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VB.NET程序设计"和"SQLServer数据库技术"是医学信息管理专业非常重要的两门基础课。传统教学采用分别授课的办法,这无形中切断了两者在实际应用中的天然联系。分析了目前两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对两课程优化整合的方案。教学实践表明,此方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两课程的教学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探究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 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收治的 1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化疗治疗,同时在 超声引导下实施 改良塞丁格技术并 行 PICC置管,配合相应的 临床 护理措施,观察160例患者的最终应用效果并总结相应的 护理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 PICC置管, 其中150例为一次性穿刺成功,占比 93.75%,其余 10例均为 2次穿刺成功,成功率为 100%。过程中并未发现穿刺位置出现 感染或者静脉炎等并发症,其中 9例患者出现穿刺点出血,发生率 5.62%; 3例上肢肿胀,发生率 1.87%。结论 :研究表明,在超声引导下实施改良塞丁格技术,并 行 PICC置管的成功率较高,并且配合科学 有效 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探究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 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收治的 1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化疗治疗,同时在 超声引导下实施 改良塞丁格技术并 行 PICC置管,配合相应的 临床 护理措施,观察160例患者的最终应用效果并总结相应的 护理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 PICC置管, 其中150例为一次性穿刺成功,占比 93.75%,其余 10例均为 2次穿刺成功,成功率为 100%。过程中并未发现穿刺位置出现 感染或者静脉炎等并发症,其中 9例患者出现穿刺点出血,发生率 5.62%; 3例上肢肿胀,发生率 1.87%。结论 :研究表明,在超声引导下实施改良塞丁格技术,并 行 PICC置管的成功率较高,并且配合科学 有效 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衰减参数(ultrasound-guided attenuation parameter,UGAP)联合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肥胖儿童脂肪肝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22年10月-2023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肥胖门诊诊断为肥胖的62名儿童,通过二维超声图像将肥胖儿童分为非脂肪肝组(A组)17名、脂肪肝组(B组)25名,同时选取2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每一位儿童进行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 ,SWE)检查及UGAP检查,获得相应的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杨氏模量值(young's modulus value,EI)以及衰减系数值(attenuation coefficient,AC),通过两两比较三组的弹性成像参数、AC值与脂肪肝的相关性,得到SWE、UGAP及UGAP联合SWE诊断脂肪肝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对照组、非脂肪肝组(A组)、脂肪肝组(B组)的平均SWV值、EI值及AC值分别为(1.17±0.09m/s,4.15±0.67KPa,198.62±12.52db/s)、(1.19±0.13m/s,4.39±0.82KPa,200.16±13.37db/s)、(1.40±0.18m/s,6.0±1.58KPa,243.65±32.27db/s),对照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334),对照组与B组、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UGAP联合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肥胖儿童脂肪肝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全科医生儿科急诊适宜技术的掌握情况,以及基础卫生院儿科救治能力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随机抽取100名基层卫生院全科医生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运用自制的书面调查问卷检测全部基层医师在儿科急诊适宜技术,以及儿科临床救治能力掌握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基层全科医师儿科适宜技术掌握水平,以及基层卫生院儿科救治能力的相关因素。结果本次研究中共有有100名基层卫生院全科医生参与,通过对调查问卷反馈信息实施总结分析,仅有32名医生在儿科急诊适宜技术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水平方面达到及格水平,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基层全科医师在儿科急诊适宜技术知识掌握水平方面具有显著差别,且年龄越大的医生,实际及格率水平越低。结论基层卫生院全科医生在儿科急诊适宜技术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水平方面存在显著缺陷,且随着医生所处年龄阶段的提升,其及格率将会呈现显著降低趋势,应当引起临床医院管理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置改变上述状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甲状腺肿瘤患者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收治的患者疑似甲状腺肿瘤患者。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从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中选取100例,对所有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测定技术进行诊断,分别为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同时对患者进行病理检查,以该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测定技术应用后,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甲状腺球蛋白个数相比,放射免疫测定技术的监测指标低于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P<0.05)。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应用后,阳性准确率、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75.36%)、(22.73%)、(66.67%)。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后,阳性准确率、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1.03%)、(68.18%)、(91.03%)。相比后者优质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甲状腺肿瘤患者生化免疫检验时,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效果明显,可在今后检验中加大推广及应用力度。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多重实时PCR技术,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探索一种可同时且快速准确检测五类致谢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的方法。方法选择78株大肠埃希菌、志贺菌为研究对象,筛选各菌种特有的一些毒性基因,包括aggR、eaeA、ipaH、lt、stlb、stx1及stx2,以这些毒性基因作为PCR扩增反应的检测目标,通过NCBI网站获取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利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5.0进行引物序列的设计,而后进行PCR扩增反应,对反应产物进行验证从而证实引物的特异性,同时通过反应体系中各底物浓度的配比进行调节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调整,确定最佳PCR扩增体系和条件,最终成功建立一种能同时鉴定五类致泄性大肠埃希菌和志贺菌的多重PCR方法。结果本研究结果发现,针对各菌种的毒性基因所设计引物经PCR扩增反应的验证,被证实均特异性地扩增出相应的目标基因产物,且在本研究中对78株大肠埃希菌及志贺菌的多重PCR检测结果与单重PCR检测结果吻合。结论本研究利用多重PCR技术,成功建立了一种能同时且特异性地检测致泄性大肠埃希菌及志贺菌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我们期望这种检测方法可应用在临床疾病诊断及在食品检验等方面发挥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