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一个人最舒适,可我行我素、无牵无挂外,还可以做自由的身游和神游. 大多数人不喜欢独处,是因为害怕寂寞.可是,孤独是天性的,没有一个人可以避免.俄国作家普里什文认为人是天性的主宰,所以能够和孤独做斗争.然而,人的本性就是寂寞,能够主宰孤独并不意味着能改变品尝孤独的滋味.何况,这滋味是多面而复杂的,需要时间、经历才能回味. ……
简介:一杯茶,一方净土;一首歌,一番回味.一个人的午后,情感在阳光真切的温度里蒸融.记忆里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过往,花一样半开,酒一般微醺着.我知道,在急速行走的生活里,这样的时光越发奢侈.可我却偏要在尘世的热闹里营造一份苦寂,播撒属于自己内心的孤独的种子.音乐响起的时刻,灵魂就开始安静下来,四下的喧嚣瞬间停歇.曾经不羁的流年、芬芳的花香、青涩的果味,仿佛一炷高殿之上的香烛,倾吐着曾有过的缠绵红尘.
简介: 初中时我是一个坏学生,成天和一群狐朋狗友混在一起打架斗殴,根本不思学习.那个时候,不知为何,我就是喜欢打架,大架隔三差五,小架天天有.有事打,没事找茬儿也要打.为此,老师和父母没少头痛,苦于处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也不便将我驱逐"出境".于是,我成了有名的"问题学生".……
简介: 如果一个人偷着乐,我们肯定能找到给予他快乐的另一个人,或另一个事物,另一个存在着的生命.不管它是什么,存在即活着,就像是水,你给它河床、湖泊、杯或盏,水会以任何一种形体与你接近.一草一木,它都会把自己真实的感受转移到我们身上,愉悦或忧伤,花草以它多愁善感的一颦一笑,使你移情.诸如中的香草,给你的感受是超凡脱俗的精灵;里的那株紫绛珠,叫人心旌摇曳,牵魂摄魄,这是花草移情的典范.明清时代的大才子李渔,以花为命,"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节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可见花与人一脉.对付李渔这样的人,你不必口诛笔伐,老拳相向,你只需抽干他的塘堰,吃掉他的莲藕,便是伤着他的筋骨.如果你嫌这样干麻烦,那么动一动小指,拔掉李渔的水仙,胜过拆他的茅庐.如果你要李渔纳你为妾或者相你为仆,身挂十五贯铜钱不如手持一株兰草取悦他,碰上这样的"色鬼"真是那代人的大幸.……
简介:普希金说,青春是糅合了希望与悲哀的疯狂岁月。小说《蝴蝶》中的刘少少,就是这样一个在青春萌动时期纠葛着,矛盾着,自卑着的忧悒少年。他因下巴上生有一个蝴蝶形的黑色胎记,所以遭到了周围同龄人的歧视和嘲笑。连他暗恋的漂亮女孩子米小米,都铁青着脸不准他说自己漂亮。为此他痛苦过,自杀过,但一直得不到心理上的解脱与释然。
简介: 数九寒冬,要去哈尔滨.哈尔滨今年冷,常有零下三十多度,可以把眼睫毛冻成小冰棍.冻成了小冰棍的眼睛一眨巴,就会发出一种玲珑剔透的响:有了一只挂在身体上的风铃,灵魂便很活泼了.冷也是一种童话,我想.人是应该冻透一次的,我想.热透一次,冷透一次,爱透一次,恨透一次,苦透一次,甜透一次,梦透一次,醒透一次,笑透一次,哭透一次,于是乎,人生也就不那么平庸了.……
简介:一何谓现代主义?——尽管络绎不绝的著作已经汗牛充栋,但是,各种阐释仍然没有一个尽头。这首先表明了西方文化对于现代主义的久久震惊。现代主义放肆地践踏传统,亵渎经典和大师,并且企图在文化废墟之上重铸一批面目怪异的语言产品。迄今为止,还是有许多人回不过神来:这一只横冲直撞的怪物从哪里跑出来?现代主义起源于什么时候?1880年,1910年,1915年,抑或是1900年①?现代主义的内涵是什么?这种文化类型具有哪些特征?现代主义运动分解为几条线索,如何与现代社会互动?另外,现代主义结束了吗?现代主义是被大众抛弃了,还是意外地成为自己所鄙视的经典?显然,这一批问题极为复杂,视域的转换或者历史资料的积累将不断地修正既有的结论,甚至派生出另一些意想不到的线索.
简介:在中国知识分子的书写观念中,文以载道无疑占有支配的地位。不管时代怎样更换,道的含义怎样修正,它总是基于一种公共理解和群体意志。中国文人担当历史,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代都能找到一种极端的表达形式。集体话语比个人话语对知识分子更具有诱惑力。在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上,对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从未有过根本的质疑和颠覆,而中国现代文学也正是从担当着民族道义的一次次群体运动中走过来的。而这种书写模式和话语方式却始终是以取消个人为代价的。在这种写作中,历史、公理、民族道义,人性本身具有某种不容置辩的压迫性,他威逼着写作主体,使他屈服于一种公共的理解;或者,它提供一套廉价的价值观念、审美态度,使书写者轻易就范从而自觉放弃对存在世界的探寻。而其本质,是与一种权力话语、群体话语达成默契,并最终使书写者在审美理解上不思进取和无所作为。80年代的书写方式也在确证着这一点。而从历时来看,无论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抑或寻根文学都诉诸一种公共的价值模式。这种公共价值模式的诉求在其物质形式上就必然以集团主义、运动主义表现出来。因而,就共时而言,80年代正是一个集体主义运动风起云...