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既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又与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存在差别,其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方向主要是构建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建立完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从而使学生成为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高职人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然后再延伸提出构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的相应策略,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与综合素质。

  • 标签: 现代职业教育 高职人才 职业核心能力 培养体系 构建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在医疗机构的管理,为医院配方颗粒管理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方法:结合医院中药配方颗粒的日常管理,从医院管理体系建立,阐述配方颗粒在医院采购、验收、库存与养护、调剂、合理使用、人员管理等规范。结果:中药配方颗粒有别于传统中药饮片,其管理也有其特殊。结论:目前,中药配方颗粒在医院的管理尚无统一标准,药师需要结合工作实际,不断进行完善,提升配方颗粒管理水平。

  • 标签: 医院管理 中药配方颗粒 管理规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一侧搏动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光敏感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传统针灸疗法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疼痛疾病的治疗,其中对偏头痛的疗效尤其受到关注。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电针技术作为一种将传统针灸与现代电子技术相结合的创新疗法,因其操作简便、作用持久等特点,逐渐成为偏头痛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临床数据比较分析等方法,探讨传统针灸与电针技术在治疗偏头痛中的异同,评价两者在疗效、安全、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诊疗策略选择依据。

  • 标签: 传统针灸与现代电针技术 治疗偏头痛 对比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慢性萎缩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治疗的有效。方法:从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胃炎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8例,接受消化内科治疗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8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结果:实验组患者H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消化内科治疗 有效性
  • 简介:1国内外现状阅读治病起源于13世纪的欧洲,当时罗曼的医院在为病人治疗时给病人朗诵古兰经.17世纪以后,欧洲不少国家的内科医生给病人开处方时也开出为病人阅读的文献目录.19世纪初,美国医师BenjaminRush提出精神病医院不仅要为病人服药,同时要进行阅读治疗,以便转变病人的心理状态.20世纪初,文献治病有了较快的发展,对其进行的研究较多,美国出版了专著;国际图联在中强调了文献阅览治病在病人康复中的重要作用[1].在前苏联已有4000多家医院图书馆开展了为病人提供文献治病服务.在日本,许多医院开展了为病人提供文献治病服务工作.目前,此项工作在国外多数发达国家的医院已普遍开展,并充分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少有见到医院开展阅览治病的报道,只有极少数医院做了十分有限的工作.江西赣南医学院图书馆胡水隆教授的"对文献治疗的探索和思考"一文,较系统的分析了国内外文献治病的现状,并论述了医学院开展文献治病的优势及思考;第三军医大学汤世海等题为"医院图书馆为病人服务之我见"一文[2],对图书馆为病人服务的客观及开展为病人服务的策略等进行了讨论.总之,国内的此项工作仅仅停留在思考和讨论上,很少有医院在此方面开展实实在在的工作.

  • 标签: 医院管理 图书管理 信息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腔隙脑梗死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回顾分析 80例外伤腔隙脑梗死案例的病历资料,对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出现时间、病变部位出现时间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从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出现时间来看, 24小时 4例患者出现轻偏瘫症状,发生率为 5.0%; 2-7天 28例患者出现轻偏瘫症状,发生率为 35.0%, 12例患者出现失语症状,发生率为 15.0%, 8例患者出现偏盲症状,发生率为 10.0%; 7-30天 14例出现轻偏瘫症状,发生率为 17.5%, 6例患者出现失语症状,发生率为 7.5%, 8例患者出现偏盲症状,发生率为 10.0%; 2-7天发生神经系统缺损症状的案例最多,其中轻偏瘫症状占比最高。从病变部位出现时间来看, 24小时 2例基底节 -内囊区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2.5%; 2-7天 32例基底节 -内囊区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40.0%, 10例额 -顶 -枕叶皮质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12.5%, 2例小脑及脑干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2.5%, 6例丘脑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7.5%; 7-30天 14例基底节 -内囊区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17.5%, 6例额 -顶 -枕叶皮质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7.5%, 4例小脑及脑干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5.0%, 4例丘脑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5.0%; 2-7天病灶出现最多,其中以基底节 -内囊区为主。结论:对于外伤腔隙脑梗死法医学鉴定,因涉及因素多,因此不仅需要了解各时间段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还需要了解病灶变化,以保证鉴定结果可靠

