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选取青海省4个农气观测站的动物物候期及气候资料,分析物候期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动物物候现象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2)动物始鸣期至绝鸣期的出现期呈现出作物生长季延长的趋势。3)气候变化的响应,上年9月、至当年4月平均气温升高1℃,大杜鹃平均始鸣期提早约5.4d左右,日照时数偏多10h,提早0.6d;上年9月至当年7月平均气温升高1℃。大杜鹃平均绝鸣期推迟8.3d,降水量增多10mm,提早0.8d,日照时数偏多10h,推迟0.5d;上年9月至当年7月平均气温升高1℃,大杜鹃平均始绝鸣期平均间隔日数延长11.8d,降水量增多10mm。、缩短1.1d;日照时数偏多10h,延长0.6d。

  • 标签: 动物物候期 气候变化 响应
  • 简介:为探讨华北平原作物需水量在不同季节随气候变化的变化规律,对华北平原参考作物蒸散量(Evapotranspiration,简称ET_o)在不同季节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利用FAO-56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华北平原48个气象站点1960~2012年的ET_o,其次分析了ET_o及温度(T)、日照时数(n)、风速(u)和相对湿度(RH)这4个主要气候因子在各个季节的年际变化规律,然后使用敏感性分析分析了ET_o对气候因子变化的敏感程度,最后结合ET_o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性及气候因子的多年相对变化率分析得出气候因子的变化对ET_o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1960~2012年,华北平原ET_o在四季的年际变化均呈下降趋势。气候因子除T呈上升趋势外,n、u和RH均呈下降趋势。ET_o对T、n和u的变化正敏感,对RH的变化负敏感。ET_o对T和n最敏感的季节为夏季,对u和RH最敏感的季节为冬季。ET_o在春季、秋季和冬季的下降主要受u下降的影响,ET_o在夏季的下降则主要归因于n的下降。

  • 标签: 参考作物蒸散量 气候因子 敏感性分析 华北平原
  • 简介:根据青海省7个木本植物物候观测站的小叶杨叶芽开放期及气候资料,分析小叶杨叶芽开放期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小叶杨叶芽开放期与上年11月至当年4月的平均气温关系密切,平均气温偏高1℃,小叶杨叶芽平均开放期提早2~6d。

  • 标签: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 青海 生态环境
  • 简介:太白山区地处秦岭腹地,平均海拔高度在2000米左右.热量资源不足,是限制玉米生长发育的主要障碍因素.春季温度回升晚,玉米播种一出苗时间长,易造成烂种缺苗,密度稀,对产量有显著影响.苗期50%的年份降水不足,光照差,影响发苗.穗期高温日数少,适温期短,穗分化不充分,影响大穗形成.花期偶有卡脖早.灌浆期阴雨、寡照、低温,适灌期短,千粒重低.受气候条件限制,平均亩产徘徊在200公斤左右.这

  • 标签: 地膜玉米 玉米生长发育 主要障碍因素 出苗时间 气象效应 穗期
  • 简介:依据0—50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分析了土壤水分变化对春小麦需水的影响,揭示了土壤水分变化与作物干旱的关系,确定了不同时段,土壤水分亏缺对作物生育影响的干旱指标,并分析了冬灌对干旱发生与产量形成的影响效应。

  • 标签: 土壤水分 干旱 指标 冬灌效应
  • 简介:水稻是我省主栽品种之一,1982年前多以30×10厘米形式栽培.这样的高密度,时因管理不当,而致水稻倒伏、发病、效益降低等矛盾产生,成为限制水稻高产栽培的主要因素.1983年后,我省推广水稻稀植栽培技术,栽培形式由30×13至30×26厘米不一.实践表明,稀植栽培改善了田间生态环境,缓解了高产水稻个体与群体间的矛盾,经济

  • 标签: 产量效应 水稻倒伏 稀植 水稻高产栽培 高产水稻 小气候特征
  • 简介:去年10月,我局在遂川召开全区县市气象局长会议,推广“遂川模式”.尔后,各县市局普遍实行了风险承包责任制,半年来运行良好,效益明显.截止6月底,基本业务质量稳中有进,绝大多数项目稳定达标,气象科技有偿服务进帐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14.43万元;综合经营纯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7.14万多元.

