理运用。方法以2006年-2007年间由于睡眠阻塞性呼吸暂停症,鼾症而到大阪某大学附属医院A(18人)以及大阪某医院睡眠中心B(4人)就诊的22名小儿患者(男16人,女6人)为分析对象。首先,进行睡眠深度、长度、各睡眠阶段的比例等参数评价睡眠效率。其次,运用新方法CAP(Cyclicalternatingpattern)对睡眠的稳定性进行评价。最后,对两种方法的各项参数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其相关性、一致性、相异性、以及影响等。结果确认到CAP和R&K之间有数项参数具有相关性。但主要是ASDA标准中提到的A3(不稳定)与A1(稳定)相关参数。从分析结果得知仅依靠CAPrate来评价睡眠的稳定性是不充分的,需要更详细的评价参数。虽然两种方法独立,但由于确认到一些重要的相关性及相异性,因此,在分析睡眠状态时需合理结合两种方法提高对睡眠评价的准确性及精确度。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瑞舒伐他汀的临床药理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 1 年以来我院 160 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将这 160 例患者按照抽签法分组,随机分配为对照组 80 例(阿司匹林药物治疗)和观察组 80 例(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在此条件下对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通过 对比对照组及观察组经过 6 个月后的 治疗有效率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该比较结果显示两者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 在临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治疗有效率,具有临床推广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