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制定关系到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和认定,也是内部控制合理评价的重要环节。文章以2011-2015年沪深A股披露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公司为样本,考察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的制定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影响。结果显示:定量认定标准制定越严格,上市公司当期内部认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越多、外部根据重大迹象认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越少、同时出现企业内外部重大缺陷认定差异的概率越小。
简介:近期公司控制权之争,屡见不鲜,特别是家族性企业、自然人共同投资类企业。可以共患难,未必能共享福。往往在公司初创时期,大家都能一条心、一股劲的去创业,认真经营公司。但是当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期或者初具规模时,往往就会因为各种原因,股东之间发生争议。此时公司的控制权,就成为各方的争议焦点。股东们会召开股东会决定罢免董事长或者更换法定代表人。这些事情其实并没有什么争议,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即可,但是现实总是要比法律规定复杂。例如公司的某股东,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此时如果意见不一,为了对抗股东会,就会把公司营业执照及公章藏匿,拒不交出,给下一步的工商变更登记及新任董事长接管公司造成一定的麻烦。
简介:家族控制权体现为"监督效应"还是"侵占效应",一直以来是学术研究的焦点。家族控制权对企业资金期限结构错配的影响机理如何?研究发现,家族控制权越强,企业资金期限结构错配越严重,且主要是家族控制权存在的较高利益侵占动机所致。深入研究发现,对于融资约束企业,家族控制权对企业资金期限结构错配的影响更强,而且家族控制权会导致债务期限结构缩短,表明银行等债权人通过短期借款的方式加强治理效应,进一步支持了家族控制权的"侵占效应"。此外,家族控制权越强,资金期限结构错配造成的企业风险越大。研究表明,家族控制权存在的侵占动机很可能通过资金期限结构错配的途径加剧企业风险,研究发现对于加强中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维护实体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简介:在公司治理中始终存在终极股东私有公司控制权利益或以控制董事会行为格局而发生公司价值的侵占效应,以民营公司愈发严重。以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2013-2017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探讨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下终极股东控制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结果发现:两权偏离度越大,公司价值就越低;在控制权水平较低时,两权分离与公司值呈显著负相关,终极股东担任核心管理职位会进一步降低公司价值;在控制权水平较高时,两权偏离并不对公司价值有显著影响,终极股东若任职管理层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无论控制权水平的高或低,董事会行为与终极股东关系格局密切相关时,会引发董事会羊群行为,进而显著地抑制公司价值。
简介:在分析我国银行业产权性质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2008—2011年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信号对公司银行贷款规模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整体而言,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信号有助于公司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但是信号作用受到银行业产权异质性的影响,表现为释放了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信号的公司并不能获得更多的国有银行贷款,但能够获得更多的民营银行贷款;公司聘请四大进而释放高质量内部控制审计信号,并不能有助于公司进一步获得更多的国有或者民营银行贷款。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国有银行对内部控制审计信号需求不足,并且国有银行和民营银行均对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信号缺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