  • 标签: 承包责任制 正负效应 综合经营 业务质量 气象科技 有偿服务
  • 简介:利用1961-2004年同仁站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44a来气温、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4a来隆务地区年降水量呈明显减少的变化趋势,其减少幅度大于全省同期26个站平均值。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达0.38℃/10a,倾向率明显大于青海全省年平均气温的倾向率。气温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冬季变暖趋势最明显,秋季次之。夜间气温升温幅度大于白天气温升温幅度,气温日较差显著减小。

  • 标签: 气候 变化 特征
  • 简介:2015年1月9日,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副局长宇如聪等领导到气科院调研指导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深化气象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郑国光局长一行听取了端义宏院长的专题汇报,并与气科院领导班子成员以及院各科研机构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交流研讨。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消息 科技体制改革 气象现代化 主要负责人 科研机构
  • 简介: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雅罗2005年11月访问气科院大气成分中心;美国马里兰大学气象系的张大林教授被邀请任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外主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上海市气象局局院合作签字仪式;局、院、青海省领导参观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届学术年会.

  • 标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世界气象组织 消息 灾害天气 大气成分
  • 简介:一、ECMWF灾害性天气的早期预警自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开展灾害性天气早期警报工作以来,其中期天气预报的水平在稳步提升。最重要的体现应该是近两年对一些天气尺度灾害性天气事件提前数天的成功预报,包括:2007年和2008年分别袭击欧洲的Kyrill风暴和Emma风暴;2007年7月影响英国和2008年7月影响东欧的严重洪水;2007年11月北海的风暴潮;2007年7月影响欧洲东南地区的热浪。另外还有诸如2007年在印度洋现的Sidr热带气旋和2008年出现的Nargis热带气旋,2007年9月在大西洋地区出现的Gustav和Ike热带气旋等热带气旋个例。这些事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些还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 标签: ECMWF 动态信息 中期天气预报 灾害性天气 热带气旋 早期预警
  • 简介:2014年1月13—14日,灾害性天气预报理论与方法研讨会暨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度学术年会在京召开。开幕式由气科院副院长赵平主持,中国气象局有关职能司领导、气科院院长端义宏以及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等研究所和高校的200多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投稿论文85篇。

  • 标签: 国家重点实验室 消息 灾害天气 灾害性天气 中国气象局 学术年会
  • 简介:2016年1月7—8日,气科院2015年度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气象局8个专业研究所、省气象局、高校、国家级业务单位的专家学者针对气象科技前沿问题和气象业务的关键技术及有关成果进行了交流研讨。年会邀请陈大可院士、张人禾院士、贺克斌院士、谈哲敏教授、段晚锁研究员分别做了特邀报告。年会还设立了灾害性天气、农业气象、气候、大气成分和城市气象、人工影响天气5个分会场,100多位科研人员参加了学术交流。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消息 学术年会 人工影响天气 气象业务 学术交流
  • 简介:2017年1月10-11日,气科院2016年度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丑纪范院士、丁爱军教授、赵坤教授、王斌研究员和许吟隆研究员做了大会特邀报告.年会设立灾害性天气、生态与农业气象、气候与气候变化、大气成分和城市气象、人工影响天气5个分会场,共收到100多篇交流论文,200多位专家和业务人员参加了会议.

  • 标签: 消息 人工影响天气 学术年会 气候变化 灾害性天气 特邀报告
  • 简介:2013年3月30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到中国气象局视察,在局长郑国光等领导陪同下,汪洋副总理一行视察了气科院大气成分研究所,院长端义宏主持了接待。汪洋副总理就大气成分与气候变化、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大气成分监测和预测预报等科学问题与科研人员进行了交流。

  • 标签: 国务院副总理 消息 大气成分 中国气象局 气候变化 科研人员
  • 简介:“遥感与气候信息开放研究实验室”揭牌仪式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2003年11月19日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隆重举行。OpeningceremonyofLaboratoryforRemoteSensingandClimaticInformationatCAMSon19November2003

  • 标签: 消息动态
  • 简介:2011年12月20日,第14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暨第3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授牌仪式隆重举行。气科院获批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气科院院长张人禾参加了开幕式,并接受了中组部领导的授牌。

  • 标签: 消息 人才创新 留学人员 交流会 开幕式 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