  • 标签: 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 法医学 鉴定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阻肺患者综合护理与直接护理对比,研究对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呼吸科就诊的60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所选取对象随机分为综合组(应用综合护理)和直接组(应用直接护理),记录两组实验对象的护理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后直接组患者满意度较综合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常生活、精神状态、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四个方面,直接组生活质量的得分均高于综合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直接护理对慢阻肺进行干预,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慢阻肺 综合性护理 直接性护理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灸配合心理干预治疗顽固中枢呃逆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顽固中枢呃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针及体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配合心理干预(放松训练、音乐治疗等)。结果经4d治疗之后,观察组痊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SAS及SDS评分对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顽固中枢呃逆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 心理干预 顽固性中枢性呃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在维持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360例维持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仅作常规护理,研究组加行延续护理。组间对比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组间对比护理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再次组间对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延续护理应用于维持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可以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血压 延续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房角后退青光眼手术方法的不同选择及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8月于本院接受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40例外伤房角后退青光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抽签分配法将其分为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组、复合式小梁切除组与小梁切除组,观察比较术后的眼压改善情况、有效滤过泡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三组的眼压情况均得到有效的改善,复合式小梁切除组与小梁切除组眼压的改善情况比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组优(P<0.05);术后视力恢复正常有16例(40.00%),视力好转有23例,(57.50%),手术无效有1例(2.5%);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组患者术后的有效滤过泡有10例(66.67%),小梁切除组的有效滤过泡有11例(91.67%),复合式小梁切除组的有效滤过泡有12例(84.62%),三组结果表明,小梁切除组的手术效果较好。结论:根据外伤房角后退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情况、房角后退范围及发病时间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降低眼压,还能防止视功能进一步受到损害。

  • 标签: 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外伤性房角后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屈光参差弱视的治疗效果与患者年龄关系,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治治疗结果,将110例屈光参差弱视的患者分为A、B及C组,A组61例治疗效果判定为治愈,B组25例为基本痊愈或进步,C组为24例为无效,对三组患儿的年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A、B、C三组间患儿的年龄差异比较明显,A组患儿的年龄明显小于其他两组。结论年龄是影响屈光参差弱视临床治疗效果的一个原因,并且为一个可控因素,对于该类患儿建议尽量早期治疗,争取获得满意效果。

  • 标签: 屈光参差 弱视 年龄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宫腔镜治疗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治疗中的使用情况。方法 抽选 100例 2017年 11月到 2019年 1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一比一的比例随机分两组,研究组实施宫腔镜切除术,对照组实施宫腔镜刮匙刮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妊娠情况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不同时间子宫内膜厚度与对照组相比较薄,就治疗后妊娠率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呈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宫腔镜切除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于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对于治疗效果的提升以及根治的保证均有显著作用,建议在相关治疗中进行推广实施。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 宫腔镜切除术 宫腔镜刮匙刮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截瘫后神经源膀胱中应用间歇清洁导尿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截瘫后神经源膀胱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膀胱功能锻炼,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间歇清洁导尿,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肾积水、泌尿系感染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排尿量和残余尿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最大排尿量和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最大排尿量、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肾积水、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截瘫后神经源膀胱患者治疗中,间歇清洁导尿的应用可提升治疗效果,促

  • 标签: 间歇性清洁导尿 截瘫 神经源性膀胱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穿孔和非穿孔阑尾炎的CT鉴别诊断意义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从我院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的方法对其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分组,其中实验组患者为穿孔阑尾炎,对照组患者为非穿孔阑尾炎。对两组患者的C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结果与非穿孔阑尾炎的对照组相比,阑尾腔外粪石、阑尾周围脓肿对实验组穿孔阑尾炎有着较高的特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可以在穿孔阑尾炎的诊断中作为特异性征象;在阑尾周围炎发生率方面,实验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穿孔阑尾炎的诊断价值;而在阑尾腔内粪石方面,两组的差异则不是很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CT对穿孔阑尾炎进行诊断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穿孔性 非穿孔性 阑尾炎 CT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