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据媒体报道:北京市人大立法重心前移,开始试行地方法规“立法前论证”制度。2008年对6个立法项目进行了论证,其中1个立法项目未获通过,2009年初步安排14个立法项目拟予论证,有关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2009年1月14日《人民日报》)。

  • 标签: 人大立法 论证 现实性 立法项目 《人民日报》 地方性法规
  • 简介:羁押必要审查制度得以在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中确立是有其现实背景和立法基础的,从现实背景方面看,刑事诉讼中羁押率居高不下、“以捕代侦”、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一捕到底”、长期羁押等现象都急需解决和改善;另一方面,无罪推定原则、比例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是羁押必要审查的三大立法理论基础。作为一种新确立的法律制度,羁押必要审查体现了法治的进步,也充实了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内容,但该制度在实践运用中却遇到了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法条规定上存在结构不完整、内容不确定和用语有歧义的先天不足,配套机制上信息共享不够、评估说理不足、衔接保障不力和替代措施不完善,以及司法工作人员“以捕促供”、“有罪推定”等传统司法理念未转变和过于强调诉讼效率、突出考评考核等功利的执法方式。这些问题都影响着羁押必要审查的实际运用和效果。

  • 标签: 羁押必要性 审查制度 制度构建
  • 简介:违法概念在整个法领域应当统一理解,还是在不同法领域可以分别加以理解,是一个极有争议的理论问题。围绕这一争论,主张违法判断在法秩序整体中应当统一理解的违法一元论倾向于违法的统一;与此相反,主张刑法中的违法是以是否值得处罚为前提,因此,刑法中的违法不同于民法、行政法中的违法的违法多元论则倾向于违法的相对。违法在其根本上,在法秩序整体中应当统一理解,但是,其形式可以具有各种各样的类别和轻重阶段。一个行为作为犯罪而受到处罚,一定要具备相应的"质"和"量",应当具备可罚的违法

  • 标签: 违法判断 相对性 可罚的违法性 紧急避险
  • 简介:公益诉讼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类型诉讼。我国侵害社会公益的事件频发,但对于公益诉讼制度法律却未确立。在司法实践当中,已有公益诉讼出现,因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法院难以对此种案件做出处理。而理论界对我国是否应当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意见不一。从公益诉讼确立的法理基础、宪法依据和现实依据等三个方面,详细论证了我国建立公益诉讼的可行,明确提出了应当在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

  • 标签: 公益性诉讼制度 可行性 法理基础 宪法依据 现实依据
  • 简介:"底层互害"论不禁误导了公众舆论,而且从法理的视角看,它严重混淆了加害者与被害者的道德和法律责任界限。徐玉玉事件发生后,迅速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话题。在众声喧哗中,有一种名为"底层互害"的论调"脱颖而出",并且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底层互害"论的"研发者"是谁?现今已难以考证。事实上在徐玉玉事件发生之前就已经颇有些市场了。

  • 标签: 荒谬性 危害 公众舆论 责任界限 众声喧哗 加害者
  • 简介:中国与东盟的果蔬贸易在双边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选取2000~2009年作为研究的起止年份,首先分析中国一东盟农产品及其果蔬产品贸易现状;其次选用相对贸易优势指数分析中国与东盟及其各国果蔬产品的相对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用双边贸易综合互补系数分析了中国与东盟整体及东盟各国果蔬产品贸易的互补;最后总结全文并提出展望。

  • 标签: 中国-东盟 果蔬贸易 相对贸易优势指数 双边贸易综合互补系数
  • 简介:党内生活的原则战斗,是衡量一个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的重要标志,关键取决于领导干部、班子成员的坚强党性。党性强,原则战斗则强。在实践工作中我感到,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战斗重在增强“三力”上下功夫。

  • 标签: 党内生活 战斗性 原则性 领导干部 班子成员 实践工作
  • 简介:今天,学习邓小平关于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论断,具有重要意义。(一)在党的历史上,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左”倾思想占了统治地位。遵义会议以前,我们党曾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却出现了瞿秋白的“左”倾错误;纠正了瞿秋白的“左”倾错误,又出现了李立三的“左”倾错误;纠正了李立三的“左”倾错

  • 标签: 李立 “左”倾思想 反倾向斗争 革命力量 思想解放 党的基本路线
  • 简介:在现代行政合法危机的背景下,传统的法律效力概念已不足以解释变化的现实。通过学理分析可以发现,传统的效力概念背后蕴藏着“正确效力”和“权威效力”两个维度。正确效力只有有或无的区别,有正确效力的规范应当得到服从;权威效力可以在程度上区分大小,有权威效力的规范应当得到尊重。另外,正确可以区分为正义和拟制正确,权威则包含理论权威与制度权威,制度权威又可分为绝对制度权威和相对制度权威。正确效力背后的正确是一种拟制的正确,权威效力背后的权威则是理论权威与相对制度权威的结合。在正确效力和权威效力区分的理论框架之下,对于规则的司法审查应建立起先正确效力后权威效力的审查方式。

