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远视性弱视儿童于视力正常之后其双眼视功能的恢复状况。方法此文加入研究的资料是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本医院收治的50例(共100只患眼)远视性弱视患儿,患儿均已治愈,分析其治愈后双眼视功能状况。结果中度远视患儿、高度远视患儿的远视屈光眼所占百分数高于轻度远视患儿数据,高度远视患儿的远视屈光眼所占百分数高于中度远视患儿数据,P<0.05,出现指标之间的统计学意义;轻度远视患儿的近视屈光眼所占百分数高于中度远视患儿、高度远视患儿数据,中度远视患儿的近视屈光眼所占百分数高于高度远视患儿数据,P<0.05,出现指标之间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远视性弱视儿童于视力正常之后容易出现近视化情况,需要积极预防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出院后持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脑肿瘤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持续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持续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出院后持续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出院前以及出院后6个月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前认知功能损害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率均显著低于出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持续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出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肿瘤患者常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生活质量明显降低。持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脑肿瘤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和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80例为本次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均有显著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前抑郁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脑卒中抑郁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和神经功能修复的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探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成功复位后再次复发的危险因素,以为后期临床研究做参考,尽量减少复发率,保证患者的健康。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试验法、对比法以及文献法等,针对我院的已经确诊并且进行复位治疗的8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进行随机电话随访,然后将出现复发现象患者的双温试验结果以及高血压病、失眠症等进行对比,随后在利用二值Logistic进行回归分析,以探寻导致BPPV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病、失眠和糖尿病是BPPV再次复发的危险因素,而颈椎病、高血脂症等与复发危险因素没有较大关联。结论导致BPPV患者成功复位后再次复发的因素与高血压、失眠症和糖尿病有关,可以作为依据供临床研究作为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的原因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威远县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01月至2017年06月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表现的89例后交通动脉瘤显微夹闭术,其中10例发生术中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中破裂的原因及术中处理方法。结果10例(11.23%)患者中动脉瘤分离前期破例2例(20%),分离动脉瘤时破裂6例(60%),夹闭时破裂2例(20%),术中动脉瘤破裂均得以妥善处理,患者术后6月GOS5分6例,GOS4分2例,GOS3分2例,GOS2分1例。结论造成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的因素较多。术前充分评估,娴熟显微手术操作技巧,良好显露,临时阻断是术中破裂的保护因素。尽快吸尽积血保持术野清洁干净,分清载瘤动脉、动脉瘤瘤颈及周围分支血管、针对动脉瘤破裂原因及时夹闭动脉瘤是控制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9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参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56%(43/4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7.78%(3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分别为(2.97±1.45)、(5.08±2.60)、(3.35±1.20)d;参照组患儿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分别为(4.29±1.75)、(8.46±2.10)、(4.51±1.50)d;研究组患儿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肺炎患儿实施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案,可以明显的提升治疗效果,并且尽快的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入住我院住院部86例行手术治疗的急性胃出血患者,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有43例。给予对照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给予研究组手术方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相应治疗后病情均有所好转,总有效率均比较高。但是研究组的痊愈率要高于对照组的痊愈率。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急性胃出血主要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采取各种治疗效果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选择,如此才能够确保取得最佳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放射介入治疗,并回顾性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自愿参与者48例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48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4例患者。对于参照组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应用硝蛎丸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放射介入治疗,将2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统计学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数值。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生理期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较为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期间采用放射介入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更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中实施团体心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66例。将入选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2组患者均接受BPPV的常规对症治疗,改善内耳循环,扩张血管及手法复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团体心理治疗,每次60分钟,每周2次,持续进行4周。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均进行眩晕疗效判定,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统计两组成员眩晕显效时间,缓解天数,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随访一年,统计两组年复发率。结果①两组患者经过治疗,眩晕症状均减轻,眩晕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眩晕症状显效时间(10.0±2.4)d,对照组为(29.4±2.6)d。治疗组眩晕症状痊愈时间(17.7±1.7)d,对照组为(56.0±2.4)d。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实施团体治疗前两组SAS,SD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AS分值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DS分值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年复发率6%,对照组年复发率19.35%。结论团体治疗联合常规治疗能有效改善BPPV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缓解头晕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复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对全血献血者向机采成分献血者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作为品管圈实施前阶段,即对照阶段,随机对到我中心参加献血的成年人1200例开展成分献血意象、血液中心工作满意度,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品管圈施后阶段,即研究阶段,被调查者数量、问卷调查方法同上,对比两个阶段献血者问卷调查结果。结果研究阶段被调查者在未来12个月成分献血意象率为78.75%(945/1200)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47.08%(565/1200)(﹤0.05);研究阶段血液中心工作满意率88.17%(1058/1200)高于对照阶段的70.42%(845/1200)(﹤0.05)。结论将品管圈引入全血献血者向机采成分献血者转化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献血者对献血工作满意度,更加了解成分献血。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心肺复苏机和徒手心肺复苏应用在急诊科的疗效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急救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98例,均无心肺复苏的禁忌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徒手心肺复苏,观察组予以心肺复苏机,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有效率。统计每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的比较。结果研究中显示,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成功率83.67%,对照组患者急救有效率为65.31%,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心肺复苏机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徒手心肺复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状态,提高心肺复苏的有效率及成功率。
简介:【摘要 】目的 : 分析 预见性护理对 ICU 重症患者 VAP ( 呼吸机 相关性肺炎 ) 的预防效果。 方法: 纳入研究对象来自本院 ICU 自 2016 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 收治的 重症患者 90 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45例)、研究组(予以 预见性护理 , 45 例),比较 SAS评分、 SDS评分、并发症( VAP、下肢静脉血栓、应激性溃疡、压疮)。 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 SAS 评分、 SD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 P <0.05 。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 4.55% )显著比对照组( 22.22%)低, P <0.05 。 结论: 预见性护理 可有效减轻 ICU 重症患者 VAP 等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效果显著,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