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CRP、CEA、NSE、SCC、Cyfrs21-1血清水平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腺癌38例、鳞癌36例、小细胞癌40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检测四组人群CRP、CEA、NSE、SCC、Cyfrs21-1的血清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病理分型肺癌各组中C反应蛋白与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升高(p<0.05);CRP联合CEA、NSE、SCC、Cyfrs21-1检测用于诊断肺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增高。结论C反应蛋白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有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和帮助预后的评估。
简介:摘要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要求,2012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其中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100304)中的医学检验(100304*)变更为医学技术类(1010)中的医学检验技术(101001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新的医学检验技术突出了专业的检验技术要求,所以在学制、学位及归属类别以及学生的培养目标都发生了改变,同时该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必然发生转换,临床实习作为医学类专业的重要构成内容,也因此亟需改进,通过三年的医学检验技术学生的临床带教经验,对如何做好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临床实习工作提出一些思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70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输血量及引流量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1%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5.7%(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5.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本院收治的55例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作为试验组,以及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人员55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段,对其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比较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APTT、PT、TT指标比较,试验组较低,与对照组FIB比较,试验组较高,试验组术后第三天的APTT、PT、TT指标显著较术前的低,FIB指标显著较术前的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七天APTT、PT、TT、FIB指标与术前的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十四天APTT、PT、TT指标显著高于术前的,FIB指标显著低于术前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创伤性四肢骨折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可知患者在患者骨折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及早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可及早发现患者凝血功能是否紊乱,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四肢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中选取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临床恢复,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76例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并就其手术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骨质碎裂呈三块以上,骨折部存在局限性疼痛或压痛、局部肿胀、出现瘀斑、四肢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76例患者中30例患者行钢板内固定治疗、21例患者行外固定支架治疗、25例行交锁髓内钉手术治疗,最终痊愈68例,无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的病情危重,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患者丧失肢体功能,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帮助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肢骨折利用微创经皮LCP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0例(2013年7月到2016年7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微创经皮LCP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对两组最终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LCP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疗效。方法选择特定研究时段(2017年6月—2017年12月)内我院神经科接收的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下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在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之后,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并且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汤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而且还能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值得广大医护工作者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的变化。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62例,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3组,分别为A组A级21例,B组B级20例,C组C级21例。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验项目包括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比较4组上述指标水平差异。结果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最短(P<0.05);A、B组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其他A、B组(P<0.05)。对照组、A组、B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3组比较,C组纤维蛋白原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长(P<0.05)。D-二聚体、凝血酶时间水平按照对照组、A组、B组、C组顺序依次升高(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外源性凝血因子先受到影响,纤维蛋白原变性可能始现于病变早期。纤溶程度随病情发展而加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5年5月11日至2016年10月21日来我院接受救治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应用MIPO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伤口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79.24±14.78)min、伤口愈合时间(71.24±2.23)d相比对照组(119.65±10.61)min、(89.24±5.47)d明显更少,切口长度(4.12±0.78)cm相比对照组(12.30±3.25)cm明显更小,P<0.05;实验组患者优良率(93.33%)相比对照组(73.33%)明显更高,P<0.05。结论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效果明显,伤口愈合时间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