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适应症、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共157例。结果157例中142例得到6个月~3年随访,其中优119例,尚好21例,差2例。结论应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A1、A2型,临床效果可靠,固定牢固,可早期下地活动,患肢功能恢复良好;但不适用于A3型骨折。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移性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转化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确诊并治疗的31例转移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理完全缓解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因素,并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转移性胃癌分型与术后病理缓解程度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31例患者中肿瘤位于贲门胃底部13例,胃体部8例,幽门胃窦部10例。有10例术前影像学评价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腹腔种植转移10例,肝转移2例,肾上腺和脾转移各1例,多发转移5例。转化治疗术后病理有8例(26%)原发灶完全缓解(pT0),16例(52%)区域淋巴结完全缓解(pN0),7例(22%)病理完全缓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OR:20.082,95%CI:2.141~188.315,P=0.009)是病理完全缓解的独立影响因素。pT0可以显著改善无疾病生存时间(P=0.021)。结论转移性胃癌中单纯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转化治疗效果较好,pT0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胃肿瘤 淋巴转移 预后 转化治疗
  • 简介:摘要:多囊肾病是以双侧肾脏多发性进行性囊肿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 中医理论 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等对多囊肾 的治疗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和理论基础 。本文通过在中国知网检索近年中药治疗多囊肾 临床研究进展文献。系统的 综述了多囊肾 的病因病机以及中药治疗多囊肾 的治法治则。

  • 标签: 多囊肾 益气活血 软坚散结 补益气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去髓术、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治疗慢性牙髓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分次根管进行治疗,观察组则接受去髓术、根管治疗术一次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就诊次数1.30±0.63次、治疗周期2.54±0.66d均少于对照组的3.14±0.75次、16.25±3.35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91.48±3.47分高于对照组的82.87±3.6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去髓术、根管治疗术一次法在慢性牙髓炎的治疗中具有治疗周期短、安全性高,疗效佳的显著优势,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去髓术 根管治疗术一次法 慢性牙髓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合理的成分输血的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根据临床输血申请单为患者及时补充红细胞来进行治疗治疗组根据患者的病情与输血科进行会诊制定成分输血方案为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统计分析后发现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时为其选择成分输血治疗方案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成分血 治疗效果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甲状腺癌是我国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甲状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碘放射治疗和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但对于一些分化较差的难治性肿瘤目前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随着对肿瘤分子调控机制和癌症遗传学的不断深入研究,人们对甲状腺癌不同亚型的分子发病机理的理解有了新的进展,为甲状腺癌的免疫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文章将对甲状腺癌的分子发病机制及其对应的靶向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甲状腺癌 分子靶向治疗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治疗胃癌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全胃切除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了胃癌的围手术期,且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加强对采用全胃切除术进行治疗的胃癌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工作,是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的寿命。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的深度烧伤当中早期整形临床手术治疗疗效情况。方法:针对2020年5月-2021年6月来本院接受手部的深度烧伤临床手术治疗96例病患,将其纳入此次研究范围。以随机数表为方法,将96例病患随机均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是研究组和常规组,这两组分别实行的是早期整形的临床手术治疗及常规的临床治疗,对两组情况实施对比分析。结果:与常规组比较起来,研究组呈更高的临床疗效,且研究组病患呈更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深度烧伤 早期整形 手部 手术治疗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医源性内翻的发病原因、预防,以及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PubMed、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分别以“医源性内翻”“内翻”“外翻术后并发症”“病因”“治疗”,以及“iatrogenic hallux varus”“hallux varus”“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hallux valgus”“etiology”“treatment”为关键词,检索1989年1月—2022年4月发表的有关医源性内翻病因和治疗的文献共423篇,剔除内容不符、无法获取全文、证据等级较低及重复性研究的文献,最终纳入35篇中英文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医源性内翻发病原因大致可分为治疗方案不当、手术操作不当和术后处理不当等三个方面,且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了解病因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预防。临床上治疗内翻以手术矫正为主,术式较多,主要有软组织手术、截骨术、骨移植术,以及关节成形或融合术。其中,软组织松解联合肌腱转位治疗骨力线正常的柔性内翻疗效较确切,关节融合治疗僵硬性内翻的疗效可靠且逐渐向微创发展。结论医源性内翻是临床多见且严重影响患者足部功能的术后并发症之一。由于临床医生对其发病机制和预防手段认识不足,治疗较为棘手。国外关于医源性内翻治疗的报道多为小样本量单一手术的回顾性研究,国内相关文献报道较少,而且缺乏对不同术式之间的对比研究,因此各种术式的临床疗效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足畸形,获得性 趾内翻 外翻术后并发症 手术治疗 致病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癫痫持续状态(SE)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6例儿童SE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抗癫痫药物、麻醉药物等控制SE后,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一步行手术(24例)或药物治疗(12例)癫痫。观察SE的控制情况、癫痫的预后及相关并发症。结果36例患儿的年龄均≤14岁,其中≤3岁者22例;症状性SE 29例,特发性SE 7例;惊厥性SE 32例,非惊厥性SE 4例;可控性SE 25例,难治性SE(RSE)8例,超难治性SE(SRSE)3例;有诱发因素者29例;影像学异常者24例;脑电图显示大脑异常放电者35例,放电抑制者1例。36例患儿中,28例采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后SE完全控制,8例给予了麻醉药物。33例SE完全控制,1例部分有效(为RSE患儿),2例无效者均死亡(均为SRSE患儿);控制时间为10 min至72 h(中位时间为40 min)。13例出现SE治疗的相关并发症。共33例患儿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5±1.4)年(1.0~5.5年)。手术治疗的24例患儿中,5例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EngleⅠ级者20例,Ⅱ级者4例。采用药物治疗的9例患儿,发作频率降低≥50%者6例,发作频率降低<50%者3例。结论低龄尤其是≤3岁者SE高发,大部分患儿为症状性且有明显诱因,影像学异常者多见,脑电图均异常;抗癫痫药物和麻醉药可控制大部分SE,但RSE和SRSE患儿的疗效差;手术治疗对预防症状性SE及改善其预后效果较好。