  • 标签: 正确性效力 权威性效力 尊重 服从
  • 简介:作为大陆法系固有的民事责任,精神损害赔偿可以追溯到罗马法上的"侵辱之诉",大陆法系各国的惩罚赔偿制度均是从普通法进行法律移植的产物。源于普通法的惩罚赔偿一经移植到大陆法系,便与精神损害赔偿发生了制度上的分野,不再具有对精神损害的补偿功能。试图通过论证惩罚赔偿的补偿来为惩罚赔偿制度在大陆法系的构建提供正当化基础和通过发掘精神损害的惩罚以培育"本土威慑"的观点都不值赞同。惩罚赔偿与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功能均不相同,两者可以在同一案件中一并适用。侵权与违约竞合案件中的违约精神损害可通过违约之诉进行救济;以精神享受为目的的合同中的违约精神损害属于履行利益的损失,应通过违约之诉予以救济。现行法上的惩罚赔偿已经超出了《侵权责任法》规定的产品侵权领域并扩张至合同法领域,建议未来民法典应设置惩罚赔偿的一般条款并将其置于债的总则部分。

  • 标签: 精神损害赔偿的惩罚性 惩罚性赔偿的补偿性 违约精神损害
  • 简介:德国、日本等国刑法明确区分了财物与财产利益,我国刑法未作此区分,故不能按照德国、日本的刑法规定确定我国刑法中的财物的外延;在我国刑法中,财物应当包括财产利益;盗窃罪的对象既可以是财物,也可以是财产利益。但是,“盗窃”以行为人将他人占有或享有的财产利益转移为自己或者第三者占有或者享有为前提。盗用他人交通工具或者盗窃欠条的,成立对交通工具或者欠条的盗窃,而不是对财产利益的盗窃。由于非法占有目的的对象包括对财物本身的占有以及对财物所蕴含的经济价值的占有,所以,对于盗用他人交通工具或者盗窃欠条的行为,可以按行为人所取得的经济价值计算盗窃数额。对于侵害他人不动产的案件,需要区分行为对象是不动产本身还是不动产的产权,进而确定侵害行为的性质。

  • 标签: 盗窃罪 财产性利益 行为特征 行为对象 数额计算
  • 简介:【摘要】预先自卫的问题在学界所持的态度不一,能否采取预先自卫在国际上也存在很大分歧。本文从预先自卫的概念出发对使用预先自卫的法理基础和必要进行简单的探讨,并对其实施条件进行分析,这对武装冲突法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关键词】预先自卫预先自卫条件武装冲突法

  • 标签: 性自卫 条件探析 自卫条件
  • 简介:刑法的谦抑体现于刑法原则、刑事政策、犯罪与刑罚的规定过程中,在我国实现刑法歉抑的途径在于非犯罪化和非刑罚化,非犯罪化与非刑罚化

  • 标签: 刑法谦抑 性刍议 谦抑性
  • 简介:国家义务可诉取决于两个要素:首先,是不是法律义务,是不是具体的法律义务;其次,义务的履行主要取决于相关公权力主体的态度还是能力。在国家义务的三层次中,尊重义务是典型的可诉义务,保护义务的排除和救济部分具有可诉,给付义务中具体层面的给付义务具有有限的可诉

  • 标签: 国家义务 尊重义务 保护义务 给付义务 可诉性
  • 简介:羁押是一种“必要的恶”,应限制单纯以侦查为目的的羁押措施;羁押措施的采取应以审查必要为主,要破除目前刑事司法实务中有罪羁押的错误理念.羁押必要的审查,应在“确保国家追诉权益”和“保障被告人权”之间寻求平衡,重点对羁押必要证据进行综合评估,并对羁押与否进行公开说理、听取意见等,只有建立羁押必要的评估审查机制,才能确保羁押制度的良性运作.

  • 标签: 羁押 羁押措施 羁押必要性 羁押审查
  • 简介:<正>青年夫妇的生育观念,即对生育特点及其要求的认识,和审美意识有密切的关系。但不少青年夫妇,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提高这种认识,不仅有利于青年夫妇生育身心健康的后代,而且有利于促进优生优育的工作,改善民族素质。一从生物性角度看,人的素质又叫禀赋,指从父母那里接受和父母所给予的遗传特征。古人曾说:“父母强者,生子亦强;父母弱者,生子亦弱,所以肥瘦长短,大小妍媸,皆肖父母也。”青年选择配偶,自然要注意对方禀赋如何,以让后代禀赋优良。这种配偶禀赋的选

  • 标签: 审美意识 生育观念 性美学 青年人 身心健康 性爱
  • 简介:“人大至上”,即人民代表大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或者说具有“决定一切职权的职权”。而“人大至上”理念,却使得任何与对“人大立法”进行审查的努力知难而退。既然“人大”是主权之代表,那么,对“人大”立法的审查就意味着是对主权之代表的“审判”;审判主权之代表者的审判

  • 标签: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府 人民主权 宪法
  • 简介:物权立法成为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最难攻克的一块“堡垒”。其难度与其说超出各界想象,不如说也在人们预料之中。首先因为物权立法的难度根本上在于物权法是政治制度的延伸或表现,它不纯粹是一个私法问题或纯粹的法律规则问题。其次,在物权法立法技术层面上,物权立法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既要考虑中国现行体制的接轨,又要制定符合物权法基本原理的规范,没有现成的范式可以照搬。作者一直试图探索出“物权法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一种物权立法思路和体系,在此,笔者从物权法的私法性质

  • 标签: 物权法私法 私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