  • 标签: 癫痫持续状态 儿童 神经外科手术 疾病特征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多由头部创伤后数周(≥3周)引起或由积液转化而来。其传统治疗方式以保守治疗和钻孔引流治疗为主,但保守治疗的有效率仅为3%~18%,而钻孔引流治疗的复发率也高达33%。最近基于病理学分析研究提出的脑膜中动脉(MMA)栓塞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其术后复发率,且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笔者现对cSDH患者介入栓塞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脑膜中动脉 介入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癫痫持续状态(SE)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6例儿童SE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抗癫痫药物、麻醉药物等控制SE后,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一步行手术(24例)或药物治疗(12例)癫痫。观察SE的控制情况、癫痫的预后及相关并发症。结果36例患儿的年龄均≤14岁,其中≤3岁者22例;症状性SE 29例,特发性SE 7例;惊厥性SE 32例,非惊厥性SE 4例;可控性SE 25例,难治性SE(RSE)8例,超难治性SE(SRSE)3例;有诱发因素者29例;影像学异常者24例;脑电图显示大脑异常放电者35例,放电抑制者1例。36例患儿中,28例采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后SE完全控制,8例给予了麻醉药物。33例SE完全控制,1例部分有效(为RSE患儿),2例无效者均死亡(均为SRSE患儿);控制时间为10 min至72 h(中位时间为40 min)。13例出现SE治疗的相关并发症。共33例患儿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5±1.4)年(1.0~5.5年)。手术治疗的24例患儿中,5例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EngleⅠ级者20例,Ⅱ级者4例。采用药物治疗的9例患儿,发作频率降低≥50%者6例,发作频率降低<50%者3例。结论低龄尤其是≤3岁者SE高发,大部分患儿为症状性且有明显诱因,影像学异常者多见,脑电图均异常;抗癫痫药物和麻醉药可控制大部分SE,但RSE和SRSE患儿的疗效差;手术治疗对预防症状性SE及改善其预后效果较好。

  • 标签: 癫痫持续状态 儿童 神经外科手术 疾病特征 治疗结果
  • 作者: 王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营山县西桥镇卫生院四川营山637792)【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226-02活血化瘀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应用在医院的各个学科上。《说文解字》中曾有过“瘀,积血也”,《内经》中也有“血脉凝结、血凝泣”、“孙络外溢则经有留血”等等的说法。清代的时候血瘀证的理论和活血化瘀的方法就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认识,《血证论》中指出“既然是离开身体的血液,虽然比较干净,但却仍然是瘀血,瘀血在体内阻碍血液正常流动,还会阻止新的血液流通,为此应该及时祛除”、“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如今活血化瘀法广泛应用治疗各种疾病,特别是在中风的治疗上,有非常多的活血化瘀中草药和中成药制剂,在疗效上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中风一般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而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就是活血化瘀,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合理选择适当的活血化瘀药物,对患者的早日康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1中风的病因以及机制中风的记载始见于《内经》,中风又名卒中。本病是以卒然昏扑、不省人事,伴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㖞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因本病起病急,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的特点相似,故以中风名之。《素问调经论》当中也有记载,血瘀症的变化和中风的临床表现。有医者在《明医杂著》当中就曾经指出过“古代人的中风就是以气比较虚以及都是死血为主要的源头,就是治病的根源”。中风最基本的病机有两种,一种是平素阴亏于下,肝阳暴动,引动心火,血随气逆,挟痰挟火,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危重证候;另一种是血流瘀滞或者是湿痰瘀滞,闭阻经络,而致㖞僻不遂。中风也就是现代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现代医学认为:缺血性的脑血管一般都是血液粘滞造成堵塞引起的疾病;出血性的脑血管疾病一般都是血液溢出经脉外,轻者仅限于血脉经络,重者常波及有关脏腑。两种病因中都与血瘀密切相关。因此,无论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中风,血液瘀滞都是其主要病机。高血压也是发生中风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现代研究证明,造成缺血性中风的病理机制之一就是血小板在早期的时候血小板的粘附和激活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轻炎症分子的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柴胡汤在老年肺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就诊的老年性肺炎总计48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A组和实验B组,每组各24例。实验A组采用一般西药疗法,实验B组采用小柴胡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成效,其中疗效衡量标准包括效果好;有效;无效。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调查患者对治疗情况的满意度,其选项主要有态度、专业度、细心度、药物管理、沟通。每个选项有对应的题目设置,每道题的得分数值为1~5分,得分与满意度的高低成正比关系。结果:实验A组患者的有效性为62.5%,实验B组患者的有效性为87.5%,实验B组患者治疗有效性大于实验A组。实验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出现情况为29.2%,实验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出现情况为8.3%,则实验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大于实验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实验A组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态度、专业度、细心度、药物管理、沟通满意度评分低于实验B组。结论:小柴胡汤在老年肺炎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成效,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值得推崇。

  • 标签: 小柴胡汤 老年肺炎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内分泌激素在呼吸循环系统的生理调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异常分泌或功能失调常与多种呼吸循环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对内分泌激素与呼吸循环疾病关系研究的深入,基于内分泌激素的治疗策略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常见内分泌激素如胰岛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在呼吸循环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包括其作用机制、临床疗效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呼吸循环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 标签: 内分泌激素 呼吸循环疾病 治疗应用 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